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astal zone
临海地带
1.
In processe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Chinese coastal zone is a representative for the spatial structures change, which are undergoing these stages from the seeds of modern industry to nowadays.
中国临海地带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其经济空间结构表现为自近代工业萌芽时的双港结构演变为现在的多核心多组密集带状结构 ,经济发展重心经历了由南向北 ,再由北向南的的转移。
2)  Linhai
临海
1.
A study on the tourism fuction of Linhai State Geo-park in Zhejiang Province;
试论浙江临海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功能
2.
Lion Dance and Drum Music",a kind of folk percussion ensemble music in Linhai,Taizhou,has a long history,but faces with the risk of lost.
台州临海的民间音乐"狮子锣鼓",是一种以打击乐器为主的器乐合奏形式,有悠久的历史,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3.
The paper examines the time when Records of Special Land and Water Species in Linhai and its author.
考辨了《临海水土异物志》的成书时间和作者,对世界首部台湾古文献的探讨,有益于对台湾地方史研究和海峡两岸学术交流。
3)  coastal boundary
临海边界
4)  Linhai City
临海市
1.
Region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Planning of Linhai City;
浙江省临海市水土保持规划编制研究
2.
A Survey of the Sports Activities in Major Communities of Linhai City;
临海市主要社区体育活动调查报告
3.
Based on analyzing a synthetical system of city leisure life suitability indexes which included 5 criteria at the second level and 10 criteria at the third level,with a case Study of Linhai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som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help the city leisure life development.
该文以城市休闲场所构成为依据,选择城市休闲适宜性评价指标要数,构建了综合性评价模型,并以浙江省临海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5)  costal building
临海房屋
6)  sea front building
临海结构
参考词条
补充资料:海地
海地
Haiti
    位于美洲中部加勒比海北部海地岛西部的共和国。全称海地共和国。面积2.74万平方千米,人口690万(1993)。黑人占90%,其余为混血人和白人后裔。官方语言为法语和克里奥尔语,90%的居民使用克里奥尔语。80%的居民信奉天主教,5%的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农村中盛行伏都教。首都太子港。
   
   

海地国旗  国徽

海地国旗 国徽


   东界多米尼加共和国,南临加勒比海,北濒大西洋,西与古巴和牙买加隔海相望。海岸线长1080多千米。全境75%为山地,仅沿海和沿河有狭窄平原。拉萨尔山海拔2680米,为全国最高峰。阿蒂博尼特河是境内的主要河流,河谷地为海地重要农业区。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
   
   

地图:海地

地图:海地


   
   海地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1492年C.哥伦布首航美洲时发现海地岛。1502年该岛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697年西班牙同法国签订《勒斯维克条约》,将该岛西部割让给法国,定名为法属圣多明各。东部仍属西班牙。1790年海地爆发反抗法国和西班牙殖民统治的黑人大起义(见海地革命)。1804年1月1日海地独立。1915~1934年美国武装占领海地。1957年9月~1986年2月杜瓦利埃家族对海地实行长达29年的独裁统治。1990年12月16日,阿里斯蒂德当选总统,成为海地自1804年独立以后第一任民选总统。阿里斯蒂德就任后宣布对包括军队、法院和政府部门在内的腐败机构进行整顿,引起军人和上层社会的不满。1991年9月,武装部队总司令L.塞德拉斯发动政变,推翻阿里斯蒂德政府并驱逐总统出境。阿里斯蒂德流亡美国。1993年7月,阿里斯蒂德与塞德拉斯在纽约达成协议,但军方无意执行。1994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直接出兵干涉的决议,美国军队登陆海地,阿里斯蒂德又回海地。
   1987年3月通过的宪法规定行政权由总统、总理和两院制议会分享。议会分参、众两院。1990年12月组成的议会有参议员27人,众议员83人。1991年10月推翻民选总统J.-B.阿里斯蒂德后,J.内雷泰出任临时总统。1994年2月,马尔瓦任内阁总理。在1995年12月17日举行的大选中,普雷瓦尔当选总统。1986年8月,海地全国执政委员会颁布法令,承认创建者不少于20人,支持者不少于2000人的政党为合法政党。从此,许多政党和政治联盟相继成立,主要政党有:全国进步民主联盟、国民大会党、民主团结联盟、争取改革和民主全国阵线、全国协商阵线、民主运动大会国民委员会等。
   经济以农业为主,是拉丁美洲最贫穷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4.79亿美元(按1990~1992年平均价格计算)。货币为古德。汇率为19.09古德兑1美元(1994年)。主要矿藏资源有铝矾土、金、银、铜、铁等,其中铝矾土储量较大。还有一些林业、渔业资源。工业基础薄弱。工业集中在太子港,主要有来料加工、纺织、制鞋、制糖、建筑材料等。粮食不能自给。主要农产品有咖啡、棉花、可可、大米、玉米、高粱、香蕉等。旅游业收入是海地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主要名胜有H.克里斯托夫城堡。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1989年公路长3200千米。有铁路240千米,只用于运输甘蔗。海地航空公司于1969年成立。有一座现代化机场。主要海港有太子港和海地角。
   
   

海地拉非利尔城废墟

海地拉非利尔城废墟


       

首都太子港远眺

首都太子港远眺


   
   主要贸易对象为美国,其次是加拿大、欧洲共同体国家和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主要进口食品、石油、油脂、化工产品、机械、车辆等;主要出口咖啡、可可、香精油、食糖、剑麻等。1990年海地获双边援助1.173亿美元(其中美国提供0.5亿),获多边经济援助0.719亿美元(其中国际开发协会提供0.13亿)。
   法律规定6~12岁儿童享受免费义务教育,但只有20%的儿童完成小学教育。主要报纸有《晨报》、《新世界》、《信使报》和《全景报》。官方通讯社为海地通讯社。全国有12家广播电台、两家电视台。
   1977年海地曾宣布实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12海里领海。1991年初阿里斯蒂德出任总统后表示愿同更多的国家发展关系,并多方寻求国际援助。同年9月军人政变后,许多国家发表声明谴责。第四十六届联大一致通过决议,呼吁立即恢复阿里斯蒂德的总统职权。1994年7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授权组建多国部队,采取包括武装干预在内的一切手段恢复阿里斯蒂德总统的权力。
   海地与美国关系密切。阿里斯蒂德当政后曾多次同美驻海地大使会晤,寻求美国的支持和援助。1990年美国向海地提供了6000万美元的经济援助。1991年9月军人政变后,美国发表声明谴责政变,要求恢复阿里斯蒂德的总统职权。1994年解决海地危机中,美国发挥了重大作用。1990年,阿里斯蒂德出任总统后,海地与拉美国家的关系有了发展。委内瑞拉总统佩雷斯表示以优惠价格向海地出口石油,并向新政府提供药品和粮食等紧急援助物资。1991年4月,里约集团通过了向海地提供支持的波哥大决议,但海地军人政变后,里约集团严格执行美洲国家组织对海地实行经济和贸易制裁的决定。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