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空值处理
1)  processing empty value
空值处理
1.
Research on the method of processing empty value based on generalized naive Bayes classifiers;
基于广义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空值处理方法
2)  threshold [英]['θreʃhəʊld]  [美]['θrɛʃhold]
阈值处理
1.
Three schemes were used to shrink the wavelet coefficients,namely hard-thresholding,soft-thresholding,and a tradeoff between soft-thresholding and hard-thresholding.
选用具有较好紧支性和正交性的Daubechies小波,对图像进行2D小波变换,并在对各层小波系数阈值处理时采用了软硬阈值方法以及改进的软硬阈值折衷方法。
3)  thresholding
阈值处理
1.
A New Method to Suppress Cross-Terms of WVD via Thresholding Superimposition of Multiple Spectrograms;
首先对多幅具有不同时-频分辨率的谱图进行叠加,然后对叠加结果进行阈值处理,确定WVD自项在时频平面的支撑区域。
2.
On Suppressing Cross-terms in WVD Via Thresholding Superimposition of Multiple Spectrograms;
频分辨率的谱图进行叠加,然后对叠加结果进行阈值处理确定WVD中自项在时频平面的支撑区域。
4)  data processing
数值处理
1.
Furthermore, data processing algorithms are also studied in order to reduce the general unknown random errors.
分析了电参量测量中随机误差的产生原因;针对其中原因明确的多种随机误差,如:交流采样同步误差、A/D量化误差、有限字长误差、前置输入通道增益随机偏差等,分别提出了频率跟踪及软件同步改进、适当增加A/D芯片位数及采样点数、数字调零及增益自动校准、采用浮点数或较长定点数等等相应的抑制措施;对其它原因不明、或数量众多难以一一处理的随机误差,提出了剔除不良值、数字滤波等数值处理方法。
5)  threshold handling
阈值处理
1.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dea and method of application of standard automatic optimized genetic algorithms to the image threshold handling.
提出了将自寻优标准遗传算法用于阈值处理的思路与方法,论证了实施该方法的可行性,并针对此算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型遗传算法。
6)  threshold processing
阈值处理
1.
The algorithms of threshold processing,edge extraction and boundary chain code abstraction were studied.
重点研究火焰图像的阈值处理、边缘检测、链码提取等图像处理算法,并且运用Matlab语言编程处理实验图像,计算出火焰图像的面积、周长、圆形度等特征值,从而总结得出火灾发生时具有火焰面积增大、边缘抖动等特征,获得了早期火灾探测的重要判据。
补充资料: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
【诗文】:
水自潺湲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
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



【注释】:
【注释】:
  这首诗写于唐亡后不久后梁开平四年(910)。诗题中的沙县、龙溪县、泉州均在今福建境内。诗中所描写的“千村万落如寒食”的荒凉景象,就是作者从沙县到龙溪县的沿途所见。

  杜甫的名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的是安史之乱时国家残破的景象。这首诗的立意与此相仿,不过他写的不是“国破”,而是“村破”,写的是泉州军洗劫农村造成人烟绝灭的荒凉萧条景象。

  过去有人评注杜甫上述两句诗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认为诗的可贵之处,是“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象杜诗这样只说“有”什么,不说“无”什么,确实使诗含蓄蕴藉,艺术手腕确实高明。而韩偓这首诗同时写“有”又写“无”,以“有”衬“无”,却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人沿途看到的村庄“有”什么呢?“有鸣鸦”;“无”什么呢?“无鸡犬”。能“见”到的是什么呢?是“花”;“不见”的又是什么呢?是“人烟”。这样,一“有”,一“无”,一“见”,一“不见”,就把“千村万落如寒食”的荒凉破败的惨象,绘制成一幅具体形象的艺术画面,活脱脱地展现在人们眼前。衬托是个很好的艺术手法。以丑衬美,美者更美;以动衬静,静者更静;同样,以“有”衬“无”,也可以使“无”更显得一无所有,如果说,我们从杜诗可以看出含蓄之美,那么,我们从韩诗则可以看出衬托之妙。

  古代不少诗人爱用“自”、“空”二字,常把这两个字用在同一联的上下句形成对仗,例如“山莺空曙响,陇月自秋晖”(何逊《行经孙氏陵》),“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许浑《旅夜怀远客》),“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等等。韩诗也用了这两个字,可是用法别致,另具一种韵味。他似乎觉得用一个“自”字份量还不够,所以在首句一连用了两个“自”字。他又并不把“自”与“空”对仗,他不是在第二句,而是在末句才用了个“空”字。“水自潺湲日自斜”这两个“自”字,和“不见人烟空见花”的“空”字,遥相呼应,表现出当时农村的一切都是自生自灭,无人问津,空空荡荡,一派荒凉。这样,既把“千村万落如寒食”的悲惨景象展现了出来,同时也把诗人对泉州军暴行的愤懑之情含蓄不露地表达了出来。薛雪在《一瓢诗话》中称赞杜甫善用“自”字,他在列举了杜诗“村村自花柳”等一连串运用“自”字的诗句之后说:“下一‘自’字,便觉其寄身离乱、感时伤事之情,掬出纸上。”我们读韩偓这首诗中的“自”字、“空”字,也是能感受到诗人的“感时伤事之情”的,尽管它寓情于景,思想倾向含蓄不露。

  韩偓爱花成癖,在他现存的诗集中,专门以花为题的如《梅花》、《惜花》、《哭花》等就有十多首。但是,他在写上面这首诗时,却全然没有赏花的情致。因为花同人比起来,总还是人更能引起诗人的关注。“不见人烟”了,哪还有心思赏花呢?“空见花”的“空”字,就明显地流露了他对“不见人烟”的怅惘、感伤之情。

  这首诗比较深刻地揭露了军阀的罪恶行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末动乱的黑暗现实,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贾文昭)



【出处】:
全唐诗:卷681-14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