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固体的光学性质
1)  Optical property in solids
固体的光学性质
2)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olids
固体的力学性质
3)  solid state chemical property
固体化学性质
4)  optical solid
光学固体
5)  optical property of water bodies
水体光学性质
6)  optical properties of semiconducters
半导体光学性质
补充资料:固体非线性光学性质


固体非线性光学性质
nonlinear optical character in solid

  固体非线性光学性质nonlinear optical charac·ter in solid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物质以非线性方式响应入射辐射场所表现的特性。当辐射场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可以引起物质极化强度尸发生变化。在通常情形下,P仅与辐射场强度E的一次幂项有关,此时物质的折射率、吸收系数等物理参数均与入射光强无关,在物质中传播的光波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由此而产生的各类现象称线性光学现象。当激光出现后,其相干电磁辐射场功率密度可达10‘ZW/c mZ,相应的电场强度可与原子的库仑场场强(一3x10sV/m)比较。由此而引起的物质极化强度不仅与辐射场的一次幂项,而且与二次、三次甚至更高次幂项有关。此时极化强度与场强间的关系为三次极化系数,它们都是张量。 研究简史电光效应的发现较早,也属于非线性光学范畴,但非线性光学的发展却起源于激光问世之后。1961年P.A.弗兰肯(Franken)等首先观察到光学倍频现象。他们用红宝石激光作用于石英晶体,获得频率为红宝石光频率2倍的相干辐射。1962年N.布洛姆伯根气Bloembergen)等对上述现象进行了理论解释,指出在描述光场与介质相互作用的麦克斯韦方程中,如果考虑由二次非线性项引起的极化强度,就可以很容易解释弗兰肯等人观察到的倍频现象,从而奠定了非线性光学的理论基础。此后,非线性光学研究获得了飞速发展,相继发现了倍频、和频、差频和参量振荡与放大等二次非线性光学现象。1965年P.D.马克(Makar)和R.W.特休恩(Terhune)用红宝石激光照射苯溶液,发现其折射率随入射光强而改变,称光克尔效应。随后,J.工格里岑(Gerritsen)首先实现了光学位相共扼。指出,若两束入射光在介质中相干而形成光强的周期调制,由于光克尔效应使介质折射率也发生周期改变而形成折射率光栅,则另一束探测光经该光栅衍射就形成位相共扼信号光,证实了三次非线性光学现象的存在。可以证明,在具有无反演对称的晶体中才能产生二次及其偶次非线性光学效应,而三次非线性光学效应可以在所有的介质中存在。 二次非线性光学效应与x(2)有关的一些效应。这些效应有二次谐波x(2)(2田,砂,田)、和频x(2)(必1+田2,臼1,砂2)、差频x(2)(田2一田1,一田1,田2)、参量过程x(2)(必,士田2,必1,士山2)、电光效应(普克尔效应)x(2)(田,田,o)和光整流x(a)(。,砂,一动。这些效应仅产生在无反演对称的介质中。由于参与这类过程需由3个光波相互作用,所以又称三波混频。 考虑非线性极化强度尸二x(2)E2,在非线性晶体中两个入射波(叻,晓)混合产生一个偏振的极化波,其频率是两个入射波频率的和或差。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