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桂林特色旅游航母
1)  Aircraft carrier with Guilin characteristic tourism
桂林特色旅游航母
2)  Guilin tourism
桂林旅游
1.
From the facts of tourism resources, economic development, location and spatial posi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Guilin tourism spatial structure.
文章从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经济因素和交通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桂林采取一级核心,次核心和边缘区这样的核心—边缘空间格局,并提出桂林旅游发展战略。
2.
To keep up with the times, Guilin tourism should combine nature with history culture and achieve a new top from tourism culture, which makes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of Guilin are the finest under heaven with its unique property.
面对这一趋势,桂林旅游自当顺应潮流,自觉反思,寻找山水风光同历史文化的结合点,从旅游文化上实现新的突破,以独特个性铸造"甲天下"的不凡品格。
3.
As the important city of Guangxi tourism development, Guilin should grasp the chance, adopt positive market tactic, take up the challenge of circumjacent area tourism, make CAFTA market become new increase stress, promote Guilin tourism healthily developing.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极大地拓展了桂林旅游业的发展空间。
3)  Guilin tourism
桂林旅游业
1.
We should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uilin tourism by energetically developing cultural and recreational travel while adhering to the socialism direction with further understanding, more definite purpose and overall consideration.
发展桂林旅游业,必须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勇于创新。
4)  tourism of Big Guilin
大桂林旅游
5)  Guilin tourism zone
桂林旅游圈
1.
Nowadays it is a trend to combine eco-tourisnt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Guilin tourism zone with the outward bound.
将桂林旅游圈的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与户外拓展培训相结合,通过进行深入细致的实地组织调查、研究,构建起新型的具有较强实操性的拓展训练型生态旅游模式,同时,将该地区的原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有效地利用起来,把研究成果打造成特色旅游精品,推进户外拓展型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6)  Guilin tourism culture
桂林旅游文化
1.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Guilin tourism culture has strategic importance to raise key competitive ability of Guilin tourism industry and culture industry.
加强桂林旅游文化建设研究,对推进桂林旅游文化建设,提升桂林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桂林旅游科学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补充资料: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创办于1985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培养适应旅游事业发展的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主要承担广西及全国其它省、市、自治区旅游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

学校坐落在山水甲天下的国际旅游名城--桂林市,地理位置优越,有骖鸾、雁山两个校区,占地76.81 万平方米。其中,骖鸾校区占地面积8.2万平方米,雁山校区占地面积68.61万平方米;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40万册,电子图书48万册,中外文期刊1000余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2462万元,学校建有导游模拟实验室等44个实验室,其中33个为专业实验室,一些实验室在西南地区甚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学校师资结构合理,有专任教师28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副高级职称77人,副高级职称及以上教师所占专任教师比例达31.01%;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1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0.42%。融本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旅游实践经验为一体的双师型教师117人,占专任教师40.77%。

学校学科设置以商科、人文科学为主,社会科学、农科为辅,集旅游服务业为核心的多种相关专业为一体,现有旅游管理系、旅游外语系、导游系、商务系、视觉艺术系、艺术表演系、基础部、社科部、公共外语部等6系3部,开设了旅游管理、旅游英语、装饰艺术设计、导游服务与管理、旅游艺术表演与策划等25个专业,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在校生6000余人。

学校积极深入探索教学改革,开展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重点学科、品牌和特色专业建设为核心的教学改革。酒店管理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及自治区级精品专业,旅游工艺品设计专业、导游服务与管理等2个专业被确定为自治区示范专业,《旅游概论》课程被评为自治区精品课程。

学校坚持科研强校战略,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有广西旅游科学研究所、桂旅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旅行社与导游文化研究所、天地人旅游工艺品研究所等4家研究所。多年来,学校教师出版学术专著61部;主编或参编教材108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创作各类作品近千篇(件);获地厅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170项,获科研成果奖励122项,学校立项建设教改项目58项(其中自治区6项,校级52项),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届自治区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比中,我校的《旅游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获2005年广西高教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也是唯一获此殊荣的专科学校;学校主办的《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被广西壮族自治区评为省级优秀期刊,同时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在国内旅游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中具有较大影响。

学校积极开展职业培训服务,是国家旅游局在西南地区唯一的全国旅游饭店及旅行社总经理、部门经理岗位资格考试定点单位,也是自治区旅游局导游资格考试培训基地和教材编写单位。多年来,进行了全国旅游饭店总经理、部门经理岗位培训、旅行社经理资格考试培训及导游人员的培训,培训人员达41900多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第三次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受到了教育部周济部长的表扬。

近年来学校的招生形势良好,吉林、内蒙古、河北、河南、广东、重庆、新疆、广西等省、市、自治区的考生人数高于招生计划的5倍以上,其中广西考生相当于计划数的15倍以上;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较高比例,尤其是从1999年起连续六年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签约率均超过90%,年度就业率达到100%,用人单位的区域不断扩大,范围不断延伸。2004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8.56%,高出广西高校平均就业率近30个百分点,有30多位学生到境外就业,学校被评为自治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具有广泛的国际联系,与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美国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学院、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英国国际酒店管理学院、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越南河内旅游学院、澳门旅游学院、韩国大佛大学等近20所院校有紧密的合作和师生互派活动;在第3次东盟与中、日、韩旅游部门会议上,学校成为首批被列入东盟旅游教育培训项目网络目录的10所旅游院校之一。在世界旅游组织已派出专家帮助学校筹建桂林旅游学院,就校园设计、院系设置等一系列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创造条件使学校尽早成为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培训中心。现桂林旅专已经成为全国第二个世界旅游组织的附属成员。

为实现办学条件的跨越式发展,学校投资建设了占地1905亩的雁山校区,总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计划分三期工程实施。新建成的雁山校区将是校园与景区高度融合,教学与实践双向互动,集学习、科研、培训、实践等功能为一体的园林景区式校园。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