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ypothesis of geotectonic theory
大地构造理论假说
2) crustobody geotectonic theory
壳体大地构造理论
1.
Based on the crustobody geotectonic theory and in terms of the basic geological backgrounds of three-river areas in western Yunnan province and a reinvestigation and revision of the viewpoints by previous scholars, the author proposed a plan of division of geotectonic units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is area, and the plan may be the most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ic classification scheme so far.
以壳体大地构造理论为基础,根据滇西三江地区的基本地质事实,对前人的观点进行重新认识和修正,首次提出了该区迄今最全面、最系统的壳体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将其细分为4个壳段,11个次级单元和3个挤压聚合带,从新的角度揭示了该区区域地质构造的时空演化规律,为区域成矿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4) a tentative theory
假说,假定的理论
5) tectonophysics
[,tektənəu'fiziks]
大地构造物理学
6) new global tectonics
新全球构造假说
补充资料:板块大地构造学说
地球最上层约不到 100公里的厚度是一层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叫做岩石层,或叫岩石圈。岩石层可以发生脆性断裂。它下面的介质,强度较小,在长时期的构造应力作用下,可以发生流变,叫做软流层,或叫软流圈。软流层的下界可以达到二三百公里的深度。岩石层被一些狭窄的地震活动带所割裂,形成了为数不多的板块。板块之间可以做相对运动。板块大地构造假说认为:地球上层的大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主要是这些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板块的变形主要发生在它们的边界部分,板内的变形相对来说是次要的,主要是大范围的造陆运动。一个板块可以同时包括海洋和大陆,它的边界不一定是海、陆的分界。这个假说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来的,一经提出立刻引起了许多学者的重视,几年之内就成为全球地学工作者的重要论题。利用这个假说可以很自然地解释地学中若干疑难的课题,但同时也提出一些新问题,这就推动了地学的前进。板块大地构造假说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经过了五、六十年的孕育阶段。它以大陆漂移假说为前驱,以海底扩张假说为基础,通过国际上地幔计划所积累的丰富资料,最后才产生出这个新的概念。以下简述这个假说发展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大陆漂移 长久以来,许多地质学家都认为自有地质记录以来,海、陆的发展和地球上部的运动主要是隆起和沉降的交替,以垂直运动为主,水平运动是次要的。海洋盆地和大陆基本上是不动的,它们的变迁只是海浸和海退的问题。这种观点叫固定论。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地球上部不但有垂直运动,而且有水平运动,甚至更大。地球决不是僵化不变的,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星体。这种观点叫做活动论。A.L.韦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就是活动论的一个代表。这个假说的根据首先是相隔大洋的两块大陆的种种相似性和连续性,包括海岸线的形状、地层、构造、岩相、古生物等等。还有一些如古气候、大地测量、地球物理等其他方面的证据。韦格纳为了证实他的假说,曾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但是忽略了对它们的严格审查和分析,以致有些论据说服力不强,有些资料甚至是错误的。假说中一个严重弱点是他假设大陆在海底上漂移就仿佛船在水中航行一样。然而从硅铝层和硅镁层的相对强度来看,这是不可能的。除此之外,在韦格纳的时代,还未发现地壳中有大规模水平位移的正面证据。由于以上这些原因,这个假说到了40年代就几乎无声无息了。但是到50年代后期,由于发现了新的强有力的证据,大陆漂移的假说才又重新被人们重视起来,并得到了发展。
一个证据是近年来的观测表明大规模的水平断裂和位移毕竟是存在的。最著名的是北美西部的圣安德烈斯大断层。它一部分穿过陆地,一部分通过海底。这个断层在约1000万年期间至少错动了四、五百公里。在环太平洋地区,如中国台湾省、菲律宾、新西兰、南美洲等都还有其他的水平大断裂。这些都是经过大陆的。近年来的海上地球物理探测还发现海底大断裂的水平错距甚至比陆地还大,如北美西海岸外的大洋中的门多西诺断层错动了1140公里,在它南面的默里断层错动了680公里等等。别的大洋中也发现有类似的大断裂存在。
第二个证据是大陆边缘的拼合。启发大陆漂移设想的重要事实之一无疑是南美洲的东海岸与非洲的西海岸的相似性,但有人认为这个相似是偶然的,因为将地图上的这两条海岸线去真正拼合时,却又有许多处并不符合。其实海岸线的形状受海面变化的影响很大,即使南美洲和非洲原来确是一块,在分裂了漫长的地质年代以后,也很难期望它们的海岸线仍然符合。合理的比较应当以较深的边缘(如大陆坡)为标准。另外,比较的时候,两块大陆应当摆在什么相对位置上,也要有个标准,而不应只凭直观。布拉德(E.C.Bullard)等人采用了最小均方误差的方法,根据最精确的海深图和电子计算机运算,将南美洲和非洲在深度约为1公里的大陆边缘上拼合起来,得到图1的方案。拼合时,重叠和空隙处都表示在图上,平均误差只有88公里。用同样方法,他们将南美洲、非洲、欧洲、北美洲、格陵兰都拼在一起(图2),发现如将西班牙做些转动,可使拼合的平均误差不超过 130公里。某些古地磁的观测表明,西班牙在三叠纪的晚期可能转动过。当然,以上的拼合方案并非唯一可能的。根据地质或其他方面的考虑,还可以有其他的拼合方案,不过差别都不大。重要的是,这些拼合的结果给人一种印象:某些大陆原来很可能连在一起,以后才分开,特别是非洲和南美洲就是如此。
第三个证据是古地磁极的迁移。岩石在由热变冷的凝固过程中,因受当时地磁场的磁化而取得了磁性。岩石磁化的方向与当时地磁场的方向是一致的。反过来,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由岩石磁化的方向可以求得在岩石形成的时候地磁极的位置。如果岩石所在的大陆在地质时期曾发生过移动,则由岩石磁性所定的地磁极和现在的地磁极位置必不一致。岩石的年龄是可以测定的,这就可以做出各大陆的地磁极迁移轨迹。
2000万年以内的岩石所给出的古地磁极位置和现在地磁极相差不多。若用更老的岩石,则所测得的地磁极位置就和岩石所在的地块有关。不同大陆的岩石所定的古地磁极位置可能相差很大。即使在同一大陆,不同年龄的岩石所定的古地磁极也不一样。图3绘出二叠纪以来,4个地块的古地磁极迁移轨迹。它们现在都汇集在现在的地磁极附近,但在以前的地质时期则相距很远。这就是说,大陆在漂移。自二叠纪以来,最大相对位移超过了90°,约合每年 4厘米。极移轨迹还说明非洲和南美洲在古生代的几亿年期间都是联在一起的,印度只是到了第三纪早期才漂移到亚洲附近。
古地磁极迁移轨迹对于重建古大陆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但还不能完全确定古大陆的位置,还需要其他的数据和假定。关于古大陆的问题,现有两种设想。一种认为地球上原来只有一块泛大陆,叫做联合古陆,到三叠纪才开始分裂。另一种认为地球上原来就有两块泛大陆,在北面的叫做劳亚古陆,包括欧洲、亚洲和北美洲;在南面的叫做冈瓦纳古陆,包括南半球的各大陆,还有印度。它们也是到古生代以后才分裂。这两种设想哪个更正确,现在尚无定论。
以上3种论据都有相当大的说服力,但大陆漂移的假说,在它的旧形式下,还是不能回答大陆为什么能够在强度很大的硅镁层中漂移的问题。海底扩张的假说给这个问题提供了答案。
海底扩张 海底地壳大致是分层的。海洋的平均深度约为4.5公里。海底以下主要有3层:第一层是未凝结的沉积,厚度变化很大, 约为0~2公里,密度为1.46克/厘米3,地震纵波的速度为2公里/秒。第二层是凝结的海洋沉积和玄武岩,厚度约为0.5~2公里,密度为2.4克/厘米3,地震纵波速度为4.6公里/秒。第三层是铁镁质的岩石,厚度很均匀,约为4.7公里,密度为3克/厘米3,地震纵波速度为 6.7公里/秒。这是海洋地壳的主要岩层,以前曾叫做玄武岩层。海洋地壳以下即是地幔。第三层底部即是M间断面(或叫做莫霍界面)。多数人认为M间断面是一个化学成分的分界面,而不是一个相变分界面。地幔顶部的密度是3.3克/厘米3,地震纵波速度约为8.1公里/秒,但岩石是否橄榄岩还是有争议的。
除了众所熟知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外,在大洋中还有一个极长的弱震地震带。这个地震带下面是绵延的海岭。大西洋海岭很早就已发现了,以后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也发现有海岭。图4是一张全球地震震中分布图。在大洋中那条狭窄的地震带正标志着海岭的位置。这些海岭其实就是海底的巨大破裂带,全长约有 8万公里。这海岭上,第三层的地震纵波速度比正常值小,只有4~5.5公里/秒,它下面一层中的地震波速度只约有7.4公里/秒。M间断面在此地也不明显,地面热流则比其他地区要高。
海底扩张的假说 虽然海洋盆地是很老的,但海底却比大陆要年轻得多。现在还未在海底发现比侏罗纪更老的岩石。海底沉积的厚度很薄,海底火山的数目也比较少。这一切都说明海底的年龄不过几亿年。根据海底的一般情况和年轻的特点,在60年代初期,赫斯(H.H.Hess)和迪茨(R.S.Dietz)分别提出了一个海底扩张假说。其要点如下:
①地壳运动的动力主要来自地幔物质的对流,其速度每年约一至几厘米。对流发生在软流层内,它所产生的拽力作用于岩石层(圈)的底部,而不是作用于地壳的底部。大陆岩石层和海洋岩石层的强度是大致相同的。
②海底岩石层坐落在对流循环的顶端之上,由发散区向外扩张,又由汇聚区流入地下。这个循环系统的尺度可达到几千公里。在地质时期里,对流循环的位置是有变化的,因此导致大地构造形态上的变化。海岭坐落在对流的上升区,海沟在下降区。海岭上的热流较高是上升对流的标志。海岭两边的地形崎岖不平是海底扩张造成的。海底的死火山和平顶山离海岭愈远,年龄愈大,这也是海底扩张的结果。
③对流的形态是地球内部情况所决定的,与大陆的位置无关。大陆只是象坐在传送带上,随着硅镁层一起流动。当大陆达到对流的汇聚点时,因较轻,便停在上面,而硅镁层则由大陆下面拐入地下。所以大陆是处于压应力状态之下,而海洋盆地则处于张应力的状态之下。若大陆是驮在岩石层上一起漂移,它的前缘并不受力,因而是稳定的,这相当于大西洋海岸的情况。若硅镁层由硅铝地块下流过,则大陆边缘将挤成山脉,这相当于太平洋海岸的情况。海底及其上面的沉积物在对流汇聚地方下沉,一部分受到挤压、变质与大陆熔结在一起,另一部分则沉入软流层。
④海岭不是永久的形态,它的寿命不超过二、三亿年。对流改变形态,海岭也就下沉了。海底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扩张,整个海底每三、四亿年就更新一次。这就解释了海底沉积为何那样薄、海底为何没有比中生代更老的岩石的原因。
⑤地球的总体积基本上是恒定的,海洋盆地的容积也基本上不变。
这个假说在刚刚提出的时候,证据是不充分的,但以后经过更多的观测证明它是可信的,其中最突出的证据是地磁场的转向和地磁异常的线性排列。
地磁场的转向和地磁年表 很久以前曾有人发现岩石的磁化方向有时与现在的地磁场方向恰好相反,以后又发现这种反向磁化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特别同岩石的形成年代有关系,例如二叠纪的岩石大多数是反向磁化的。关于反向磁化的原因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但现在一致公认大规模的反向是地磁场本身转向的结果。后一现象似乎出人意外,其实并不奇怪。天文学家早就发现有不少天体的磁场变化很快。按照现代地磁场成因的理论,这种转向是完全可能的。
地磁场转向的时间间隔是很不规则的。要确定这些间隔,必须有准确的年龄测定和精选的火成岩标本。1964年考克斯(A.V.Cox)等人曾发现300多万年以来,地磁场曾3次转向:由现在直到69万年以前,地磁场方向没有变过,叫做布容正向时期;由69到243万年以前,地磁场方向和现在的正相反,叫做松山反向时期;再往前直到332万年以前,地磁场方向又是正的,叫做高斯正向时期;再往前,方向又转过来,叫做吉伯反向时期。以后更精确的观测又发现在每一时期内,还存在着更短暂的转向现象,叫做转向"事件"。最短的事件短于3万年。这些事件的起止时间也是确定的。于是可以仿照地质年表的样子,把最近几百万年的地磁场转向时间列成一个年表,叫做地磁年表(地磁极性年表)。它是研究海底扩张的一个有力工具。
海上地磁异常和瓦因-马修斯假说 大洋上许多地区的磁异常分布有明显的特征。在海岭两边,正异常区和负异常区都呈条带状,与海岭的走向平行。异常的分布在海岭两边是对称的,在剖面图中,对称性尤其明显并可伸延到?艽蟮木嗬?;只有经过大断裂时,磁异常的图形才整体地发生错动,但一般不受海底地形的影响。图5和图6是冰岛南面的雷克雅内斯海岭附近磁异常分布图。图中AA是海岭的位置,条带分布、线性排列和对称性都可以看得很清楚。这种情况,各大洋都有。
根据这些现象,瓦因(F.J.Vine)和马修斯(D.H.Mathews)在1963年提出一个假说:海洋地壳的第三层是软流层上升的物质由海岭涌出后向两边扩张所形成的。当它一面扩张一面冷却的时候便取得岩石磁性,其方向与当时的地磁场方向一致。由于在扩张的年代里地磁场多次转向,而海底凝固后的磁性又是稳定的,所以扩张的海底在不同地区的磁化方向并不一致,它是由正、负相间的磁块组成的。这样海底就是一个巨大的磁带,上面记录着地磁场变化和海底扩张的信息。磁异常在海岭两边的对称性只不过说明海底向两边的扩张速度是一样的。按照这个假说,如果海底扩张的速度是均匀的,则正、负磁块的宽度应和地磁年表上的时间间隔成比例。
磁异常的线性排列不仅在海岭附近存在,而且能追踪到很远,有时到离海岭1000多公里还看得很清楚。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都有类似的现象。由地磁年表和正负磁异常的间隔可以计算海底扩张的速度。由岩石标定的地磁年表只能够编到 450万年。若海底扩张的速度为4厘米/年,则年表所能应用的距离离海岭还不到 100公里。更远的磁异常必定相当于更早的地磁场转向。反过来,若海底扩张的速度是均匀的或可以用其他方法求到,也可以用正负磁异常分布来延长地磁年表。就是用这样的方法,现在的地磁年表已经延长到7600万年以前。
转换断层 海岭不是连续的,而是为一系列水平断裂所割断。海岭沿断裂发生了错动。初看时,这种断裂仅仅是普通的平移断层,但以后发现它们有两个特征。图7的BF和CE是两段海岭,AD是横切海岭的断裂。如果这个断裂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平移错动,则地震活动应当遍布在这个断裂带上。观测表明,地震只发生在海岭上和两段海岭之间的断裂BC上,而在海岭两边的AB和CD段上,则地震很少。另一特点是:沿BC两边的切应力方向如图上所示,这与普通的平移断层的切应力方向恰恰相反。威尔逊(J.T.Wilson)把这样的断层叫做转换断层,它是海底扩张的结果。设图中的着色区是新产生的海底。由图可见,无论断裂错动原来是如何产生的,只要由海岭喷出的新海底向两边扩张,BC段上的切应力必如图上的箭头所示,而不是相反。沿着BA和CD,两边介质的运动是一致的,所以不产生地震。近代由震源机制所测定的应力方向是与转换断层的性质完全符合的,因而给海底扩张的假说提供一个独立的证据。
按照海底扩张的假说,大陆是驮在岩石层上而在软流层上移动的,不存在硅铝层在硅镁层中漂移的问题,这就克服了大陆漂移假说的最严重的困难。
板块大地构造 这个假说是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两个假说的自然引伸。地球的岩石层并非整体一块,而是为一些构造活动带所割裂,形成几个单元,叫做岩石层板块。勒比雄(X.Le Pichon)最早曾将全球岩石层分为6个大板块,即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澳板块和南极板块。这些板块的边界并非大陆边缘,而是海岭、岛弧构造和水平大断裂。除太平洋板块完全是水域外,其余都是海陆兼有。六大板块的划分只是一个初步的方案(图8)。随着研究的进展,划分也就更详细,如提出过一个12个板块的方案。地面上所释放的机械能量绝大部分都是从一些狭窄的活动带释放出来的,而这些活动带也是地震最活动的地方。可以认为地震活动带就是板块相互作用和相对运动的一部分边缘。大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基本就是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
板块由于地下物质对流的带动,由海岭向两边扩张,在岛弧地区或活动大陆边缘沉入地下,通过软流层完成对流的循环。在运动的过程中,各板块是互相制约的,重要的是它们的相对运动。由于板块边界有3种形态,它们之间的作用也有3种形式:海岭地区主要是张力,常造成正断层;岛弧地区主要是挤压,造成逆掩断层;转换断层上的应力主要是剪切,造成平移断层。但是应指出,3种形式不能期望单纯地出现。海沟或是裂谷地区也可能有不小的平移。
板块假说的提出原是为了解释现代的大地构造和地震活动。对以前地质时期的活动,由于缺乏地震标志,所以很难辨认板块的边界。现在的情况是能往前外推多久颇成问题,如果能找到古板块的边界和那里的运动,也许可以外推到新生代或中生代,但能否推到古生代或更早就值得怀疑了。板块的边界在地质年代里是有变化的,这同海底扩张的阶段有关。现阶段的海底扩张何时开始的,尚无定论。有人认为从中生代就已开始,也有人认为是1000万年以前才开始的。当海底以下的对流系统变换位置时,板块的形态也就随之改观了。
板块构造和天然地震 板块的划分和全球地震带的分布是一致的。仔细研究图4就可注意到在对流发散地区,地震带窄,构造较简单;在对流汇聚地区,地震带宽,构造较复杂,深源地震几乎全部发生在这里。在海岭上,地震都是浅源的,活动水平较低,地震也较小,最大不超过7级。在岛弧地区,地震深浅都有,活动水平较高,地震有时很大,最大达到8.9级。在转换断层上,地震是浅源的,最大达到8.4级。
在斐济-汤加地区,震源深度可达到 700公里以上。震源分布在一个倾角约为45°的斜面上,叫做贝尼奥夫带。在这个地区,人们发现地震波在某些方向衰减极小(高Q值),但在另一些方向则衰减较大(低Q值)。图9给出这个地区的Q值分布。衰减小的地区,Q值可达到1000,厚度约为100公里。无震区的Q值仅有150,但当深度达到震源带以下时,Q值又增加。高Q地区的地震波速度也较高。这个情况和板块构造的概念是一致的,高Q地区其实就相当于岩石层。震源带只位于俯冲的岩石层的上部。有人认为震源带是一个深大断裂带,但震源机制的计算表明,在这个带上,最大剪切应力并不与震源面平行。
深地震的成因一直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由于地下几百公里深处的温度很高,弹性断裂的地震成因颇有困难,但深地震所给出的地面初动方向仍显示着象限分布,表明震源不是由于介质的体积突然变化(相变)造成的。这个矛盾可以用岩石层俯冲的概念来解决。岩石层的厚度约有100公里。当它冲入软流层时,层内温度仍然很低,仍然可以产生弹性断裂。岩石层俯冲后,它的上部与软流层接触的部分温度梯度最大,这里也就是地震最易发生的地方。震源不是发生在岩石层的全部,而只发生在它的上部。
美国西部的圣安德烈斯断层是一个板块边界,断层附近时常发生地震。在不同的地段有3种情况:一种是断层有滑动,但无地震;一种是小震频繁,但无大震;第三种是小震不多,但过了相当长的时间间隔后,却发生很大的地震。这个现象可以这样解释:地下深处,两个板块不停地做相对运动。地壳由于本身的强度和弹性可以暂时锁着不动,但最后还是会突然断裂,产生地震。断层上发生无震滑动那一段表明那里只有蠕动或强度极小,对下面的运动无明显的阻力。在地壳强度较大的地段,地壳阻力虽小,但不能积累大量的应变能,所以小震虽可频繁地发生,但不发生大震。在地壳强度极大的地段,地壳可以锁住不动而积累大量的应变能,最终发生大震。这样的地区正是地震预报工作者最应注意的地方。在一个地震活动带上,人们可以在发生间歇性大地震的地区设法估计地层还需增加多少应力才能引起断裂,再用重复测量或卫星测量的方法求得该地区板块运动和应力积累的速度。这样就可以估计该地区需要再经过多少时间才能积累足够的应力而发生断裂和地震。这是有些学者在转换断层上预测地震的一种设想。然而如何实现这种设想,具体的技术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
板块构造与矿产资源 现代矿产资源在地面出露的越来越少了,重要的发现常需要理论上的预测。板块构造假说提供一个新的成矿观点。固定论者认为海、陆基本上是恒定的形态,但新假说则认为海底和大陆都在不停地运动,这就给成矿和储油造成许多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也许就是板块的汇聚和发散。在汇聚地区,岩石层俯冲到大陆或岛弧下面,发生了熔化,产生了含矿的溶液,上升到地面,形成了热水矿床。日本、菲律宾、美洲西部,从地中海到巴基斯坦,有许多硫化矿床都和板块的汇聚带有联系。另一方面,在岛弧与大陆之间的边缘海地区,沉积物中有大量的有机物。那里海水的环流和氧气的更新都受到限制,因而有机物可以积聚起来。这都是生油的有利条件。东海、黄海和南海就是这类地区。
板块的发散边界是新海底产生的地方。在这里海水浸入岩石的裂隙,溶解了由地幔上涌的物质,产生了热水矿床。在红海2000多米的水下,人们发现了极丰富的多金属硫化矿。塞浦路斯的特罗多斯地块的铜矿是很驰名的。这些都是在裂谷地区。在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海岭地区也发现有硫化矿床和锰矿。发散地区也可以给石油的蓄集创造条件,特别是盐丘的形成可能和裂谷有联系。板块假说应用于找矿不过刚刚开始,具体运用还有待发展,但它已给成矿规律提出了新的远景。关于这个问题,古板块的边界占有突出的地位。
存在的问题 新假说自提出后就引起全世界地学工作者的普遍注意,因为它有大量观测数据的支持,并对许多重大的地学问题给出较为满意的解释。但它不是固定不变的教条,因为它提出不久,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和缺点,需要在发展中逐步完善和修订。
首先是板块的驱动力问题,直到现在还未能满意地解决。绝大多数人认为板块的运动是某种形式的对流所带动的(见地幔对流),但具体的过程不清楚。由于地球内部存在着间断面,有人认为对流环是扁的,只在600公里以内循环,这在理论上造成很大困难。不过有关地球内部的结构和流变性质的理论一直在不断地修订。全地幔的对流运动能否存在还不能做出结论。这个问题在80年代的岩石层(圈)计划中列为重要课题之一。
其次,假说初提出的时候,特别强调板块的刚性。板块是作为刚性的整体而运动的,它的变形主要发生在边界。然而观测表明,在大陆内部,岩石层的断裂褶皱是很剧烈的,远不能看为一个刚体。在大陆板块内部,地震活动在个别地区也很强烈,例如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震震中的分布范围相当广泛,与海洋中的板块边界大有不同。所谓的板内构造运动的研究是板块构造假说的一个发展。
第三,两个板块相碰的地方叫做缝合线。印澳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缝合线大多数学者认为是沿着雅鲁藏布江延伸的。早期假说中的缝合线都是在海洋里,只是到了最近才注意到大陆碰撞的问题。这种缝合线都有什么特征还研究得很不够。至少消减带的概念在此地能否应用颇成问题,因为驮着一块大陆的岩石怎样能俯冲到另一块驮着大陆的岩石层下面是很难想象的。唯一的可能似乎是两块大陆之间发生大规模的剧烈挤压,从而导致喜马拉雅山的升起。在挤压的过程中,南北两地块上部的地层互相交叉是不难理解的。在青藏高原上,有些地区可以看到由南向北俯冲的地层,而在另一地区也可看到由南向北仰冲的地层。这与海洋岩石层的消减带是不同的。印澳板块同欧亚板块碰撞,其影响决不限于青藏高原,可以说全部西南亚的现代大地构造格局都打上了这个事件的烙印。
80年代开始的岩石层(圈)动力学和演化计划中有关板块大地构造假说的研究目标有:①定义和解释大陆岩石层与海洋岩石层的重要区别。②直接测量当代板块的相对运动,并发展板块驱动机制的定量的动力模式。③验证板块可以作为刚体单元而运动的假说,并寻求板内大地构造活动和火山活动的解释。④阐明板块沿共同边界相互作用的物理和化学过程。⑤发展岩石层演化的定量模式。
参考书目
傅承义:《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科学出版社,北京,1976。
尹赞勋:板块构造述评,《地质科学》,第1期,56~87页,1973。
李春昱:中国板块构造的轮廓,《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第2卷,第1号,1980。
X.Le Pichon,Plate Tectonics,Elsevier,Amsterdam,1973.
J.T.Wilson, Continents Adri fft and Continents Aground, W.H. Freeman and Company, San Francisco,1976.
大陆漂移 长久以来,许多地质学家都认为自有地质记录以来,海、陆的发展和地球上部的运动主要是隆起和沉降的交替,以垂直运动为主,水平运动是次要的。海洋盆地和大陆基本上是不动的,它们的变迁只是海浸和海退的问题。这种观点叫固定论。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地球上部不但有垂直运动,而且有水平运动,甚至更大。地球决不是僵化不变的,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星体。这种观点叫做活动论。A.L.韦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就是活动论的一个代表。这个假说的根据首先是相隔大洋的两块大陆的种种相似性和连续性,包括海岸线的形状、地层、构造、岩相、古生物等等。还有一些如古气候、大地测量、地球物理等其他方面的证据。韦格纳为了证实他的假说,曾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但是忽略了对它们的严格审查和分析,以致有些论据说服力不强,有些资料甚至是错误的。假说中一个严重弱点是他假设大陆在海底上漂移就仿佛船在水中航行一样。然而从硅铝层和硅镁层的相对强度来看,这是不可能的。除此之外,在韦格纳的时代,还未发现地壳中有大规模水平位移的正面证据。由于以上这些原因,这个假说到了40年代就几乎无声无息了。但是到50年代后期,由于发现了新的强有力的证据,大陆漂移的假说才又重新被人们重视起来,并得到了发展。
一个证据是近年来的观测表明大规模的水平断裂和位移毕竟是存在的。最著名的是北美西部的圣安德烈斯大断层。它一部分穿过陆地,一部分通过海底。这个断层在约1000万年期间至少错动了四、五百公里。在环太平洋地区,如中国台湾省、菲律宾、新西兰、南美洲等都还有其他的水平大断裂。这些都是经过大陆的。近年来的海上地球物理探测还发现海底大断裂的水平错距甚至比陆地还大,如北美西海岸外的大洋中的门多西诺断层错动了1140公里,在它南面的默里断层错动了680公里等等。别的大洋中也发现有类似的大断裂存在。
第二个证据是大陆边缘的拼合。启发大陆漂移设想的重要事实之一无疑是南美洲的东海岸与非洲的西海岸的相似性,但有人认为这个相似是偶然的,因为将地图上的这两条海岸线去真正拼合时,却又有许多处并不符合。其实海岸线的形状受海面变化的影响很大,即使南美洲和非洲原来确是一块,在分裂了漫长的地质年代以后,也很难期望它们的海岸线仍然符合。合理的比较应当以较深的边缘(如大陆坡)为标准。另外,比较的时候,两块大陆应当摆在什么相对位置上,也要有个标准,而不应只凭直观。布拉德(E.C.Bullard)等人采用了最小均方误差的方法,根据最精确的海深图和电子计算机运算,将南美洲和非洲在深度约为1公里的大陆边缘上拼合起来,得到图1的方案。拼合时,重叠和空隙处都表示在图上,平均误差只有88公里。用同样方法,他们将南美洲、非洲、欧洲、北美洲、格陵兰都拼在一起(图2),发现如将西班牙做些转动,可使拼合的平均误差不超过 130公里。某些古地磁的观测表明,西班牙在三叠纪的晚期可能转动过。当然,以上的拼合方案并非唯一可能的。根据地质或其他方面的考虑,还可以有其他的拼合方案,不过差别都不大。重要的是,这些拼合的结果给人一种印象:某些大陆原来很可能连在一起,以后才分开,特别是非洲和南美洲就是如此。
第三个证据是古地磁极的迁移。岩石在由热变冷的凝固过程中,因受当时地磁场的磁化而取得了磁性。岩石磁化的方向与当时地磁场的方向是一致的。反过来,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由岩石磁化的方向可以求得在岩石形成的时候地磁极的位置。如果岩石所在的大陆在地质时期曾发生过移动,则由岩石磁性所定的地磁极和现在的地磁极位置必不一致。岩石的年龄是可以测定的,这就可以做出各大陆的地磁极迁移轨迹。
2000万年以内的岩石所给出的古地磁极位置和现在地磁极相差不多。若用更老的岩石,则所测得的地磁极位置就和岩石所在的地块有关。不同大陆的岩石所定的古地磁极位置可能相差很大。即使在同一大陆,不同年龄的岩石所定的古地磁极也不一样。图3绘出二叠纪以来,4个地块的古地磁极迁移轨迹。它们现在都汇集在现在的地磁极附近,但在以前的地质时期则相距很远。这就是说,大陆在漂移。自二叠纪以来,最大相对位移超过了90°,约合每年 4厘米。极移轨迹还说明非洲和南美洲在古生代的几亿年期间都是联在一起的,印度只是到了第三纪早期才漂移到亚洲附近。
古地磁极迁移轨迹对于重建古大陆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但还不能完全确定古大陆的位置,还需要其他的数据和假定。关于古大陆的问题,现有两种设想。一种认为地球上原来只有一块泛大陆,叫做联合古陆,到三叠纪才开始分裂。另一种认为地球上原来就有两块泛大陆,在北面的叫做劳亚古陆,包括欧洲、亚洲和北美洲;在南面的叫做冈瓦纳古陆,包括南半球的各大陆,还有印度。它们也是到古生代以后才分裂。这两种设想哪个更正确,现在尚无定论。
以上3种论据都有相当大的说服力,但大陆漂移的假说,在它的旧形式下,还是不能回答大陆为什么能够在强度很大的硅镁层中漂移的问题。海底扩张的假说给这个问题提供了答案。
海底扩张 海底地壳大致是分层的。海洋的平均深度约为4.5公里。海底以下主要有3层:第一层是未凝结的沉积,厚度变化很大, 约为0~2公里,密度为1.46克/厘米3,地震纵波的速度为2公里/秒。第二层是凝结的海洋沉积和玄武岩,厚度约为0.5~2公里,密度为2.4克/厘米3,地震纵波速度为4.6公里/秒。第三层是铁镁质的岩石,厚度很均匀,约为4.7公里,密度为3克/厘米3,地震纵波速度为 6.7公里/秒。这是海洋地壳的主要岩层,以前曾叫做玄武岩层。海洋地壳以下即是地幔。第三层底部即是M间断面(或叫做莫霍界面)。多数人认为M间断面是一个化学成分的分界面,而不是一个相变分界面。地幔顶部的密度是3.3克/厘米3,地震纵波速度约为8.1公里/秒,但岩石是否橄榄岩还是有争议的。
除了众所熟知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外,在大洋中还有一个极长的弱震地震带。这个地震带下面是绵延的海岭。大西洋海岭很早就已发现了,以后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也发现有海岭。图4是一张全球地震震中分布图。在大洋中那条狭窄的地震带正标志着海岭的位置。这些海岭其实就是海底的巨大破裂带,全长约有 8万公里。这海岭上,第三层的地震纵波速度比正常值小,只有4~5.5公里/秒,它下面一层中的地震波速度只约有7.4公里/秒。M间断面在此地也不明显,地面热流则比其他地区要高。
海底扩张的假说 虽然海洋盆地是很老的,但海底却比大陆要年轻得多。现在还未在海底发现比侏罗纪更老的岩石。海底沉积的厚度很薄,海底火山的数目也比较少。这一切都说明海底的年龄不过几亿年。根据海底的一般情况和年轻的特点,在60年代初期,赫斯(H.H.Hess)和迪茨(R.S.Dietz)分别提出了一个海底扩张假说。其要点如下:
①地壳运动的动力主要来自地幔物质的对流,其速度每年约一至几厘米。对流发生在软流层内,它所产生的拽力作用于岩石层(圈)的底部,而不是作用于地壳的底部。大陆岩石层和海洋岩石层的强度是大致相同的。
②海底岩石层坐落在对流循环的顶端之上,由发散区向外扩张,又由汇聚区流入地下。这个循环系统的尺度可达到几千公里。在地质时期里,对流循环的位置是有变化的,因此导致大地构造形态上的变化。海岭坐落在对流的上升区,海沟在下降区。海岭上的热流较高是上升对流的标志。海岭两边的地形崎岖不平是海底扩张造成的。海底的死火山和平顶山离海岭愈远,年龄愈大,这也是海底扩张的结果。
③对流的形态是地球内部情况所决定的,与大陆的位置无关。大陆只是象坐在传送带上,随着硅镁层一起流动。当大陆达到对流的汇聚点时,因较轻,便停在上面,而硅镁层则由大陆下面拐入地下。所以大陆是处于压应力状态之下,而海洋盆地则处于张应力的状态之下。若大陆是驮在岩石层上一起漂移,它的前缘并不受力,因而是稳定的,这相当于大西洋海岸的情况。若硅镁层由硅铝地块下流过,则大陆边缘将挤成山脉,这相当于太平洋海岸的情况。海底及其上面的沉积物在对流汇聚地方下沉,一部分受到挤压、变质与大陆熔结在一起,另一部分则沉入软流层。
④海岭不是永久的形态,它的寿命不超过二、三亿年。对流改变形态,海岭也就下沉了。海底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扩张,整个海底每三、四亿年就更新一次。这就解释了海底沉积为何那样薄、海底为何没有比中生代更老的岩石的原因。
⑤地球的总体积基本上是恒定的,海洋盆地的容积也基本上不变。
这个假说在刚刚提出的时候,证据是不充分的,但以后经过更多的观测证明它是可信的,其中最突出的证据是地磁场的转向和地磁异常的线性排列。
地磁场的转向和地磁年表 很久以前曾有人发现岩石的磁化方向有时与现在的地磁场方向恰好相反,以后又发现这种反向磁化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特别同岩石的形成年代有关系,例如二叠纪的岩石大多数是反向磁化的。关于反向磁化的原因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但现在一致公认大规模的反向是地磁场本身转向的结果。后一现象似乎出人意外,其实并不奇怪。天文学家早就发现有不少天体的磁场变化很快。按照现代地磁场成因的理论,这种转向是完全可能的。
地磁场转向的时间间隔是很不规则的。要确定这些间隔,必须有准确的年龄测定和精选的火成岩标本。1964年考克斯(A.V.Cox)等人曾发现300多万年以来,地磁场曾3次转向:由现在直到69万年以前,地磁场方向没有变过,叫做布容正向时期;由69到243万年以前,地磁场方向和现在的正相反,叫做松山反向时期;再往前直到332万年以前,地磁场方向又是正的,叫做高斯正向时期;再往前,方向又转过来,叫做吉伯反向时期。以后更精确的观测又发现在每一时期内,还存在着更短暂的转向现象,叫做转向"事件"。最短的事件短于3万年。这些事件的起止时间也是确定的。于是可以仿照地质年表的样子,把最近几百万年的地磁场转向时间列成一个年表,叫做地磁年表(地磁极性年表)。它是研究海底扩张的一个有力工具。
海上地磁异常和瓦因-马修斯假说 大洋上许多地区的磁异常分布有明显的特征。在海岭两边,正异常区和负异常区都呈条带状,与海岭的走向平行。异常的分布在海岭两边是对称的,在剖面图中,对称性尤其明显并可伸延到?艽蟮木嗬?;只有经过大断裂时,磁异常的图形才整体地发生错动,但一般不受海底地形的影响。图5和图6是冰岛南面的雷克雅内斯海岭附近磁异常分布图。图中AA是海岭的位置,条带分布、线性排列和对称性都可以看得很清楚。这种情况,各大洋都有。
根据这些现象,瓦因(F.J.Vine)和马修斯(D.H.Mathews)在1963年提出一个假说:海洋地壳的第三层是软流层上升的物质由海岭涌出后向两边扩张所形成的。当它一面扩张一面冷却的时候便取得岩石磁性,其方向与当时的地磁场方向一致。由于在扩张的年代里地磁场多次转向,而海底凝固后的磁性又是稳定的,所以扩张的海底在不同地区的磁化方向并不一致,它是由正、负相间的磁块组成的。这样海底就是一个巨大的磁带,上面记录着地磁场变化和海底扩张的信息。磁异常在海岭两边的对称性只不过说明海底向两边的扩张速度是一样的。按照这个假说,如果海底扩张的速度是均匀的,则正、负磁块的宽度应和地磁年表上的时间间隔成比例。
磁异常的线性排列不仅在海岭附近存在,而且能追踪到很远,有时到离海岭1000多公里还看得很清楚。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都有类似的现象。由地磁年表和正负磁异常的间隔可以计算海底扩张的速度。由岩石标定的地磁年表只能够编到 450万年。若海底扩张的速度为4厘米/年,则年表所能应用的距离离海岭还不到 100公里。更远的磁异常必定相当于更早的地磁场转向。反过来,若海底扩张的速度是均匀的或可以用其他方法求到,也可以用正负磁异常分布来延长地磁年表。就是用这样的方法,现在的地磁年表已经延长到7600万年以前。
转换断层 海岭不是连续的,而是为一系列水平断裂所割断。海岭沿断裂发生了错动。初看时,这种断裂仅仅是普通的平移断层,但以后发现它们有两个特征。图7的BF和CE是两段海岭,AD是横切海岭的断裂。如果这个断裂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平移错动,则地震活动应当遍布在这个断裂带上。观测表明,地震只发生在海岭上和两段海岭之间的断裂BC上,而在海岭两边的AB和CD段上,则地震很少。另一特点是:沿BC两边的切应力方向如图上所示,这与普通的平移断层的切应力方向恰恰相反。威尔逊(J.T.Wilson)把这样的断层叫做转换断层,它是海底扩张的结果。设图中的着色区是新产生的海底。由图可见,无论断裂错动原来是如何产生的,只要由海岭喷出的新海底向两边扩张,BC段上的切应力必如图上的箭头所示,而不是相反。沿着BA和CD,两边介质的运动是一致的,所以不产生地震。近代由震源机制所测定的应力方向是与转换断层的性质完全符合的,因而给海底扩张的假说提供一个独立的证据。
按照海底扩张的假说,大陆是驮在岩石层上而在软流层上移动的,不存在硅铝层在硅镁层中漂移的问题,这就克服了大陆漂移假说的最严重的困难。
板块大地构造 这个假说是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两个假说的自然引伸。地球的岩石层并非整体一块,而是为一些构造活动带所割裂,形成几个单元,叫做岩石层板块。勒比雄(X.Le Pichon)最早曾将全球岩石层分为6个大板块,即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澳板块和南极板块。这些板块的边界并非大陆边缘,而是海岭、岛弧构造和水平大断裂。除太平洋板块完全是水域外,其余都是海陆兼有。六大板块的划分只是一个初步的方案(图8)。随着研究的进展,划分也就更详细,如提出过一个12个板块的方案。地面上所释放的机械能量绝大部分都是从一些狭窄的活动带释放出来的,而这些活动带也是地震最活动的地方。可以认为地震活动带就是板块相互作用和相对运动的一部分边缘。大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基本就是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
板块由于地下物质对流的带动,由海岭向两边扩张,在岛弧地区或活动大陆边缘沉入地下,通过软流层完成对流的循环。在运动的过程中,各板块是互相制约的,重要的是它们的相对运动。由于板块边界有3种形态,它们之间的作用也有3种形式:海岭地区主要是张力,常造成正断层;岛弧地区主要是挤压,造成逆掩断层;转换断层上的应力主要是剪切,造成平移断层。但是应指出,3种形式不能期望单纯地出现。海沟或是裂谷地区也可能有不小的平移。
板块假说的提出原是为了解释现代的大地构造和地震活动。对以前地质时期的活动,由于缺乏地震标志,所以很难辨认板块的边界。现在的情况是能往前外推多久颇成问题,如果能找到古板块的边界和那里的运动,也许可以外推到新生代或中生代,但能否推到古生代或更早就值得怀疑了。板块的边界在地质年代里是有变化的,这同海底扩张的阶段有关。现阶段的海底扩张何时开始的,尚无定论。有人认为从中生代就已开始,也有人认为是1000万年以前才开始的。当海底以下的对流系统变换位置时,板块的形态也就随之改观了。
板块构造和天然地震 板块的划分和全球地震带的分布是一致的。仔细研究图4就可注意到在对流发散地区,地震带窄,构造较简单;在对流汇聚地区,地震带宽,构造较复杂,深源地震几乎全部发生在这里。在海岭上,地震都是浅源的,活动水平较低,地震也较小,最大不超过7级。在岛弧地区,地震深浅都有,活动水平较高,地震有时很大,最大达到8.9级。在转换断层上,地震是浅源的,最大达到8.4级。
在斐济-汤加地区,震源深度可达到 700公里以上。震源分布在一个倾角约为45°的斜面上,叫做贝尼奥夫带。在这个地区,人们发现地震波在某些方向衰减极小(高Q值),但在另一些方向则衰减较大(低Q值)。图9给出这个地区的Q值分布。衰减小的地区,Q值可达到1000,厚度约为100公里。无震区的Q值仅有150,但当深度达到震源带以下时,Q值又增加。高Q地区的地震波速度也较高。这个情况和板块构造的概念是一致的,高Q地区其实就相当于岩石层。震源带只位于俯冲的岩石层的上部。有人认为震源带是一个深大断裂带,但震源机制的计算表明,在这个带上,最大剪切应力并不与震源面平行。
深地震的成因一直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由于地下几百公里深处的温度很高,弹性断裂的地震成因颇有困难,但深地震所给出的地面初动方向仍显示着象限分布,表明震源不是由于介质的体积突然变化(相变)造成的。这个矛盾可以用岩石层俯冲的概念来解决。岩石层的厚度约有100公里。当它冲入软流层时,层内温度仍然很低,仍然可以产生弹性断裂。岩石层俯冲后,它的上部与软流层接触的部分温度梯度最大,这里也就是地震最易发生的地方。震源不是发生在岩石层的全部,而只发生在它的上部。
美国西部的圣安德烈斯断层是一个板块边界,断层附近时常发生地震。在不同的地段有3种情况:一种是断层有滑动,但无地震;一种是小震频繁,但无大震;第三种是小震不多,但过了相当长的时间间隔后,却发生很大的地震。这个现象可以这样解释:地下深处,两个板块不停地做相对运动。地壳由于本身的强度和弹性可以暂时锁着不动,但最后还是会突然断裂,产生地震。断层上发生无震滑动那一段表明那里只有蠕动或强度极小,对下面的运动无明显的阻力。在地壳强度较大的地段,地壳阻力虽小,但不能积累大量的应变能,所以小震虽可频繁地发生,但不发生大震。在地壳强度极大的地段,地壳可以锁住不动而积累大量的应变能,最终发生大震。这样的地区正是地震预报工作者最应注意的地方。在一个地震活动带上,人们可以在发生间歇性大地震的地区设法估计地层还需增加多少应力才能引起断裂,再用重复测量或卫星测量的方法求得该地区板块运动和应力积累的速度。这样就可以估计该地区需要再经过多少时间才能积累足够的应力而发生断裂和地震。这是有些学者在转换断层上预测地震的一种设想。然而如何实现这种设想,具体的技术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
板块构造与矿产资源 现代矿产资源在地面出露的越来越少了,重要的发现常需要理论上的预测。板块构造假说提供一个新的成矿观点。固定论者认为海、陆基本上是恒定的形态,但新假说则认为海底和大陆都在不停地运动,这就给成矿和储油造成许多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也许就是板块的汇聚和发散。在汇聚地区,岩石层俯冲到大陆或岛弧下面,发生了熔化,产生了含矿的溶液,上升到地面,形成了热水矿床。日本、菲律宾、美洲西部,从地中海到巴基斯坦,有许多硫化矿床都和板块的汇聚带有联系。另一方面,在岛弧与大陆之间的边缘海地区,沉积物中有大量的有机物。那里海水的环流和氧气的更新都受到限制,因而有机物可以积聚起来。这都是生油的有利条件。东海、黄海和南海就是这类地区。
板块的发散边界是新海底产生的地方。在这里海水浸入岩石的裂隙,溶解了由地幔上涌的物质,产生了热水矿床。在红海2000多米的水下,人们发现了极丰富的多金属硫化矿。塞浦路斯的特罗多斯地块的铜矿是很驰名的。这些都是在裂谷地区。在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海岭地区也发现有硫化矿床和锰矿。发散地区也可以给石油的蓄集创造条件,特别是盐丘的形成可能和裂谷有联系。板块假说应用于找矿不过刚刚开始,具体运用还有待发展,但它已给成矿规律提出了新的远景。关于这个问题,古板块的边界占有突出的地位。
存在的问题 新假说自提出后就引起全世界地学工作者的普遍注意,因为它有大量观测数据的支持,并对许多重大的地学问题给出较为满意的解释。但它不是固定不变的教条,因为它提出不久,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和缺点,需要在发展中逐步完善和修订。
首先是板块的驱动力问题,直到现在还未能满意地解决。绝大多数人认为板块的运动是某种形式的对流所带动的(见地幔对流),但具体的过程不清楚。由于地球内部存在着间断面,有人认为对流环是扁的,只在600公里以内循环,这在理论上造成很大困难。不过有关地球内部的结构和流变性质的理论一直在不断地修订。全地幔的对流运动能否存在还不能做出结论。这个问题在80年代的岩石层(圈)计划中列为重要课题之一。
其次,假说初提出的时候,特别强调板块的刚性。板块是作为刚性的整体而运动的,它的变形主要发生在边界。然而观测表明,在大陆内部,岩石层的断裂褶皱是很剧烈的,远不能看为一个刚体。在大陆板块内部,地震活动在个别地区也很强烈,例如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震震中的分布范围相当广泛,与海洋中的板块边界大有不同。所谓的板内构造运动的研究是板块构造假说的一个发展。
第三,两个板块相碰的地方叫做缝合线。印澳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缝合线大多数学者认为是沿着雅鲁藏布江延伸的。早期假说中的缝合线都是在海洋里,只是到了最近才注意到大陆碰撞的问题。这种缝合线都有什么特征还研究得很不够。至少消减带的概念在此地能否应用颇成问题,因为驮着一块大陆的岩石怎样能俯冲到另一块驮着大陆的岩石层下面是很难想象的。唯一的可能似乎是两块大陆之间发生大规模的剧烈挤压,从而导致喜马拉雅山的升起。在挤压的过程中,南北两地块上部的地层互相交叉是不难理解的。在青藏高原上,有些地区可以看到由南向北俯冲的地层,而在另一地区也可看到由南向北仰冲的地层。这与海洋岩石层的消减带是不同的。印澳板块同欧亚板块碰撞,其影响决不限于青藏高原,可以说全部西南亚的现代大地构造格局都打上了这个事件的烙印。
80年代开始的岩石层(圈)动力学和演化计划中有关板块大地构造假说的研究目标有:①定义和解释大陆岩石层与海洋岩石层的重要区别。②直接测量当代板块的相对运动,并发展板块驱动机制的定量的动力模式。③验证板块可以作为刚体单元而运动的假说,并寻求板内大地构造活动和火山活动的解释。④阐明板块沿共同边界相互作用的物理和化学过程。⑤发展岩石层演化的定量模式。
参考书目
傅承义:《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科学出版社,北京,1976。
尹赞勋:板块构造述评,《地质科学》,第1期,56~87页,1973。
李春昱:中国板块构造的轮廓,《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第2卷,第1号,1980。
X.Le Pichon,Plate Tectonics,Elsevier,Amsterdam,1973.
J.T.Wilson, Continents Adri fft and Continents Aground, W.H. Freeman and Company, San Francisco,1976.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