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头序赤车
1)  Pellionia cephaloidea W. T. Wang
头序赤车
2)  Pellionia Gaudich. sect. Elatostematopsis W. T. Wang
头序赤车组
3)  Pellionia radicans (Sieb. & Zucc.) Wedd
赤车
4)  Pyrrhura rhodocephala
赤头鹦哥
5)  Pellionia
赤车属
1.
Notes on Pellionia and Elatostema(Urticaceae) in Southeastern Yunnan;
云南东南部赤车属和楼梯草属研究随记
2.
Taxonomic Notes on Four Species of Pellionia (Urticaceae);
赤车属 (荨麻科 )四种植物的订正
6)  Pellionia pauciflora W. T. Wang
少花赤车
1.
Based on a study of the type specimen of Pellionia pauciflora W.
根据对少花赤车PellioniapaucifloraW 。
补充资料:赤车使者
【通用名称】
赤车使者
【其他名称】
赤车使者 (《雷公炮炙论》)
【异名】
小锦枝(《雷公炮炙论》),半边山、半边伞、到老嫩(《贵州民间药物》),细水麻叶、石边采、小白沙(《湖南药物志》)。
【来源】
为荨麻科植物赤车使者的全草。
【植物形态】
赤车使者,又名:大楼梯草。 多年生草本。茎斜生,高30~40厘米。叶互生,叶片斜长椭圆形或斜倒卵状长椭圆形,先端尖锐,带尾状,基部半圆形,边缘中部以上每侧有5~10余个粗锯齿,侧脉5~9对;无柄。花雌雄异株,聚伞花序常攒集成头状;雄花7~10朵簇生,花序有柄:雌花8~12朵簇生,花序无柄;总苞片披针状线形;萼片4;雄蕊4;子房上位,1室,柱头呈毛笔头状,一簇。瘦果细小,卵形。花期夏季。 生于溪谷间阴湿地。分布我国中部各地。 本植物的根茎(赤车使者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
春、夏采取,洗净,晒干或鲜用。
【性味】
《贵州民间药物》:"性平,味微苦,无毒。"
【功用主治】
治痢疾,风湿痛,黄疸,水肿,无名肿毒,骨折。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2~3钱。外用:捣烂和酒揉擦。
【选方】
①治红白痢疾:半边山(生者)五钱,捣烂泡酒,兑淘米水服。每次服一杯,每日服二次。(《贵州民间药物》) ②治风湿疼痛:半边山一把,捣烂兑烧酒,揉擦痛处。每早晚揉擦一次。(《贵州民间药物》) ③治黄疸:赤车使者七钱五分(干者),煮鸭蛋二枚,兑甜酒服。(《湖南药物志》) ④治水肿:赤车使者三钱,商陆二钱,茅根二钱,钩藤二钱,夏枯草二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⑤治无名肿毒:半边山一把,和甜酒捣烂敷患处。(《贵州民间药物》) ⑥治骨折:半边山、小马蹄草等分。捣绒,加酒糟炒热包伤处,一日一换。(《贵州民间药物》)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