2) Lushan National Institute
庐山国学
1.
From Lushan National Institute to White Deer Hollow Academy;
从庐山国学到白鹿洞书院
3) Lushan Mountain
庐山
1.
Evaluation of Lushan Mountain water environmental quality situation by means of two indices.;
两种指数对庐山水体环境质量状况的评价
2.
Type Specimens Materials of Higher Plans in Lushan Mountain and Its Neardy Areas;
庐山及其周边邻近地区高等植物模式标本采集资料
3.
The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s and simulation in Lushan Mountain national Park;
庐山风景名胜区景观格局动态及其模拟
4) Lushan
['lu:ʃæn]
庐山
1.
Discussion About the Plan for Water Resources in the Resort of Lushan;
关于庐山风景名胜区水资源规划的探讨
2.
Grain-size Volume Fractal Features and Its Paleo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for JL Red Earth Section,Lushan Area;
庐山JL剖面红土粒度体积分形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3.
Discussion on Ecological Packaging Strategies of Lushan Yunwu Tea;
庐山云雾茶的生态包装新探
5) Mt.Lushan
庐山
1.
Dissolved aluminum forms in typical udalfs in Mt.Lushan under acid deposition;
酸沉降影响下庐山森林土壤溶液铝形态分异
2.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hortest path algorithm in the tourist route planning——With Mt.LuShan as an example;
最短路径算法在旅游线路规划中的应用——以庐山为例
3.
Study on the "Circle-Enclave" Spatial Structure of Tourist Market of World Heritage Mt.Lushan;
世界遗产地庐山“圈层飞地”型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研究
6) Mt. Lushan
庐山
1.
Verifying Research on Prototype of the Peach Garden in Kangwang Valley of Mt. Lushan and Annotations on its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庐山康王谷桃花源原型考略及环境资源评注
2.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in soil solution of paludalfs udalfs in Mt. Lushan forest under impact of acid deposition;
酸沉降影响下庐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溶液溶解有机碳分布
3.
A Study on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Mt. Lushan;
庐山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补充资料:《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写的关于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对象、任务、动力及性质的政治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现存两章。第一章对中国近百年的社会性质和矛盾作了详尽分析。毛泽东认为资本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成了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半封建的社会;另一方面,资本帝国主义又勾结封建势力,压迫和阻止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不是要把中国变成资本主义国家,而是要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或殖民地。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第二章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和特点。毛泽东认为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而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中国革命的敌人,不但有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一定时期还有勾结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资产阶级反动派,这就使中国革命具有长期性和残酷性的特点。革命的主要形式必须是武装斗争,革命力量只能在农村建立根据地;中国革命有可能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当前革命的主要任务,一是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二是推翻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其中主要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但不是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而是特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专政;它的前途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最基本的动力,农民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与妥协性,必须对其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态度。无产阶级通过它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实现革命的领导权,在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明确了革命的任务和性质,分析了各阶级、阶层对革命的态度,制定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战略和策略,较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对推动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