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rigin
年源区
2)  adult stem cell
成年源干细胞
3)  multi-potent adult progenitor cells
多效成年源细胞
补充资料:灵源法师(1902~1988年)
【灵源法师(1902~1988年)】
  释灵源,法号宏妙,浙江省临海县人,清光绪一九〇二年出生。俗家姓傅,父名映庚,母亲谢氏,都虔信佛教。灵源自幼体弱多病,三岁时颊部生瘤,十分严重,母亲祷之于观世音菩萨,因而渐愈。灵源稍长,母亲教他念佛,自小心灵中就种下菩提的根苗。十二岁时,因出天花而留下满脸瘢痕,成了大麻脸。后来他持诵观世音菩萨圣号,并恭诵《楞严经》,手录《楞严经》多遍,未久,麻皮逐渐脱落,近于常人。灵源初在家乡私塾启蒙,入民国后,转入高等小学,一九二二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六中学。是年父母为他成亲。婚后先后任教于家乡的小学、中学。由于幼年已种下菩提种子,至是授课之外,阅读佛经,了知三界无安,有如火宅,而有出世之想。
  二十五岁那年,他离开家乡,想到天台山出家,为父亲于途中追回。又过数年,他出家之心愈切,二度悄然离家,赴福州市鼓山涌泉寺出家,是时为一九三〇年。先是,虚云老和尚于一九二九年,受福建省主席杨树庄及前主席方声涛等官绅之坚请,住持涌泉寺,以此因缘,灵源得蒙虚云老和尚为其剃度,叙为老和尚之徒孙。
  一九三一年春,涌泉寺传春戒,虚云老和尚请应慈、文质二师为羯磨阿阇黎。应慈法师带著弟子隆泉等到鼓山,在戒期中讲《梵网经》。戒期圆满,灵师奉虚云老和尚之命,随侍应慈法师回到上海。并与应老弟子隆泉法师同到宁波天童寺坐禅,在天童寺结夏三个月,后返回鼓山。
  这时,慈舟法师应虚云老和尚之请,至鼓山筹设“法界学院”,开学时灵师即进入法界学院受教。在院期间,听慈舟法师讲“八十华严”及学习“四分律”。由于他世出世学基础深厚,故在院中学业屡名列前茅。三年毕业,于一九三六年,再度到上海亲近应慈法师,随应师行走上海、常熟、南京、宁波等地,并在宝岩寺、兴福寺听讲《华严》、《法华》、《楞严》、《楞伽》诸大乘经典及学习“华严五教仪”。
  一九三七年初夏,灵师由上海北上,朝五台山,礼文殊菩萨道场。未几“七七事变”,八年抗战开始,南北交通中断,灵师被困五台山不能南返。幸而法界学院同学净如法师,在五台山广济茅蓬(又名碧山寺)任知客,把他留下在茅蓬阅藏,历时三年。一九三九年,上海应慈老法师的弟子隆泉法师,奉应老命到五台山碧山寺,代应老讲《华严经》,上海普济寺的寿冶法师,也在碧山寺附近住茅篷刺血写《华严经》,他们三人时相往还,颇不寂寞。一九四〇年,灵师辗转南下,抵达上海。这时应慈老和尚正在上海讲经,灵源三度随侍应老,听老和尚讲“六十华严”。一九四三年,灵师住持三昧禅院,抗战胜利后,仍在上海弘化。
  一九四六年,他出外行脚,朝礼名山,先后到九华山朝地藏王菩萨道场,到普陀山朝观世音菩萨道场,到峨嵋山朝普贤菩萨道场。至此,四大名山均已朝礼完毕,返回上海。在上海期间,曾先后住青莲寺、普济寺,凡江浙两省有讲经法会者,他均参与随喜,并参加高旻寺和金山寺的禅期。一九四七年,灵师四十五岁,奉虚云老和尚之召,到广东韶关南华寺。嗣后老和尚赴香港主持平安法会,灵师留在南华,一九四八年任南华寺住持。时,虚云老和尚驻锡云门寺,灵师亦到云门随侍。
  一九四九年,大陆战事延及西南,社会动荡,人心不安。灵师避乱香港,驻锡大屿山宝莲寺。一九五三年,在佛教居士南怀瑾、鲁宽缘等协助下,申请获准入台,于是年秋季来到台湾。抵台之初,驻锡基隆佛教讲堂。翌年,在基隆市郊区觅得山坡地一块,筹画兴建十方大觉禅寺。
  大觉禅寺之兴建,人财两缺,惨淡经营年余后,有顾定生居士者,皈依和尚剃度出家,法名惟定,至此才算有了助手。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