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llocyclicity
异旋回
1.
It starts with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genetic types of fluvial system and facies tracts(micro-facies),including meander channels,crevasse channels,crevasse fans,alluvial plains,and shallow lakes,and recognition of the autocyclicity caused by fluvial overflow and the allocyclicity(base-level cycle) cau.
首先确定河流的成因类型和相域(微相)的构成,包括曲流河道、决口河道、决口扇、冲积平原和浅水湖泊,识别河流演化过程中由于河流冲溢形成的自旋回沉积作用和基准面变化产生的异旋回沉积作用,即基准面旋回;然后运用河流沉积学理论分析构成河流相的不同相域的形成与基准面变化的关系,识别基准面转换位置(基准面上升到下降或基准面下降到上升)的沉积学和地层学响应,从而建立等时地层对比格架。
2.
We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distinguishing two kinds of sedimentary cycles with different genesis mechanisms of autocyclicity and allocyclicity.
理论上要深刻理解基准面概念的涵义,认识到基准面的相对性属性;注意区分地层记录中存在着自旋回和异旋回两种不同成因机制的沉积旋回。
2) Cycle
[英]['saikl] [美]['saɪkəl]
旋回
1.
Jurassic stratigraphic base-level cycle and subtle oil reservoir in Baijiahai-Wucaiwan,Junggar Basin,NW China;
准噶尔盆地白家海-五彩湾地区侏罗系基准面旋回划分及隐蔽油气藏
2.
Sequence stratigraphic cycles of the third member of the Denglouku Formation in the Xujiaweizi subsidence, Daqing, northeastern China;
大庆徐家围子凹陷登娄库组三段层序地层旋回分析
3.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of base-level cycle in Chaoyanggou Oilfield of the Songliao Basin
松辽盆地朝阳沟油田基准面旋回控制下储层非均质性
3) sedimentary cycle
沉积旋回
1.
Logging data including a great amount of geological information became the main sources applied to study multiscale sedimentary cycle.
测井数据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和高分辨率特性,是研究沉积旋回多尺度特性的主要资料。
2.
Well logging data including a great amount of geological information are the main sources applied to study multi-scale sedimentary cycle.
测井数据包含丰富的地质信息,是研究沉积旋回多尺度特性的主要资料。
3.
The "tri-multiple" characteristics are related to the cutting of structural framework,the control of sedimentary cycle and hydrocarbon-accumulating stage and the charging of multi-directional oil sources in terms of correlation and analysis of sedimentary strata,structural evolution and source rocks.
通过地层沉积、构造演化和油源对比分析,认为“三多”成藏特征与构造格架的分割、沉积旋回和成藏期次的控制和多向油源充注密切相关,并且由于车排子凸起南部南偏东方向古山脊的存在和北部东南方向古山梁的发育,形成了南部古近-新近系浅层以稀油聚集、晚期成藏为主,北部侏罗系-石炭系以后期改造、稠油分布的成藏特征。
4) T-R cycle
T-R旋回
5) cycle surface
旋回面
6) multicycle
['mʌltisaikl]
多旋回
1.
Ordos Basin is a large multicycle superimposed basin, developed on the basement of early Proterozoic crystalline basement.
叠合盆地由于其形成演化、沉积建造的多旋回性,因而油气勘探具有勘探难度大、勘探时间长、勘探潜力大的特点。
2.
Huang Jiqing and other geologists founded "multicycle tectonic movement theory", after long-term research on Chinese earth structure.
黄汲清教授和其它诸多地质工作者,运用历史分析法和建造分析法,对中国大地构造进行了长期研究,创立了"多旋回构造运动说",总结了中国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发展了多旋回理论,丰富了中国大地构造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在指导全国战略找油和油气勘查实践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3.
The evolution history of multicycle in Tarim Basin is determined by long distance drifted small plates,complicated basement and complex tectomic activities of the neighbouring plates.
长距离漂移的小板块、条块分割的基底结构和相邻板块的复杂作用控制了塔里木盆地多旋回的演化历史。
补充资料:地球化学旋回
元素和化学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之间沿着循环的作用途径迁移活动的地球化学过程。
1950年K.兰卡马和 Th.G.萨哈马首先提出两种地球化学旋回,即大旋回(或内生旋回)和小旋回(或外生旋回)。在大旋回中,物质的迁移从岩浆结晶作用开始(图1), 经过火成岩的蚀变和风化作用,及所产生物质的搬运与沉积作用,然后经过成岩作用和固结作用而至不断升级的变质作用,最后经过深熔及部分熔融作用,重新生成岩浆。图中虚线表示小旋回的迁移作用路径,沉积岩或变质岩不通过内生作用直接遭受风化、搬运,物质继续在表生作用中迁移。
B.梅森(1982)指出,图1所示物质的地球化学旋回是一种理想的模式,实际上物质的旋回常常是不完整的或者是不连续的,它可能在某一个阶段无限期的停留,或者超越或者倒转。无论在物质质量方面还是能量方面地球化学旋回都不是封闭的循环。它不断地接受来自深部的"原始"岩浆和与岩浆一起带来的以热的形式表现的能量。地球还连续不断地接受来自宇宙空间的物质和能量,如陨石和太阳辐射,与太空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自地球形成以来,经历多次地球化学旋回迁移,地球物质向异化方向发展,其结果,作用的性质和方式是旋回的,但各时期形成的产物是演化前进的。
70年代以来,板块理论的研究促进了地球化学旋回概念的发展。对流作用是控制地球化学旋回最重要的地球动力学因素,据此,可将一个地球化学旋回分作3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流圈的上升。地幔内部放射性热的积聚导致热地幔羽的形成(图2), 它们在广阔空间地带上升,在大洋的巨大海岭带产生火山现象,结晶形成玄武岩类岩石,构成轻的新地壳。绝大多数到达或接近表面的新的岩浆都在海底的环境下冷却和结晶,冷却作用必然伴随海水的对流循环。在洋中脊地带,由热地壳带来的热能,几乎一半被转移到海水中去。在海底火山地区,热泉热水的温度超过300摄氏度。
冷的海水与热的玄武质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岩石产生深刻的化学变化,同时也改变了海水的化学成分。这样,在水圈与来源于地幔的新的地壳之间进行着一种极复杂的地球化学交换过程。例如,水被固定在含水矿物中;溶解于海水中的氧氧化了较上部岩石并形成了赤铁矿和磁铁矿;海水中的二氧化碳被固定在碳酸盐矿物中;钠离子与玄武岩中硅酸盐的阳离子交换形成钠长石,而钾离子通过低温蚀变作用被固定在复杂的粘土矿物中。
就海水而言,当冷的海水对流向下进入到玄武质新地壳中时,它被加热,最终又排回到表层。由于发生了交换反应,涌回的水流变得富于气态氢和铜、锰、铁、铬、镍、锌、银、金等微量金属。这些金属可呈氯化物的形式返回大洋-岩石的界面,其中的有些金属沉淀在岩石的裂隙中或呈硫化物在海底界面沉积形成新的金属矿石。
第二阶段:对流圈的下沉。在洋中脊所形成而又在化学上被改造的新地壳和岩石圈(图3),从海岭向外扩张,在地球的巨大海沟体系沿着消减带几乎完全返回到地幔中去。在此所有被固定在蚀变洋壳中的化学物质被带回到地幔,大气和水圈的组分也重新循环深入到地幔中去。在比较老,相应比较重和冷的地壳到达消减带之前,它被沉积层所覆盖。在消减作用中,部分沉积物可能被刮集起来形成大陆地壳;部分则将被消减。消减作用的特征在于,某种物质被消减时,将会伴随某种有效的循环回流机制。
最明显的回流发生在与消减带上部地区相组合的火山作用中。当下沉的地壳变得足够的热,脱水作用将可能引起地壳自身物质和上部地幔熔化产生安山岩浆。在消减带上升的岩浆,把热量带到上部地壳,导致了大陆地壳局部熔融及花岗岩类岩浆的形成。花岗质岩浆呈巨大的液泡体(体积常常可达500立方千米)上升,当侵入到近地表的地方,逐渐变冷和开裂,并受到大陆地下水的冷却作用。与这些高温物质的上升有关而伴随的水流体对流作用,再一次导致了许多主要金属矿床的形成,如铜、锡、钨、钼和金等。
第三阶段:侵蚀作用。对流作用造成了地球浅表的物质成分和构造特征,形成了海拔较高的地区,从而遭受侵蚀,物质呈质点和溶液被带走。这些侵蚀作用包括大气圈、大陆水圈和生物圈的各种反应过程,并标志为地球化学旋回的结束阶段。
在现代,大陆的侵蚀率约为1014千克/年,考虑到大陆地壳的总体物质为1.6×1022千克,在理论上用几亿年的时间将全部被侵蚀掉。然而,许多古老地壳的长期存在说明这种再循环并未在全球范围内彻底发生。侵蚀作用把溶解的物质重新排放到海洋,而其中的一部分又参与到新的地球化学旋回中去,起着改造洋底火山地壳化学成分的作用,而这部分海底地壳最终又将返回到地幔。
参考书目
曹荣龙著:成矿条件的模拟实验,《海南岛地质与石碌铁矿地球化学》,第16章,科学出版社,北京,1986。
1950年K.兰卡马和 Th.G.萨哈马首先提出两种地球化学旋回,即大旋回(或内生旋回)和小旋回(或外生旋回)。在大旋回中,物质的迁移从岩浆结晶作用开始(图1), 经过火成岩的蚀变和风化作用,及所产生物质的搬运与沉积作用,然后经过成岩作用和固结作用而至不断升级的变质作用,最后经过深熔及部分熔融作用,重新生成岩浆。图中虚线表示小旋回的迁移作用路径,沉积岩或变质岩不通过内生作用直接遭受风化、搬运,物质继续在表生作用中迁移。
B.梅森(1982)指出,图1所示物质的地球化学旋回是一种理想的模式,实际上物质的旋回常常是不完整的或者是不连续的,它可能在某一个阶段无限期的停留,或者超越或者倒转。无论在物质质量方面还是能量方面地球化学旋回都不是封闭的循环。它不断地接受来自深部的"原始"岩浆和与岩浆一起带来的以热的形式表现的能量。地球还连续不断地接受来自宇宙空间的物质和能量,如陨石和太阳辐射,与太空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自地球形成以来,经历多次地球化学旋回迁移,地球物质向异化方向发展,其结果,作用的性质和方式是旋回的,但各时期形成的产物是演化前进的。
70年代以来,板块理论的研究促进了地球化学旋回概念的发展。对流作用是控制地球化学旋回最重要的地球动力学因素,据此,可将一个地球化学旋回分作3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流圈的上升。地幔内部放射性热的积聚导致热地幔羽的形成(图2), 它们在广阔空间地带上升,在大洋的巨大海岭带产生火山现象,结晶形成玄武岩类岩石,构成轻的新地壳。绝大多数到达或接近表面的新的岩浆都在海底的环境下冷却和结晶,冷却作用必然伴随海水的对流循环。在洋中脊地带,由热地壳带来的热能,几乎一半被转移到海水中去。在海底火山地区,热泉热水的温度超过300摄氏度。
冷的海水与热的玄武质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岩石产生深刻的化学变化,同时也改变了海水的化学成分。这样,在水圈与来源于地幔的新的地壳之间进行着一种极复杂的地球化学交换过程。例如,水被固定在含水矿物中;溶解于海水中的氧氧化了较上部岩石并形成了赤铁矿和磁铁矿;海水中的二氧化碳被固定在碳酸盐矿物中;钠离子与玄武岩中硅酸盐的阳离子交换形成钠长石,而钾离子通过低温蚀变作用被固定在复杂的粘土矿物中。
就海水而言,当冷的海水对流向下进入到玄武质新地壳中时,它被加热,最终又排回到表层。由于发生了交换反应,涌回的水流变得富于气态氢和铜、锰、铁、铬、镍、锌、银、金等微量金属。这些金属可呈氯化物的形式返回大洋-岩石的界面,其中的有些金属沉淀在岩石的裂隙中或呈硫化物在海底界面沉积形成新的金属矿石。
第二阶段:对流圈的下沉。在洋中脊所形成而又在化学上被改造的新地壳和岩石圈(图3),从海岭向外扩张,在地球的巨大海沟体系沿着消减带几乎完全返回到地幔中去。在此所有被固定在蚀变洋壳中的化学物质被带回到地幔,大气和水圈的组分也重新循环深入到地幔中去。在比较老,相应比较重和冷的地壳到达消减带之前,它被沉积层所覆盖。在消减作用中,部分沉积物可能被刮集起来形成大陆地壳;部分则将被消减。消减作用的特征在于,某种物质被消减时,将会伴随某种有效的循环回流机制。
最明显的回流发生在与消减带上部地区相组合的火山作用中。当下沉的地壳变得足够的热,脱水作用将可能引起地壳自身物质和上部地幔熔化产生安山岩浆。在消减带上升的岩浆,把热量带到上部地壳,导致了大陆地壳局部熔融及花岗岩类岩浆的形成。花岗质岩浆呈巨大的液泡体(体积常常可达500立方千米)上升,当侵入到近地表的地方,逐渐变冷和开裂,并受到大陆地下水的冷却作用。与这些高温物质的上升有关而伴随的水流体对流作用,再一次导致了许多主要金属矿床的形成,如铜、锡、钨、钼和金等。
第三阶段:侵蚀作用。对流作用造成了地球浅表的物质成分和构造特征,形成了海拔较高的地区,从而遭受侵蚀,物质呈质点和溶液被带走。这些侵蚀作用包括大气圈、大陆水圈和生物圈的各种反应过程,并标志为地球化学旋回的结束阶段。
在现代,大陆的侵蚀率约为1014千克/年,考虑到大陆地壳的总体物质为1.6×1022千克,在理论上用几亿年的时间将全部被侵蚀掉。然而,许多古老地壳的长期存在说明这种再循环并未在全球范围内彻底发生。侵蚀作用把溶解的物质重新排放到海洋,而其中的一部分又参与到新的地球化学旋回中去,起着改造洋底火山地壳化学成分的作用,而这部分海底地壳最终又将返回到地幔。
参考书目
曹荣龙著:成矿条件的模拟实验,《海南岛地质与石碌铁矿地球化学》,第16章,科学出版社,北京,1986。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