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天然地震波
1)  natural seismic wave
天然地震波
1.
The Q-value studies are not only studied by the natural seismic wave, but also in the laboratory, where the attenuation theory of seismic wave and observing method of measuring Q-value are studied.
人们不仅利用天然地震波对Q值进行测量 ,还在实验室内对地震波的衰减理论和测量Q值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2)  natural earthquake
天然地震
1.
Jiuxi basin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with active natural earthquake.
酒西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天然地震活跃,喜马拉雅运动在盆地的活动可划分出11个阶段,其构造挤压强度依次由弱变强,在上新世中期达到高峰,是该区构造的主要变形期和定格期,也是该区油气成藏的主要时期。
2.
The tectonic domains with active crustal movement may include circum-Pacific tectonic zone,oceanic ridge tectonic zone and northern continental tectonic zone nowadays,in which there exist active natural earthquakes,re-movement of deep faults.
现今地壳运动活跃的构造域有环太平洋构造系、大洋脊构造系与北大陆构造系,在这些构造系中天然地震活跃,深断裂重新活动。
3.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ockburst and the regional natural earthquake has been analyzed;and it is found that the occurrence time of natural earthquake lags behind that of rockburst.
对中国矿震受区域应力场影响问题,探讨了矿震与固体潮之间的相关性,发现矿震发生与月球固体潮有较好的相关性;探讨了矿震与其附近区域天然地震在时间上的相关性,发现天然地震较矿震具有滞后性;探讨了矿震空间分布规律,发现在平面分布上发生矿震的矿井也属于天然地震的多发地带,而且几乎都分布在构造活动性强的地震带内;在深度分布上,存在着发生矿震的临界深度。
3)  earthquake [英]['ɜ:θkweɪk]  [美]['ɝθ'kwek]
天然地震
1.
Hydrocarbon in generation,migration,accumulation and dispersion and earthquake generate or occur in upper part of the crust,there exists consequence between them.
天然地震和油气的生、运、聚、散都发生或演化于地壳的上层,它们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地震可对油气的成藏和开发产生诸多影响;反过来,后者也会诱发或抑制天然地震;但前者对后者的影响更大一些。
2.
Earthquake forms when crust under the stress is damaged promptly.
天然地震是地壳在应力作用下岩石快速破坏的结果,构造裂缝、断裂的形成(或断层的再活动)与天然地震关系密切。
3.
According to seismic, regional earthquake and geological data,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main types of geohazards (faults, earthquakes, seafloor slip and sea floor topographial obstacles), activities, distribution and causes of these geohazards.
利用地震等地球物理资料及区域天然地震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初步研究了盆地中地质灾害因素的主要类型(断层、天然地震、海底地形障碍、海底滑坡、火山活动等),研究了不同类型地质灾害的活动规律、分布位置和主要成因。
4)  deep-sounding by converted waves of earthquakes
天然地震转换波测深
5)  Seismic converted wave prospecting
天然地震转换波探测
6)  Non-natural earthquake
非天然地震
补充资料:地震波
地震波
seismic wave 
    由地震震源发出的在地球介质中传播的弹性波。地震发生时,震源区的介质发生急速的破裂和运动,这种扰动构成一个波源。由于地球介质的连续性,这种波动就向地球内部及表层各处传播开去,形成了连续介质中的弹性波。
    地球介质,包括表层的岩石和地球深部物质,都不是完全弹性体,但因地球内部有很高的压力,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很大,波动给介质带来的应力和应变是瞬时的,能量的消耗很小,因此可以近似地把地震波看作弹性波。
   从震源发出的波动有两种成分: 一种代表介质体积的涨缩,称为涨缩波,其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所以又称纵波。另一种成分代表介质的变形,称为畸变波,其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所以又称横波。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在远离震源的地方这两种波动就分开,纵波先到,横波次之。因此纵波又称P波,横波又称S波。在没有边界的均匀无限介质中,只能有P波和S波存在,它们可以在三维空间中向任何方向传播,所以叫做体波。但地球是有限的,有边界的。在界面附近,体波衍生出另一种形式的波,它们只能沿着界面传播,只要离开界面即很快衰减,这种波称为面波。面波有许多类型,它们的传播速度比体波慢,因此常比体波晚到,但振幅往往很大,振动周期较长。如果地震的震源较深,震级较小,则面波就不太发育。
   波速随频率或波长而变化,这种现象叫做频散。在完全弹性的平行层介质中,由于各种类型的波的叠加,在地表观察到的面波频散是几何原因造成的。在地球内部,由于介质的不均匀性和非完全弹性,会导致体波的频散,这是物理原因造成的。由于频散,波形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变化。例如在震源处发出的一个脉冲,在远处就可以散成一个波列。
    将地球介质看成完全弹性体只是一种近似。精密的观测表明,地震波在传播中的能量消耗有时是不能忽略的。在一定观测点,波的振幅A随时间t衰减可用AAoe-rx表示,r为时间衰减系数,Ao 为初始振幅。波传播x 距离后,因能量损耗而导致振幅的减小,可用!!!D0978_1表示,为距离衰减系数。表示能量消耗的另一个重要参数Q称为品质因子,其定义是
!!!D0978_2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