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MF雷达观测
1)  MF radar observation
MF雷达观测
2)  MF radar
MF雷达
1.
Data obtained from Wuhan MF radar in winter of 2001 are used to study the quadratic nonlinear interactions between tides in lower thermosphere.
采用武汉(30°N,114°E)MF雷达在2001年冬季的风场观测数据研究中纬度低热层大气潮汐之间的二阶非线性相互作用。
2.
Wind measurements obtained from Wuhan/China MF radar during winter 2001 are used to study the phas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idal horizontal winds in lower thermosphere.
采用武汉(30°N,114°E)MF雷达在2001年冬季的风场观测数据研究中纬度低热层大气潮汐水平风分量之间的相位关系。
3.
In this paper, the behavior of the electron density between the height of 66 and 80km observed by MF radar at Waknnai station (45.
利用MF雷达观测资料对X级别耀斑爆发期间在66—80 km高度之间的电子密度进行了研究,观测到了耀斑爆发期间电子密度的突然增加,在较低高度上的电子密度的时间变化趋势与耀斑的软X射线辐射通量相关。
3)  Radar observation
雷达观测
4)  space radar
观测雷达<火>
5)  RO (Radar Observer)
雷达观测员
6)  ground-based radar observation
地基雷达观测
补充资料:流星的雷达观测
      1945年开始利用雷达来观测流星。1946年英国的洛弗尔首次用雷达方法观测到流星雨。这种观测方法主要是利用流星(电离)余迹对无线电波的散射来实现的。雷达接收到流星余迹反射的无线电回波时,就会在荧光屏上出现一个亮点,或者在连续拍照的胶卷上记录下距离随时间或回波幅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经分析研究,就可得到流星出现的数目、距离、高度、方位、速度以及流星体的质量等有关资料。流星的雷达观测方法不受昼夜、晴雨和云雾的影响,这一点比目视和照相方法优越。因此,从五十年代起,这种方法就成了观测流星的主要手段。
  
  雷达观测流星用的无线电波长,一般约为1~8米(波长小于1米的电波能直接穿过流星余迹,而波长大于8米的电波则受到余迹散射而产生衍射)。当雷达的天线波束垂直于流星余迹时,就可接收到大多数流星的回波。如果雷达波束很窄而且方向已知,就可测定流星余迹的最近点。对于流星群中的流星,根据单个窄波束雷达在各个方向上的一系列观测,可以求得辐射点的赤经和赤纬。利用流星余迹散射电波形成的衍射图形(反映在回波幅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上)和流星余迹的相应距离,可以测定流星的速度。
  
  多年来的观测表明,用雷达方法发现了用其他方法不能发现的许多白昼大流星雨(即流星群),还排除了以前对于某些流星来自星际空间的猜想,完全肯定了所有流星体都是太阳系成员,并且提供了在流星出现高度(约 80~120公里)的大气层中的风速、风向、气压以及离子复合率等高空大气物理资料。近年来使用多站雷达-电视系统的同时观测,得到更广泛更精确的流星体物理资料,这对于了解这些小天体在太阳系起源和演化上的作用很有意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