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高寒植被
1)  alpine sparse vegetation
高寒植被
1.
A total of 13 plots were set along a transect from the altitude of 5176 m to 5390 m in Pushila, Everest-Choyu region, Tibet, to investigate community structure of alpine sparse vegetation and effects of micro-topography.
在西藏定日县珠穆朗玛峰 -卓奥友峰附近的普士拉地区的一山坡上 (海拔 5 176 - 5 390m) ,设置 13个样方 ,进行群落调查、小地形测定和土壤剖面调查 ,分析该地区高寒植被的群落特征及其与小地形的关系。
2)  Alpine meadow vegetation
高寒草甸植被
3)  altifrigetic subnival vegetation
高寒冰缘植被
1.
The altifrigetic subnival vegetation and eco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t the source area of Urmuqi river were investigated,the adaptive properties and ecological countermeasures of subnival plants in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and reproductive ways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对乌鲁木齐河源区高寒冰缘植被进行了调查和生态环境分析。
4)  high and cold vegetation area in southern Qiangtang
南羌塘高寒植被区
5)  Alpine plants
高寒植物
1.
The soluble sugar and proline contents,and the MDA,SOD,POD activities in the leaves of several perennial alpine plants,and th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nts during their growth were studied.
结果表明:矮嵩草Kobresiahumilis、垂穗披碱草Elymusnutans和黑褐苔草Carexatro-fusca叶中的可溶性糖含量随着生长期的进程而增加;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表现各异,其中在各生长期,垂穗披碱草的脯氨酸含量均高于矮嵩草和黑褐苔草,并在草盛中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3种高寒植物叶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随着生长季和气温的变化而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3种植物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表现出随生长期和气温变化而改变的趋势,但黑褐苔草的2种膜保护酶活性最高,垂穗披碱草的次之,矮嵩草最低。
6)  psychrophyte ['saikrəu,fait]
高寒植物
1.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Veronica ciliate,as a psychrophyte from Northwest China;
西北高寒植物长果婆婆纳的化学成分
2.
Study on the Ecological Niche of Psychrophyte Rhodiola fasitiata Population
高寒植物长鞭红景天种群生态位研究
补充资料:川西高寒草原
川西高寒草原
川西高寒草原

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所说的川西包括了雅安及西边的甘孜藏族自治州,是一条民族迁徙的走廊,也是自古以来汉藏彝等民族交流通商的要道所在地,也是世人寻找的香格里拉核心区。笔者在2002年出版的《香格里拉之旅》中曾为康定取了一个名字叫香格里拉之门,进了康定,香格里拉就不再遥远。

自汉朝起,茶叶和马匹就是汉藏地区重要的交易商品,其路线是:成都→临邛(今邛崃) →雅安→严道(今荥经) →翻过大相岭至旄牛县(今汉源县)渡过大渡河到达磨西和木雅草原(今塔公、新都桥一带),然后从川藏南路或北路去到西藏青海或者尼泊尔,这就是世所闻名的茶马互市,其所经道路被史家和学者命名为茶马古道,为这一道路命名的是云南学者李旭先生,他曾花了5年的时间重走了茶马古道。

沿古道行进是一件颇有历史意义的旅程,除少部份路藏于山中被弃用,大部份路段便是今天公路所在。

川西高原与成都平原的分界线便是今雅安的邛崃山脉,山脉以西便是川西高原,二郎山两边虽相隔数十千米却有着大相径诞的气候,很多时候东面阴雨绵绵而二郎山以西却是丽日晴天。如果要深入体验康藏文化与风情,那最好是去到关外,所谓关外是康巴人对于自然地理的一个表述,也就是出康定往北翻过高高的折多山便是到了关外。关外是更为雄奇俊美的天地,草原辽阔,雪山高耸,牧歌悠扬,蓝天下是盛开的喜悦的心灵之花。

川西高原的主体民族除雅安有大量的汉族外,其余大部份居民是康巴藏族。藏族在形成过程中历经数百年的岁月,至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藏族人们也就是在那时成为一个有共同文字与信仰的民族。这个伟大的民族在雪域高原生生不息的繁衍,创造了灿烂的藏族文化,但由于山高路险加上当时各部族与种姓间有一些土著语言,因而在藏语发音上有很大区别,故而依据方言的不同,藏族分为拉萨方言区、安多方言区和康方言区,甘孜藏族自治州大部份便属于康方言区。

康方言区的人自称康巴,巴中康方言里的意思与汉语的人大致相同。民间流传着一句著名的话:“康巴人能走路就会跳舞,能说话就会唱歌。”走进川西高原将会是一次歌舞之旅。

川西高原上群山争雄、江河奔流,长江的源头及主要支流在这里孕育古老与神秘的文明,大渡河、雅砻江和金沙江带着雪山草地的气息由北向南流淌。由青藏高原山脉的走向也大至由北向南延伸,在地理上我们一般将这一地带称作横断山区。关于横断山区我会在地理一节中会作专门讲述。地理与气候原因促成了这一方土地独特的景观和复杂的高原气候,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真实写照。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