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aleo-karst
古喀斯特
1.
On the basis of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indoor integrated study,the authors present various evidence of the paleo-karst land - forms on top of the Maokou Formation,including rugged ancient erosion sur.
作者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室内综合研究首次系统地厘定上扬子西部茅口组顶部的古喀斯特地貌,其形态多种多样,包括起伏不平的古剥蚀面、溶蚀洼地、溶斗、峰林、溶丘、洞穴以及洞穴充填物和古剥蚀面上红壤土。
2)  Harqin in Inner Mongolia
内蒙古喀喇沁
1.
In this work reported are cascadites discovered in a volcanic neck at Heilongtan of Harqin in Inner Mongolia, whose K-Ar isotopic age is 124 Ma.
本文报道的是在内蒙古喀喇沁黑龙潭火山颈中发现的橄辉云煌岩,其K-Ar同位素年龄为124 Ma。
补充资料:古喀斯特

地质时期形成的喀斯特,后因地理环境改变,或受其它营力破坏而成为残留形态,或被以后的沉积层覆盖而呈埋藏状态。第三纪古喀斯特普遍见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北侧。包括中国西藏地区在内的广大地带,当时处于古地中海北岸的湿热气候环境,在碳酸盐岩分布区宜于发育热带型喀斯特。第三纪晚期以来的强烈地壳运动,使这一地带变为高山、高原。青藏高原现已隆升至海拔4500米左右,气候转为寒冷干旱,冰缘作用盛行,第三纪古热带喀斯特也随之被抬升到海拔3000~5200米,并不断受到寒冻风化和剥蚀,目前仅残存矮小的峰林、孤峰、石芽,溶洞、竖井、穿洞多遭破坏或掩埋。古喀斯特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认识喀斯特发育规律和重建古地理环境,而且对于工程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