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rustal hydrothermal body
地壳热流体
2) Earth crust heat flow
地壳热流
3) crustal fluid
地壳流体
1.
In this paper,the research achievement of crustal fluid in the program (KTB) and some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fluid studies are briefly introduced.
简要地介绍了德国大陆科学钻探过程中地壳流体的研究成果,以及与流体研究相关的某些问题。
2.
The crustal fluids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geological processes of orogenesis, metamorphism, diagenesis and mineralization during dissolution and migration of fluids in host rocks where it can transfer and exchange material as well as transmit and deliver energy.
地壳流体在主岩溶解和迁移过程中,以搬运和交换物质、传输和释放能量的基本作用广泛影响地壳内部的造山、变质、成岩、成矿等地质作用和过程。
4) lower crust-derived fluids
下地壳流体
1.
The faulting might be attributed to the ascending lower crust-derived fluids after the Late Miocene epoch.
造成断裂分期活动的原因是藏东地区下地壳流体的存在。
5) geothermal fluid
地热流体
1.
Based on the particularity of essential factors of geothermal fluid mineralization,factors controlling the ore forming process,and ore control characteristics,the present paper has systematically analy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allogenesis and crustal evolution process.
依据地热流体成矿作用基本要素的特殊性、成矿控制因素及其控矿特点,对地壳演化运动的成矿控制及其规律性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
6) Crustal and mantle-derived fluids
地壳流体和地幔流体
补充资料:大洋地壳
主要由基性、超基性岩构成,位于大洋盆地下的地壳。简称洋壳。它的特点是地壳较薄而致密,缺失陆壳所特有的"花岗岩层"。洋壳较陆壳年轻,一般不超过2亿年,而大部分陆壳至少为10亿年。
结构特点 对洋壳的探测主要采用人工声源的地震法,有关洋壳各结构层深度、密度和厚度的数据大部分是从地震折射波法探测取得的,洋壳各结构层的划分也主要由地震纵波的速度值而定。近年来,深海钻探计划(DSDP)和海底拖网采样在各结构层的划分和物质组成的认识上提供了许多证据。地震探测表明,正常洋壳的厚度(以莫霍面为下界)为5~10公里,大致可分为三个结构层。各层的特点如下:
层1(沉积层)。 是洋壳中厚度变化最剧烈的结构层。大洋中脊顶部沉积层缺失或零星散布,随着远离大洋中脊而逐渐增厚,局部厚可达3公里左右。一般认为层1的纵波速度值为1.5~3.4公里/秒,由松散沉积物组成。实际上,层1包括了纵波速度值小于层2(<4公里/秒)的所有物质,由1.5~2公里/秒的松散沉积物和2~4公里/秒的半固结与固结沉积物组成,主要有深海钙质、硅质软泥、红粘土以及白垩层和燧石等。
层2(火山岩层)。也称基底层,沿中脊顶部广泛出露,也广布于洋盆其他地方。它的纵波速度值变化较大,随地而异,变动于 3.5~6.5公里/秒之间。但大多数为4.5~5.5公里/秒。其物质成分有过争论,有的认为是火山岩,有的认为是固结沉积物。深海钻探查明,它主要由拉斑玄武岩和部分沉积岩组成。玄武岩常以枕状和席状熔岩形式出现,玄武岩中氧化铝含量偏高,钾含量低(小于0.3%)。层2下部可出现辉绿岩岩床和岩墙。
层3(玄武岩层)。 其纵波速度值和厚度在世界大洋不同地区表现出明显的稳定性。由于层3的厚度较大(近5公里)、分布广泛而稳定,它构成了大洋地壳的主体,故又称"大洋层"。鉴于目前深海钻探尚未达到层3,关于层3的岩石性质,争论较大,一类意见坚持它是蛇纹石化橄揽岩或蛇纹岩;另一类则认为它是由辉长岩等镁铁质火成岩及其变质产物组成。虽然这两种看法都可以解释层3的纵波速度值,但层3的泊松比(0.27)低于蛇纹岩的泊松比(0.38),而接近于镁铁质岩石的泊松比,所以层3是由镁铁质岩石组成的说法得到较多的支持。一般认为层 3主要由辉长岩和角闪岩组成,也不排斥其中可能含有一些橄榄岩类(可经蛇纹石化)。
层3的底面即是构成地壳下界的莫霍面。 此面之下便是超镁铁质岩石组成的上地幔。
成因 板块构造说认为,洋壳形成于大洋中脊轴部,并从脊轴处向外运移,经过深洋盆,最后在海沟处向下俯冲并消亡于地幔之中。洋脊之下的原始地幔物质部分熔融,分异出玄武质岩浆,从而组成洋壳的层3。部分岩浆上升,喷出地表,冷凝成枕状或席状玄武岩,构成了层2。层 1则是海底在扩张过程中逐渐接受沉积的产物。这些岩石可遭受轻微蚀变,较深部可出现绿片岩相以至角闪岩相变质作用。洋壳之下是玄武岩浆分异以后残留下来的超镁铁质橄榄岩。
参考书目
R.W.Raitt,The Crustal Rocks,M.N.Hill,ed,TheSea,Vol.3,Wiley-Interscience,New York,1963.
结构特点 对洋壳的探测主要采用人工声源的地震法,有关洋壳各结构层深度、密度和厚度的数据大部分是从地震折射波法探测取得的,洋壳各结构层的划分也主要由地震纵波的速度值而定。近年来,深海钻探计划(DSDP)和海底拖网采样在各结构层的划分和物质组成的认识上提供了许多证据。地震探测表明,正常洋壳的厚度(以莫霍面为下界)为5~10公里,大致可分为三个结构层。各层的特点如下:
层1(沉积层)。 是洋壳中厚度变化最剧烈的结构层。大洋中脊顶部沉积层缺失或零星散布,随着远离大洋中脊而逐渐增厚,局部厚可达3公里左右。一般认为层1的纵波速度值为1.5~3.4公里/秒,由松散沉积物组成。实际上,层1包括了纵波速度值小于层2(<4公里/秒)的所有物质,由1.5~2公里/秒的松散沉积物和2~4公里/秒的半固结与固结沉积物组成,主要有深海钙质、硅质软泥、红粘土以及白垩层和燧石等。
层2(火山岩层)。也称基底层,沿中脊顶部广泛出露,也广布于洋盆其他地方。它的纵波速度值变化较大,随地而异,变动于 3.5~6.5公里/秒之间。但大多数为4.5~5.5公里/秒。其物质成分有过争论,有的认为是火山岩,有的认为是固结沉积物。深海钻探查明,它主要由拉斑玄武岩和部分沉积岩组成。玄武岩常以枕状和席状熔岩形式出现,玄武岩中氧化铝含量偏高,钾含量低(小于0.3%)。层2下部可出现辉绿岩岩床和岩墙。
层3(玄武岩层)。 其纵波速度值和厚度在世界大洋不同地区表现出明显的稳定性。由于层3的厚度较大(近5公里)、分布广泛而稳定,它构成了大洋地壳的主体,故又称"大洋层"。鉴于目前深海钻探尚未达到层3,关于层3的岩石性质,争论较大,一类意见坚持它是蛇纹石化橄揽岩或蛇纹岩;另一类则认为它是由辉长岩等镁铁质火成岩及其变质产物组成。虽然这两种看法都可以解释层3的纵波速度值,但层3的泊松比(0.27)低于蛇纹岩的泊松比(0.38),而接近于镁铁质岩石的泊松比,所以层3是由镁铁质岩石组成的说法得到较多的支持。一般认为层 3主要由辉长岩和角闪岩组成,也不排斥其中可能含有一些橄榄岩类(可经蛇纹石化)。
层3的底面即是构成地壳下界的莫霍面。 此面之下便是超镁铁质岩石组成的上地幔。
成因 板块构造说认为,洋壳形成于大洋中脊轴部,并从脊轴处向外运移,经过深洋盆,最后在海沟处向下俯冲并消亡于地幔之中。洋脊之下的原始地幔物质部分熔融,分异出玄武质岩浆,从而组成洋壳的层3。部分岩浆上升,喷出地表,冷凝成枕状或席状玄武岩,构成了层2。层 1则是海底在扩张过程中逐渐接受沉积的产物。这些岩石可遭受轻微蚀变,较深部可出现绿片岩相以至角闪岩相变质作用。洋壳之下是玄武岩浆分异以后残留下来的超镁铁质橄榄岩。
参考书目
R.W.Raitt,The Crustal Rocks,M.N.Hill,ed,TheSea,Vol.3,Wiley-Interscience,New York,1963.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