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我国北方
1)  North China
我国北方
1.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Port Construction in North China Area After China s Entering WTO;
加入WTO后我国北方地区港口建设新特征初步分析
2.
or so was a high frequency flooding period in North China.
前后是我国北方异常洪水多发的时期 ,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海河流域在这一时期普遍出现不同形式的史前异常洪水事件。
2)  North China
中国北方
1.
Zonation of desert and sandy desertification land in North China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基于遥感技术的中国北方沙漠及沙质荒漠化土地区划研究
2.
Desertification Development and Its Causes of Agro-pastoral Mixed Regions in North China;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沙漠化发展过程及其成因分析
3.
Mesozoie large-scale metallogenic pulses in North China and corresponding geodynamic settings;
中国北方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的期次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3)  North of China
中国北方
1.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ead Isotope in Dust Source Areas and Its Trace Significance in the North of China;
中国北方沙尘源区铅同位素分布特征及其示踪意义的初步研究
2.
Genetic model of alkali-complex rock type gold deposit in north of China;
中国北方碱性岩型金矿床成因模型研究
3.
The Discussion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Latosol-like Soils in North of China;
中国北方红色土壤分类问题的探讨
4)  Northern China
中国北方
1.
The Dust Emission of Northern China in 1991-2000;
1991-2000年中国北方地面起尘
2.
Atmospheric Aerosol Optical Thickness and Dusty Weather in Northern China in Spring of 2001;
2001年春季中国北方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与沙尘天气
3.
Minerogenetic Types and Utilization Status of Hard Rock Gold Deposits in Northern China;
中国北方岩金矿床成因类型及利用现状
5)  the North of China
中国北方
1.
Research situation of wild flowers germplasm resources in the north of China;
中国北方野生花卉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2.
Among of those the sandy desertification is a main process of land degradation in the North of China.
荒漠化就是土地退化,主要由沙漠化、水土流失和盐渍化3个部分组成,其中沙漠化是中国北方广大地区主要的土地退化形式。
3.
The Guan-gong axes mainly discovered in the north of China not only had last for a long time,but also had different shapes and structure in different areas,which hinte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irculation of the cultural ancestry and the crowd.
本文通过对中国北方管銎斧的全面梳理和分类与编年研究 ,就其分布的区域特点、文化性质 ,以及形成机制和存续发展过程进行了讨论。
6)  I come from the north.
我是北方人。
补充资料:“夸父逐日”式的我国著名天文学家--戴文赛

戴文赛(1911~1979),中国著名天文学家。生于福建省漳州,卒于南京。戴文赛自幼聪慧勤奋,成绩优异,17岁考取北京协和大学数理系,毕业留校当助教。1937年考取中英庚款留学生,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天文学,师承英国著名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爱丁顿。1940年以“特殊恒星光谱的分光光度研究”一组论文获博士学位。1941年回国,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研究员、燕京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教授,长期担任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工作直至逝世。系中国天文学会第1届至第3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戴文赛教授是我国现代天文教育事业的拓荒者。数十年来,他亲自主持和编写过多种教材,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天文学教材体系。他教书育人,身体力行,悉心教授青年学生,指导青年教师,为培养中国天文人才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十分重视科学普及工作,撰写了大量科普文章,经常指导天文爱好者的业余活动,为弘扬科学精神呕心沥血。他长期从事天体物理的研究工作,在恒星光谱、恒星天文、星系结构和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化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60年代初,他独创性地首次提出“宇观”概念,作为“微观”、“宏观”之外更高层次的宇宙结构特征。后期,他侧重于天体演化学研究,著有《天体的演化》一书。晚年对太阳系起源问题作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星云说,因而获得我国首届科学大会的嘉奖。他的《太阳系演化学》一书是有关这方面的总结性论著。

耕耘星野的拓荒牛

水仙的品种很多,其中尤以福建漳州水仙著称于世,远销国内外。在百花凋零的冬季,“一盆水仙满堂春,冰肌玉骨送清香。”正是在水仙含苞待放的季节,戴文赛降生到这个著名的水仙之乡。作为一个中国现代天文学家,他名扬海内外。宇宙茫茫,星光璀璨。他把一生都献给了天文事业,数十年如一日,俯首甘为耕耘星野的拓荒牛。

他的父亲是个当过小学教员的基督教牧师。父亲对上帝的虔诚、对天堂的向往以及对星空的敬畏,从小就在爱提问题的戴文赛心里种下了一个个问号。每当无云的夜晚,少年戴文赛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爬到阁楼顶的凉台上去看星星,还缠着父亲讲一个个关于星座的神话。星星多么的迷人,宇宙多么的神秘!父亲讲的故事都是真的吗?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它们离我们多远?上帝住在哪里?宇宙有边吗?……嗬!一颗流星飞逝过去了,该不是某个人的灵魂归天了?恍惚间,他感到头顶深邃的夜空里,一个个可爱的长翅膀的小天使点亮了一支支小蜡烛,唱着夜曲,跳着舞蹈在开烛光晚会呢。疑问是探索的开始。科学始于问题。科学始于神话。探索的精神从本质上说便是科学的精神。

1937年,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夕,考取中英庚款留学生的戴文赛,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天文学。导师是赫赫有名的学者爱丁顿教授,他用洞察宇宙的慧眼发现了这颗来自天文古国的“新星”。他要这位年轻人开垦天空处女地。戴文赛以“特殊恒星光谱的分光光度研究”一组论文获博士学位。这项开创性研究直至60年代才有很大发展,到今天天文学界还不断引用他当年的研究成果。1940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婉言谢绝了爱丁顿的挽留,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祖国。他对导师真诚地说,科学虽无国界,科学家却有祖国。他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他的祖国正在法西斯日寇的铁蹄下呻吟,抗战烽火遍地燃烧,他早已归心似箭。他要报效祖国。

但科学救国的理想,在冷酷的现实面前全然化为泡影。他这个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的研究员,缺少起码的研究条件,只能望星兴叹。出于无奈,抗战胜利后他只得到燕京大学教数学。只有在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后,他才真正获得了施展才学的天地。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