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单穗旱莠竹
1)  Ischnochloa monostachya
单穗旱莠竹
1.
Liu and Ischnochloa monostachya L.
Liu)及单穗旱莠竹 (IschnochloamonstachyaL 。
2)  Microstegium
莠竹属
3)  M. reticulatum
网脉莠竹
4)  small bamboo spike
竹穗
5)  early spring shoot bamboo (phyllostachys praecox)
旱竹;杭竹
6)  Brachystachyum Keng
短穗竹属
1.
Eco-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biological characters of Brachystachyum Keng and its conservation;
短穗竹属植物的生态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及其保护
补充资料:短穗竹
短穗竹介绍 短穗竹 (Brachystachyum densiflorum(Reudle)Keng) 科属:
禾本科

别名:


形态特征:
地下茎为单轴型、秆散生,高3-4(--6)米,幼秆有倒生白色细毛,老秆节间无毛,在分枝一侧节间下部有沟槽,长7-19(--30)厘米,秆环隆起,箨环下具白粉。箨鞘绿黄色,有白色或淡黄色纵条纹和稀疏刺毛,边缘有紫色纤毛;箨耳发达,椭圆形,褐棕色或绿色,边缘具毛,箨舌近相等,小枝具叶2-5片;叶鞘草黄色具纵纹;鞘口有毛,叶舌截平,无叶耳,有1-4根毛;叶片长卵状披针形,长5-18厘米,宽10-20毫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或圆楔形,侧脉6-7对。花序紧密呈丛,扇形,无柄,基部托以一组向上逐渐增大的鳞片状小苞片,生于叶枝的下部各节,花序中每一侧生小穗或分枝下部包有苞片,苞片的对面可有原叶,其上着生2-8枚小穗;小穗长1.5-3.5厘米,含5-7小花;颖片1-3片,第1颖为鳞片状,具1脉,其余2颖与外稃相似而稍短;外稃硬纸质,具9-11脉,背部具较密的小刺毛,顶端尖;内稃稍长或近等长于外稃,顶端呈裂,遍体具较长的毛,具2脊,脊上具纤毛。

分布与习性:
主要分布于江苏南部南京、江浦、江宁、句容、溧阳、宜兴、无锡、苏州,浙江北部昌化、杭州、奉化,安徽南部青阳、黄山、黟县、祁门、休宁等地的低山丘陵或平原地区。
短穗竹性喜气候温暖,湿度稍大的低海拔平原、丘陵、低山坡地。在pH值5-8。多腐殖质的土壤中生长良好;在干旱瘠薄这地或砍伐不当,很易开花,但花后常自行复壮再生,并不死亡。每年5月下旬至6月出笋,笋后即抽新梢。在严寒的冬季,当温度下降到0℃时,竹类根系吸收水分的能力大大减低,叶片顶端易受冻害。

繁殖与栽培:
栽植地应选择排水良好、坡度较缓的丘陵、低山坡或平原。冬季挖穴,翌年早春将截梢连鞭带土和生长旺盛的母竹放入穴内,加盖熟土或腐殖质土,加强管理。冬季不宜移植。

应用:
稀有种。为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形态上与日本的业平行属Semiarundinaria相似,对研究竹类分类系统有一定科学意义。可作美化庭园的竹种。

图片: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