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水库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水库,于1958年始建,1973年竣工,水域面积126万亩,蓄水总量达131亿立方米。库区坐落在群山环绕之中,这里气候适宜,空气清新,日照量最高。水质透明,水面宽阔,风平浪静,使水库具有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国家重点项目南水北调大型工程的渠首,就在河南淅川县九重乡境内。它的全部建成,将以每秒500立方米的流量,把丹汉二江之水送往华中、华北地区。
丹江水库的自然景色是旅游的最佳去处,江面上有四通八达的航线,库区内有自成体系的公路。从这里西上过荆紫关可通秦川,南下可达荆楚,东进可入中原大地。丹江水面碧波千倾,天水一色,山青水秀,美丽如画,奇山异石,独具姿彩。游艇鱼舟荡漾在绿波之上,人绕水转,山随人移,人如画中行,山似水上飘。令人心旷神怡,乐趣无穷。水库的雁口一带有几十里狭长的江面,夹岸奇峰对峙,陡壁峭拔,野藤倒挂,山环水绕,这就是著名的丹江"小三峡"(云岭峡、太白峡、雁口峡),可与长江三峡媲美。狮子山壁上有一天然石佛,高达15米,面向江面,平视前方,神态安祥,正襟危坐,颇有乐山大佛之雄姿。其慈颜端庄肃穆,两手合掌于胸前,好像正在给坐艇、荡舟的游人祝福。
在丹江旅游区的湖光山色之间,大量文物古迹的点缀,给游览区更上锦上添花,使之魅力大增。在这座大型"水晶博物馆"中,珍藏着"豫西走廊"的古老历史。库区的45里顺阳川上,古迹名胜荟萃,既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又是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地。库区淹没的腑地就是楚国的古都丹阳。屈原流放时在这里写下了许多诗篇,其中《国殇》里描写的秦楚丹阳之战就发生在这里。水库岸边有春秋战国古墓群,发掘的25座楚墓中出土的7000余件珍贵文物记载着顺阳川的昔日繁荣,其中楚令尹子庚墓中出土的编钟是全国出土编钟中音质最好的一套。被定为国宝的铜禁、石排箫等文物,反映了几千年前这里的悠久历史和文明盛况。这些文物在美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地展出,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丹江岸上河南省四大古刹之一的香严寺又给游览区镶嵌上了一颗灿烂的明珠,雄伟的古代建筑群,从山腰到山脚隐于古柏绿树之中,幽雅神秘,处处藏秀。在丹江沿岸约4公里内就有20余处文物景观,岵山下小岛上的龙剿寺。曾是宋代大学士欧阳修的读书处。还有下王岗新石器时代遗址、杨河古墓、丹朱冢、杜湾洞穴、蛇山、龟山、磊山等。众多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融汇在一起,使丹江更加神秘瑰丽。
南水北调源头--陶岔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向河南、河北、北京及天津等省市供水,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我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该工程自我市淅川县陶岔引水,沿西南至东北走向,穿越我市的淅川、邓州、镇平、卧龙、宛城、方城等县市区,在我市境内库区水面近600平方公里,境内渠线全长185公里。随着工程的上马开工,南水北调中线引水的源头淅川县九重乡陶岔必将成为新的旅游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