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北平研究院
1)  National Academy of Peiping
北平研究院
1.
Researches in the Institute of Radium of National Academy of Peiping;
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的研究工作(1932—1948年)
2.
Twenty Years of the Institute of Botany of National Academy of Peiping;
北平研究院植物学研究所的二十年
3.
A Study on the History Institute of National Academy of Peiping;
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初探
2)  National Institute of Beiping
国立北平研究院
1.
Meanwhile it introd uces National Institute of Beiping.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的建立,是南京国民政府在促进科技现代化上所作的努力之一,它以行政拨款、建立科研机构的方式,集中当时中国科技界精英,在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考古等方面进行攻关,取得了不少世界级水平的成就。
3)  Beiping Yanjiuyuan Shixue Yanjiuhui
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
4)  Study on the Academy of Classical Learning of Northern Song Dynasty
北宋书院研究
5)  yɑn'ɑn pingju yɑnjiuyuɑn
延安平剧研究院
6)  Research Journal of Hebei Agricultural College
《河北农学院研究专刊》
补充资料: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
      中国现代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机构。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的前身。1929年11月该会在北平成立时,即设有考古组,主任是徐炳昶(旭生)。1934年正式设立史学组,顾颉刚为主任。
  
  史学研究会从事田野考古的人员,除徐炳昶外,先后有常惠、何士骥、苏秉琦、白万玉、孙文青等。工作项目主要有:1930年春与北京大学考古学会、古物保管委员会合作,对燕下都遗址的发掘;1933~1935年,对关中地区史前和周秦时期遗址的调查,以及在宝鸡发掘斗鸡台周墓,在西安发掘唐中书省遗址(获宋吕大防刻唐大明、兴庆两宫图残石)。另外,还曾对河北邯郸附近的响堂山石窟作过详细的勘察。这些考古工作的成果,已经出版的有苏秉琦著《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和《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图说》,何士骥著《石刻唐太极宫暨府寺坊市残图大明宫残图兴庆宫图之研究》(1935),何士骥、刘厚滋合编《南北响堂及其附近石刻目录》(1936)。
  
  1936年在研究会的基础上建立史学研究所,由徐炳昶任所长。抗日战争期间,所址迁往昆明,后仍迁回北平。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11月由中国科学院接收。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