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ultiple phases
多震相
2) Multi-pahase
多震相走时
3) Multi-phase inversion
多震相走时反演
4) seismic phase
地震震相
5) Seismic phase
震相
1.
Primary result about velocity structure of crust and seismic phase characteristics from Xiaojing earthquake;
小金地震震相特征与地壳速度结构探讨
2.
This paper gives an outline of some important developments in the analysis and determination of seismic phases, which include: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arrival time and polarity of the onsets, determination of other parameters of a phase, and the identific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other phases, etc.
地震震相分析是地震学研究中最基本、也是最基础的工作。
3.
Seismic phase analysis of seismogram is a fundamental work for earthquake prediction.
测震图分析是地震预报的一项基础工作 ,近年来随着地震预报工作的发展 ,对地震图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为识别山西地区的震相 ,用实例说明了不同距离、不同方位、不同类型的地震震相的特征、地震震相与爆破波形的区
6) phase
[英][feɪz] [美][fez]
震相
1.
A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identifying and calculating the uncertainty in phase picking;
一种震相拾取误差的自动判别和计算方法
补充资料:震相
在地震图上显示的性质不同或传播路径不同的地震波组。各种震相在到时、波形、振幅、周期和质点运动方式等方面都各有它们自己的特征。震相特征取决于震源、传播介质和接收仪器的特性。由于这些波组都有一定的持续时间,所以不同震相的波形互相重叠,产生干涉,使地震图呈现出一幅复杂图形,以致在一般情况下,只能识别震相的起始。地震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分析、解释各种震相的起因和物理意义,并利用各种震相特征测定地震的基本参数,研究震源的力学性质和探讨地球内部构造等。
P震相和S震相 分别代表来自震源的两种体波。在P震相中,质点沿着波的传播方向运动。在震中距为105°的范围以内,P震相是地震图上的初至震相。其后是S震相,它的振幅、周期都比P震相大,质点运动垂直于传播方向。S波可分为 SV和SH两种成分。SV的质点振动限定在竖直的入射面内,而SH的质点振动则在水平方向。
对于浅源近地震,从震源经过地壳上层(花岗岩层)传播到地表的直达波,用圶(或Pg)和埅(或Sg)表示(图1a)。在地壳上下层分界面(康拉德界面C)上传播的首波用P*和S*表示。莫霍界面M上的首波用Pn、Sn表示,该面上的反射波用P11、S11表示。
当震源位于花岗岩中时,在一定距离内可以观测到圶、埅、Pn、Sn、P*、S*、P11、S11等震相。
体波传至地球表面可发生一次或多次反射。在反射时如不改变其波的性质,则反射后的震相分别用PP、PPP、SS、SSS等表示(图1b)。反射后,波的性质也可以发生转换,如SP、PPS等,SP震相表示入射到地表面时为S波,经过反射后转换为P波。
在地核-地幔界面上反射的波用PcP、ScS、PcS、ScP等表示。这类震相可以在近震的地震图上出现,在震中距为30°~40°时甚为显著。它们是研究地核界面的重要震相,如图1b中ScS。
核震相 穿过地核又回到地面的体波称为地核穿透波,相应的震相称为核震相。外核只能传播纵波,以K表示在外核中传播的那部分纵波。PKP (简写为P')、SKS(简写为S′)、PKS、SKP分别表示4种不同的地核穿透波(如图1b中SKS、SKP两种)。当地核穿透波在地核界面内反射时用KK表示,于是有SKKS、SKKP。SKPPKP表示 SKP在地球表面的一次反射。这些核震相在地震图上已经被观测到。PKP出现在大于142°的距离上,SKS在震中距大于84°时,出现在S之前,容易与S震相混淆。
地球的内核既能传播纵波,也能传播横波。在内核内部的纵波用I表示,地球内部的横波用 J表示。PKIKP是穿过内核,在传播中没有改变性质而入射到地球表面的P波,PKJKP则表示地震波是以横波的形式穿过内核的(图1b)。
深震相 当震源较深时,从震源发出的体波可以先在震中附近地表反射,然后才到达观测点,并形成另一震相,称为深震相。以小写字母表示在震中附近反射前的波程,如pP、sP、sPS等(图1b)。pP、sP等与P、S的到时差,对震源深度的变化有显著反应,因此这些震相是测定深震震源深度的主要依据。
波动可以限定在表面或空间的一定区域(称为波导)中传播。这类波既存在于地壳中,也存在于地幔中。相应于面波的震相,一般用L表示,LR、Lq分别表示瑞利波和洛夫波。在LR中,质点只在入射面内运动,其运动轨迹为逆进椭圆,既有垂直分量也有水平分量。在Lq中质点运动垂直于入射面,本质上属SH型,它们的速度比S波小。LR波的速度又比Lq小。它们一般是大振幅,长周期,近于正弦波的波列,周期由几秒至几百秒。LR与Lq都具有频散性,频散性主要取决于地壳构造和传播介质的物理参数。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面波的频散性存在较大的差异。
地壳面波不仅是研究大面积内地壳构造的主要依据,而且对解决地震学中的其他问题,如测定震级,计算震源动力学参数等也很有用。
高阶振型面波 除了上述基阶振型面波外,还有高阶振型面波,又称短周期面波,其中主要有M2波和Lg波。M2波是一阶瑞利波,其周期为8~15秒,群速度为3.5~4.5公里/秒。Lg波周期较短(一般为1~6秒),振幅较大。
对Lg波的形成机制有两种假设,一种认为是洛夫波的二次谐波,因为其群速度频散特征符合于高谐勒夫波;另一种认为它是地壳低速层中的导波,这是因为所有记录到的 Lg震相的振幅都比较大,反映其能量极强,而这是导波的特征。Lg波按速度分为Lg1和Lg2,Lg1的速度3.54公里/秒,Lg2的速度为3.38公里/秒。Lg波只能在大陆性地壳中传播。
面波 在大地震的地震记录图上常常观测到绕地球若干圈的面波,它们的周期一般在几分钟到十分钟之间,相当于波长在1000公里以上,其传播速度和频散受地幔结构的控制。这种波称为地幔波。Rm和 Qm分别表示地幔瑞利波和地幔洛夫波。脚标n为整数,它表示所观测到的地震波绕地球传播的圈数。1960年5月智利大地震,瑞典的乌普萨拉地震台记录到了绕地球20圈的R20和Q20。
此外,还有一些不常见的震相,如漏能式面波PL,导波震相 Pa、Sa、T震相等。它们对研究地球内部构造都有一定用处。
典型地震图上的震相如图2。
P震相和S震相 分别代表来自震源的两种体波。在P震相中,质点沿着波的传播方向运动。在震中距为105°的范围以内,P震相是地震图上的初至震相。其后是S震相,它的振幅、周期都比P震相大,质点运动垂直于传播方向。S波可分为 SV和SH两种成分。SV的质点振动限定在竖直的入射面内,而SH的质点振动则在水平方向。
对于浅源近地震,从震源经过地壳上层(花岗岩层)传播到地表的直达波,用圶(或Pg)和埅(或Sg)表示(图1a)。在地壳上下层分界面(康拉德界面C)上传播的首波用P*和S*表示。莫霍界面M上的首波用Pn、Sn表示,该面上的反射波用P11、S11表示。
当震源位于花岗岩中时,在一定距离内可以观测到圶、埅、Pn、Sn、P*、S*、P11、S11等震相。
体波传至地球表面可发生一次或多次反射。在反射时如不改变其波的性质,则反射后的震相分别用PP、PPP、SS、SSS等表示(图1b)。反射后,波的性质也可以发生转换,如SP、PPS等,SP震相表示入射到地表面时为S波,经过反射后转换为P波。
在地核-地幔界面上反射的波用PcP、ScS、PcS、ScP等表示。这类震相可以在近震的地震图上出现,在震中距为30°~40°时甚为显著。它们是研究地核界面的重要震相,如图1b中ScS。
核震相 穿过地核又回到地面的体波称为地核穿透波,相应的震相称为核震相。外核只能传播纵波,以K表示在外核中传播的那部分纵波。PKP (简写为P')、SKS(简写为S′)、PKS、SKP分别表示4种不同的地核穿透波(如图1b中SKS、SKP两种)。当地核穿透波在地核界面内反射时用KK表示,于是有SKKS、SKKP。SKPPKP表示 SKP在地球表面的一次反射。这些核震相在地震图上已经被观测到。PKP出现在大于142°的距离上,SKS在震中距大于84°时,出现在S之前,容易与S震相混淆。
地球的内核既能传播纵波,也能传播横波。在内核内部的纵波用I表示,地球内部的横波用 J表示。PKIKP是穿过内核,在传播中没有改变性质而入射到地球表面的P波,PKJKP则表示地震波是以横波的形式穿过内核的(图1b)。
深震相 当震源较深时,从震源发出的体波可以先在震中附近地表反射,然后才到达观测点,并形成另一震相,称为深震相。以小写字母表示在震中附近反射前的波程,如pP、sP、sPS等(图1b)。pP、sP等与P、S的到时差,对震源深度的变化有显著反应,因此这些震相是测定深震震源深度的主要依据。
波动可以限定在表面或空间的一定区域(称为波导)中传播。这类波既存在于地壳中,也存在于地幔中。相应于面波的震相,一般用L表示,LR、Lq分别表示瑞利波和洛夫波。在LR中,质点只在入射面内运动,其运动轨迹为逆进椭圆,既有垂直分量也有水平分量。在Lq中质点运动垂直于入射面,本质上属SH型,它们的速度比S波小。LR波的速度又比Lq小。它们一般是大振幅,长周期,近于正弦波的波列,周期由几秒至几百秒。LR与Lq都具有频散性,频散性主要取决于地壳构造和传播介质的物理参数。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面波的频散性存在较大的差异。
地壳面波不仅是研究大面积内地壳构造的主要依据,而且对解决地震学中的其他问题,如测定震级,计算震源动力学参数等也很有用。
高阶振型面波 除了上述基阶振型面波外,还有高阶振型面波,又称短周期面波,其中主要有M2波和Lg波。M2波是一阶瑞利波,其周期为8~15秒,群速度为3.5~4.5公里/秒。Lg波周期较短(一般为1~6秒),振幅较大。
对Lg波的形成机制有两种假设,一种认为是洛夫波的二次谐波,因为其群速度频散特征符合于高谐勒夫波;另一种认为它是地壳低速层中的导波,这是因为所有记录到的 Lg震相的振幅都比较大,反映其能量极强,而这是导波的特征。Lg波按速度分为Lg1和Lg2,Lg1的速度3.54公里/秒,Lg2的速度为3.38公里/秒。Lg波只能在大陆性地壳中传播。
面波 在大地震的地震记录图上常常观测到绕地球若干圈的面波,它们的周期一般在几分钟到十分钟之间,相当于波长在1000公里以上,其传播速度和频散受地幔结构的控制。这种波称为地幔波。Rm和 Qm分别表示地幔瑞利波和地幔洛夫波。脚标n为整数,它表示所观测到的地震波绕地球传播的圈数。1960年5月智利大地震,瑞典的乌普萨拉地震台记录到了绕地球20圈的R20和Q20。
此外,还有一些不常见的震相,如漏能式面波PL,导波震相 Pa、Sa、T震相等。它们对研究地球内部构造都有一定用处。
典型地震图上的震相如图2。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