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黄土国家地质公园
1)  central Chinese Loess Plateau
黄土国家地质公园
2)  National Geo-Park
国家地质公园
1.
Geo-Environment Sensitivity Assessment for Guangwushan Mountain National Geo-Park;
光雾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环境敏感度评价
2.
Analysis of Constructing National Geo-Park on Huashan Mountain;
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分析
3.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basic features of geological relics in Wudangshan Mountains,from its rareness,typicalness,scientific values and esthetical values,and also discusses the conditions of applying for the national geo-park.
从稀有性、典型性、科学价值和美学观赏价值诸方面,介绍武当山地质遗迹资源的基本特征,探讨武当山建立国家地质公园的基本条件。
3)  national geological park
国家地质公园
1.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ve Measures for Mt.Maotian National Geological Park;
帽天山国家地质公园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2.
The characters, formation,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landscape in Xiongershan-Baodugu national geological park;
熊耳山—抱犊崮国家地质公园的景观特征、形成、利用与保护
3.
Design and marketing tactics of the tourist products of liaoning benxi national geological park
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旅游产品设计
4)  national Geopark
国家地质公园
1.
Ge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s of wangwushan national geopark;
王屋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地质资源
2.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LAC Framework in th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National Geopark;
试论LAC理论在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管理中的应用
3.
Yesanpo National Geopark Landscape Structure Analysis;
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地貌景观的构造分析
5)  national geoparks
国家地质公园
1.
On Legislation of National Geoparks;
国家地质公园法律规制的探讨
2.
There were amount of geological vestiges in Anhui Province and seven of them were ascertained for national geoparks from 2002 to now.
安徽省地质资源丰富,地质遗迹众多,2002年至今共有7处地质遗迹被评定为国家地质公园。
3.
At present,there are 85 national geoparks exits in China.
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建立了85处国家地质公园。
6)  National geoparks in China
中国家地质公园
补充资料:蓟县国家地质公园
蓟县国家地质公园
蓟县国家地质公园

蓟县国家地质公园面积342平方公里,包括中上元古界地质自然保护区、八仙山石英岩峰林峡谷景区、九山顶石英砂岩峰林景区、黄崖关断崖地貌景区、盘山花岗岩地貌景区、九龙山碳酸盐岩峰丛景区、府君山地质构造遗迹景区。其中“中上元古界”是保存最完好,地质科考价值最高的一处。本专题的图片均拍摄于那里。这里的图片都可以通过点击放大观看。

地球的表面有一层壳叫地壳,无论是我们生活的陆地还是海底都是在这层壳上面的。这个地壳的平均厚度大约是30公里左右。在这个壳的上部 有着很多成带状的层状岩石,地层就是指这些岩石。我们经常会看到峭壁陡崖上一层层的岩石,那就是地层露出地表后呈现给我们的样子。地层如何形成、什么时间形成,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等等,都是地质学家 要研究的问题。对地层的研究不仅可以帮我们进一步认识地球,还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各种矿产宝藏,增加旅游的趣味。

一般认为,在地球早期形成后,它是很平的——山也没有多高,水也没有多深。在后来漫长的日子里,很多东西沉到海底厚厚地堆积起来,一层压着又一层。又过了很久,这些沉积的物质渐渐被压成了岩石,成为地球上三大岩石之一——沉积岩。现在在陆地上到处都可以见到沉积岩,说明在遥远的过去这些地方都曾经是海洋。

这些岩石既然是一层层沉积形成的,肯定就有一个时间的先后顺序。地质学家们认为地层的原始沉积位置一般是水平的,年代久的在下面,后来沉积的在上面。也就是说,当我们看到一个层层叠叠的峭壁时,就可以断言,越是下面的岩石就越古老。

这是简单地说法,它只是涉及到了上下垂直的时间关系,事实上地层在横向也有着复杂的关系。不过我们这里就不讲那么复杂了。

人们确定了岩石层的先后顺序,然后就要给它们算出年龄来,这就是要确定地质年代。沉积岩中的化石就是当年的花草鱼虫,它们随着其他沉积物一起变成了岩石,却留下了 历史的印痕。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生物化石,于是就有了生物地层学研究。还有一种放射性同位素衰裂变定年技术,更为测定岩石年龄提供了精确的方法。有些具有放射性的化学物质经过一定的时间就会变成另一种东西,这就叫衰裂变。检测一块岩石或一块化石中含有的已经衰裂变和还没有衰裂变的物质的多少,就可以确定岩石或化石形成的时间了。根据这些技术,人们画出了一张地质年代表。我们常说恐龙生活在侏罗纪,这个侏罗纪就是地质年代表中一个时间段的名称。有了这张地质年代表,人们在面对一处处地层时,就可以根据检测分析来确定某一地层形成的年代并给它命名。比如“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

沉积岩沉在水底很多年后,地壳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沧海变桑田,平地起高山。从此地球不再光滑。这就是地质史上的造山运动。造山运动使亿万年堆积的层层地质信息钻出地面,摆到我们面前,也使原来基本水平的岩石层变得扭曲倾斜,甚至分离搬家。这样的情景一直持续到今天。我们知道风、雨、雪、冰对岩石有一种破坏作用,会叫它们粉身碎骨或变成泥土,这叫风化作用是外力因素;地震和火山也会对岩石进行作用,使它们失去原来的样子甚至变成另外一种岩石 ,这叫内力作用。这两大作用在很多亿年中不停地塑造着地球,当它使嶙峋石峰变成翠树青山的同时,也磨灭了那些本来露出地表的岩层所带给我们的清晰地质信息。

巧的是在世界一些人们可以去到的地方,竟还保留了没有被磨灭的古老地层。它们就像是一页页的书从地下拱出来,供我们阅读。这样的地方就被称为地质剖面。 蓟县国家地质公园数百平方公里内,就摆放着很多这样的地质“长卷”。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