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有毒甲藻
1)  toxic benthic dinoflagellate
有毒甲藻
1.
Growth of a toxic benthic dinoflagellate was tested under a series of factors in batch culture.
1 998年 5— 9月 ,通过培养实验 ,研究了海洋底栖性有毒甲藻Cooliamonotis人工培养生长所需的理化条件。
2)  potentially toxic algae
有毒藻类
1.
The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potentially toxic algae and bio-toxin in Changjiang Estuary;
长江口赤潮多发区潜在有毒藻类和赤潮毒素的初步调查
3)  toxic strain
有毒藻株
4)  Toxic algal-bloom-forming
有毒藻华
5)  toxic algae
有毒赤潮藻
1.
Harmful effects and detection of toxic algae and their algal toxins;
有毒赤潮藻及其毒素的危害与检测
6)  Brevetoxin PbTx-2
短裸甲藻毒素PbTx2
补充资料:薄甲藻属
薄甲藻属
Glenodinium

   甲藻门薄甲藻科的一属。植物体为单细胞,球形、卵形、圆锥形 ;横断面椭圆形或肾形 ,横沟环状或呈螺旋状环绕,将植物体分为上 、下锥部 ,位于腹面的纵沟明显。胞壁薄,整块或由大小不等的多角形板片组成 ,板片平滑、具点纹、线纹或乳头状突起;下壳的板片数目恒定。纵沟和横沟中各具1条鞭毛。色素体多数,圆盘形、卵形,呈金黄、黄绿、褐色;少数种类无色素体。具或不具眼点。具一个间核型细胞核(见图)。常见的繁殖方法是细胞纵分裂;有时也产生球形、卵形、多角形、具硬壁的休眠孢子。有性生殖罕见。全世界约数十种,均为浮游种类,生长在海水和淡水中。中国淡水中常见有 2 种。本属的种类是水生动物的饵料。在中国西藏南部海拔4200米的冰川小湖中,一种光薄甲藻曾大量生长,使湖水中上层形成血红色、条带状的赤潮。
    
   

光薄甲藻

光薄甲藻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