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akoram range
亦作k'a-la-k'un-lun shan。中亚细亚大山脉,从阿富汗最东部向西南延伸约480公里(300哩)。为世界上高山和高纬度之外最长的冰川最集中的地方。塔吉克、中国、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印度的边界全都辐辏於这一山系之内,赋予这一僻远的地区巨大的地缘政治意义。「喀喇昆仑」缘自突厥语族「黑石」或「黑山」一词的音译,出现在19世纪初的英语作品中。
自然特徵
(1)地形。该山由一组平行的山脉和几条支脉组成。仅中部是磐石山脉。这一山系的宽度约为241公里(150哩);如果最东面的延伸部分——西藏高原的羌臣摩和班公山区——包括在内,长度就从480公里(300哩)增加到800公里(500哩)。喀喇昆仑群山的平均海拔约为6,100公尺(20,000呎),有4座山峰超过7,900公尺(26,000呎);最高峰k2峰(亦称戈德温奥斯汀峰、达普桑峰〔dapsang〕或乔戈里峰〔chogori〕)高达8,611公尺(28,251呎),为世界第二高峰。
地形以巍峨的山峰和陡峭的山坡为特徵。南坡长而陡,北坡陡而短。绝壁和塌磊(大块落石的巨大堆积)占据了广阔区域。在山间峡谷中,乱石斜坡广泛出现。横向山谷通常有狭窄、深邃、陡峭山涧的气象。
(2)冰川和水系。该山脉由於极为高峻而产生巨大的冰川作用,在较为潮湿的南坡尤其如此。该山脉的南坡雪线在海拔4,694公尺(15,400呎)开始;冰川向下延伸2,896公尺(9,500呎)。在北坡,这些数字分别是5,913公尺(19,400呎)和3,536公尺(11,600呎)。冰川往往结合起来,形成复杂的冰川系统,不仅占领山谷,而且盘据分水岭。冰川季节性消融在南坡引起严重洪水。古代冰川作用的痕迹在2,591∼2,896公尺(8,500∼9,500呎)的高度显而易见。
喀喇昆仑山脉是印度河与塔里木河水系的分水岭。河道的形成,主要发生在高海拔带,季节性和永久性积雪及冰川的融水,为河流的主要水源。被称为石面的碎石粉沫悬浮水中,使得冰川融水混浊。山间河道的石面和被侵蚀物质,还使得印度河具有最高的悬浮沉积物负载,超过了其他任何主要河流。地表水聚集在塌磊之中,终年不断地向河流供水。在冬季则形成巨大的冰层。
(3)气候。该山脉的气候主要是半乾旱和十足大陆性的气候。南坡因受到来自印度洋季风的影响而湿润,但北坡却极为乾燥。在山坡的底部和中部,雨雪量少;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00公釐(4吋)。在超过4,877公尺(16,000呎)的高度,降水总取固态形式,然而,即使高度再降低一些,6月雪也属常见。在约5,700公尺(18,700呎)的高度,在最暖月的平均温度低於0℃(32℉),在海拔3,900∼5,700公尺(12,800∼18,700呎)之间,温度低於10℃(50℉)。稀薄的空气、强烈的太阳辐射、强风和日温差,是这一地区独有的气候特徵。高海拔雪原的极端状况会形成融雪圆丘。向上运动的风促成广泛的风蚀。
(4)动植物。在低处的山谷中,几乎所有繁茂的植被都是人为的(即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山中地面岩层上面的沃洲,得到错综复杂的灌溉渠道从正在融化的冰川引来的水流的浇灌。乾燥多石的低坡仅有不连续的牧区,但广阔起伏的牧场散布於高峰。
当地人特别是边疆驻军的狩猎,已经造成山中野生动物的严重死亡。马可•波罗绵羊现在东帕米尔繁殖,然後迁徙到西喀喇昆仑山脉。拉达克东方盘羊分布在东部较为平坦的高山,而西伯利亚高地山羊和捻角山羊(两者均为野山羊)盘桓於岩坡。棕熊、猞猁和雪豹是濒危物种。巴基斯坦红其拉甫(khunjerab)国家公园与毗邻的中国塔什库尔干自然保护区成了高山动物的避难所。在东部边际,骞驴和其他几种野生有蹄动物,包括少数野生犛牛,在荒凉的高原上徜徉。大型猛禽,特别是喜马拉雅秃鹰、髯鷲和金雕,翱翔在山风的上升气流之中。
居民
该山脉的人口集中在3个城镇——巴基斯坦的吉尔吉特和斯卡都与印度拉达克地区的列城——以及整个地区的坐落在石坡或湍流边的小村庄。多数山区居民是伊斯玛仪派(七伊玛目派)或十二伊玛目派的什叶派穆斯林。藏传佛(或喇嘛)教盛行於拉达克。在北部,乾燥得多的喀喇昆仑山坡下降成为中国塔里木盆地周围的绿洲,人口密度很低。
经济
产粮农业和畜牧业为地方经济的主体。农作物限於小麦、大麦、甜荞麦和苦荞麦、玉蜀黍、马铃薯及豆类。果木,特别是杏和胡桃,曾是当地重要食品来源。在到2,134公尺(7,000呎)为止的低坡,生长期足够两熟。在这样的高度,白昼温暖,夜晚凉爽,空气明净;然而,如果没有交错的灌溉设施,这一地区的乾燥会使人们无法耕种。此种灌溉设施是这里所有居住区的一个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