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ermanent principle of light velocity
光速不变
1.
Based on Newton s theory of space changes with motion and Galilean transformation, causes of permanent principle of light velocity are revealed.
根据牛顿空间由于运动而发生的变化,运用伽利略变换,揭示了光速表现不变现象的原因,论证指出:作为建立狭义相对论理论的基础,“光速不变原理”假设是错误的,所以,狭义相对论将无法成立。
2) principle of constancy of light velocity
光速不变原理
1.
Identifing the principle of constancy of light velocity using its definition;
一种用速度定义验证光速不变原理的方法
2.
Supernova explosion at Song Dynasty and the principle of constancy of light velocity;
宋代超新星爆发事件与光速不变原理
3.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Einsteins relativity and the principle of constancy of light velocity, an expression of Doppler effect of light wave in vacuum is also deduced by using the formula of time dilation in special relativity.
考虑到波源和接收器相对于介质同时沿不同方向运动,推导出普遍情况下的机械波多普勒效应表达式·基于爱因斯坦的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利用狭义相对论的时间膨胀公式,推导出光在真空中的多普勒效应表达式·这一推导方法简单明了,物理概念清晰·最后给出了应用多普勒效应表达式的两个实例
3) light speed constancy postulate
光速不变公设
1.
After th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examination, the problems of SR are concentrated on two fields—the light speed constancy postulate, and the inference of light speed can t superluminal.
目前对狭义相对论的质疑集中在“光速不变公设”和“光速不能超过推论”这两方面。
4) invariant one-way speed of light
单程光速不变
补充资料:光速
光速 light,speed of 光波或电磁波在真空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真空中的光速 真空中的光速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常量,国际公认值为c=299792458米/秒。17世纪前人们以为光速为无限大,意大利物理学家G.伽利略曾对此提出怀疑,并试图通过实验来检验,但因过于粗糙而未获成功。1676年,丹麦天文学家O.C.罗默利用木星卫星的星蚀时间变化证实光是以有限速度传播的。1727年,英国天文学家J.布拉得雷利用恒星光行差现象估算出光速值为c=303000千米/秒。 1849年,法国物理学家A.H.L.菲佐用旋转齿轮法首次在地面实验室中成功地进行了光速测量,最早的结果为c=315000千米/秒。1862年,法国实验物理学家J.-B.-L.傅科根据D.F.J.阿拉戈的设想用旋转镜法测得光速为c=(298000±500)千米/秒。19世纪中叶J.C.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理论,他根据电磁波动方程曾指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静电单位电量与电磁单位电量的比值,只要在实验上分别用这两种单位测量同一电量(或电流),就可算出电磁波的波速。1856年,R.科尔劳施和W.韦伯完成了有关测量,麦克斯韦根据他们的数据计算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值为3.1074×105千米/秒,此值与菲佐的结果十分接近,这对人们确认光是电磁波起过很大作用。 1926年,美国物理学家A.A.迈克耳孙改进了傅科的实验,测得c=(299796±4)千米/秒,他于1929年在真空中重做了此实验,测得c=299774千米/秒。后来有人用光开关(克尔盒)代替齿轮转动以改进菲佐的实验,其精度比旋转镜法提高了两个数量级。1952年,英国实验物理学家K.D.费罗姆用微波干涉仪法测量光速,得c=(299792.50±0.10)千米/秒。此值于1957年被推荐为国际推荐值使用,直至1973年。 1972年,美国的K.M.埃文森等人直接测量激光频率γ和真空中的波长λ,按公式c=γλ算得c=(299792458±1.2)米/秒。1975年第15届国际计量大会确认上述光速值作为国际推荐值使用。1983年17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米的新定义,在这定义中光速c=299792458米/秒为规定值,而长度单位米由这个规定值定义。既然真空中的光速已成为定义值,以后就不需对光速进行任何测量了。 介质中的光速 不同介质中有不同的光速值。1850年菲佐用齿轮法测定了光在水中的速度,证明水中光速小于空气中的光速。几乎在同时,傅科用旋转镜法也测量了水中的光速,得到了同样结论。这一实验结果与光的波动说相一致而与牛顿的微粒说相矛盾(解释光的折射定律时),这对光的波动本性的确立在历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1851年,菲佐用干涉法测量了运动介质中的光速,证实了A.-J.菲涅耳的曳引公式。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