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天文常数
1)  astronomical constant
天文常数
2)  astronomical constants
天文常数
1.
In this paper the activities of research related to catalogues and astronomical constants in China from July 1990 to January 1993 were described.
叙述了1990年7月至1993年1月期间中国的星表和天文常数工作。
3)  system of astronomical constants
天文常数系统
4)  astronomical constant system-primary constants
天文常数系统-基础常数
5)  relativity-reference systems-astrnomical constants
相对论-参考系-天文常数
6)  antenna constant
天线常数
补充资料:天文常数系统
天文常数系统
astronomical constants,system of

   表示地球和太阳系其他天体的力学特性和运动规律的一组自洽的常数。它们包括:地球的大小、形状和重力场,地球的轨道要素,岁差常数,以及太阳、月球和行星的质量等数值。这些常数是使用天文、物理或大地测量学的测量方法直接或间接测定的。当把在地面直接测量的相对于观测站或地心的位置换算到相对于以日心或银河系中心为原点的某个天球坐标系的位置时必须利用上述常数。根据天体力学的理论,某些常数之间满足一定的数学关系式。
    先后建立了3个天文常数系统  :①纽康天文常数系统。1896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基本恒星会议上,首次决定采用美国天文学家S.纽康所确定的岁差常数、章动常数、光行差常数和太阳视差等常数值。以后又逐步扩充了一批共同采用的天文常数。这个系统一直使用到1967年底。这一系统的主要缺点是精度较低,且主要常数之间存在矛盾。②1964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天文常数系统。1964年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规定从1968年开始正式使用。系统中包括定义常数、基础常数、导出常数和行星质量系统四类。定义常数是用定义规定的常数,它们没有误差;基础常数是直接测定的最精确的常数;导出常数是根据它们与定义常数和基础常数的理论关系式计算的常数;行星质量系统是专门在行星运动理论中所采用的一组常数。③197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天文常数系统。1976年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规定从1984年开始正式使用。这个系统除改进原系统中各常数外还对天文学的时间、质量和长度单位作了规定。
   学科和技术发展中,提出一些对天文常数系统改进的建议,新的系统将要求把时空关系和天体运动理论纳入广义相对论框架。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