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热带平流层
1)  tropical stratosphere
热带平流层
2)  tropical lower stratosphere
热带下平流层
1.
stations in the Northwest Pacific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avity wave activity in the tropical lower stratosphere (18-25 km height range).
本文利用美国提供的位于太平洋上的8个站点长达7年的高垂直分辨率探空资料中的温度和水平风参量,研究分析了热带下平流层(18-25km)的重力波特征。
3)  tropical upper-tropospheric trough
热带上层对流层槽
4)  tropical upper-tropospheric trough
热带对流层高空槽
5)  Circulation in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热带西太平洋环流
1.
Dynamic Structure of Ocean Circulation in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Ocean and Its Simulation;
热带西太平洋环流动力结构分析与模拟
6)  streamline flow motion
层流,平流
补充资料:热带平流层波动
      发生于热带地区平流层低层的大型波动。它表现为风的周期性振荡。已发现的热带平流层波动主要有两种:开尔文波和罗斯比-重力混合波。这两种波动都是叠加在赤道平流层纬向风的准两年周期振荡之上的周期较短的波动。准两年周期振荡主要指东风和西风以24~30个月为周期交替出现的现象(见平流层和中层大气环流)。在西风盛行时期,平流层的经向风具有4~5天的准周期振动,这种振动是由一种水平波长约 10000公里(全球波数为4),铅直厚度约 4~8公里,波动的位相一面向西一面向下传播而能量向上传播的波动造成的。这种波称为罗斯比-重力混合波。在东风盛行时期,平流层存在只有纬向风扰动的另一种波动,其周期约15天,波长约30000公里(全球只有1~2个波),铅直厚度约6~10公里,波动的位相一面向东一面向下传播而能量向上传播,这种波称为开尔文波。罗斯比-重力混合波和开尔文波的特性不同(见表)。
  
  
  根据动力气象学的理论,对于受地球自转影响的行星尺度的惯性重力波而言,存在一种既具有罗斯比波特性又具有重力内波特性(见大气波动)的混合波,即为罗斯比-重力混合波,这种波的气压场(或高度场)和流场的理论特性,同表中向西移动的波的特性相符,波的气压场(或高度场)对赤道不对称,但经向风扰动在赤道最大,向两极衰减(见图)。
  
  
  开尔文波是一种无经向速度扰动的行星尺度重力内波。早已在海洋中发现,相当于沿海岸传播的浅水重力波,它垂直于海岸的扰动速度分量为零。在大气中,赤道南北的科里奥利参数(f=2ωsin嗞,ω地球自转角速度,嗞地球纬度)的符号相反,这相当于赤道起了海岸的作用,垂直于赤道的南北向扰动速度为零。图中b为这种波动的气压场(或高度场)和流场的理论特性。
  
  一般认为,平流层的这两种行星尺度的波动,都是由赤道附近对流层中大规模对流加热的振荡而激发起来的。热源振荡产生的能量向上传输,从而激发上述波动。此外,平流层纬向风的准两年周期振荡,也可由罗斯比-重力混合波和开尔文波的动量铅直传输得到解释。西风区中的罗斯比-重力混合波向上输送东风动量,使东风区的风速加强而向下扩展;开尔文波则将西风动量输送到盛行东风的区域之上的西风区,使西风得以下传,改变了风系,形成下传的平流层纬向风系准两年周期振荡。
  
  

参考书目
   J.M.Wallace,General Circulation of the Tropical Lower Stratosphere,Review Geophysics andSpace Physics,Vol.11,No.2,pp.191~222,1973.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