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后凯恩斯学派
1)  Post Keynesian School
后凯恩斯学派
1.
Post Keynesian School′s Endogenous Money Hypothesis——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
后凯恩斯学派的内生货币假说——中国的例证
2)  Keynesian school
凯恩斯学派
1.
Supply-side school and Keynesian school have different taxation policies to manage inflation,casting light on the management of inflation in China.
供应学派和凯恩斯学派对治理通货膨胀有不同的税收政策,对我国当前治理通货膨胀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  new Kains school
新凯恩斯学派
4)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
后凯恩斯经济学
1.
The New Developments in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
后凯恩斯经济学的新发展
5)  the post Keynesianism schools
后凯恩斯主义流派
6)  population theories of Keynes school
凯恩斯学派人口理论
补充资料:凯恩斯学派人口理论
      以现代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为基础来探讨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学说。主要代表除凯恩斯外,还有英国经济学家H.R.F.哈罗德、J.罗宾逊和美国经济学家A.汉森、P.A.萨缪尔森等。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一套与资产阶级传统经济学不同的所谓新理论,被称为"凯恩斯主义"。它以"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为核心,着重考察了危机和失业问题,分析了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哈罗德、罗宾逊、汉森、萨缪尔森等人继承了凯恩斯理论的基本观点,用来分析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形成了凯恩斯学派人口理论。该学派的人口理论的基本特征是:把资本主义国家大量的失业人口归因于"有效需求不足",强调人口下降不利于经济增长,主张以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实现充分就业,解决过剩人口问题。
  
  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坚持马尔萨斯人口论。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后,在经济停滞、工人失业的同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衰退,这一切使凯恩斯不得不修正自己的人口理论。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失业人口都是由"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而"有效需求不足"又是由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引起的。对此,人口起着重要作用。就消费而言,如果人口缩减,就会导致消费减少,造成有效需求不足,引起失业。就投资而言,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人口缩减会使资本家对前景预期悲观,从而抑制投资和生产活动,相应地也减少有效需求并导致失业。因此,他惊呼由"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失业魔鬼",比"人口过剩魔鬼"更加厉害,更难控制。他提出解决的办法是,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刺激消费和投资,以扩大有效需求,消除失业。
  
  继凯恩斯之后,汉森在说明所谓经济长期停滞论时,也把人口增长等因素与有效需求相联系。他认为,影响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创造发明、人口增长、新领土的开发。正是这 3个因素促成了从产业革命到20世纪初的 100多年间西方经济的巨大发展。进入20世纪30年代,上述因素的有利方面已不存在,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长期停滞阶段。他认为,资本形成额中大部分来自人口增长,而人口减少会降低有效需求和投资水平,影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0世纪以来人口数量的减少是造成30年代"大萧条"的重要因素,是经济长期停滞的重要原因之一。哈罗德和罗宾逊也接过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并将其长期动态化,在探讨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认为人口增长率是自然增长率或最大增长率的决定因素。哈罗德在其经济增长理论中,既从资本的供给和需求方面来考察经济增长,也从劳动人口的供给方面来考察经济增长。他认为,如果劳动人口增长率停滞,储蓄和投资超过人口增长率,就会出现经济的长期停滞。
  
  经济危机和失业人口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引起的,是资本主义无法医治的顽症。凯恩斯学派人口论将危机和失业看成是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并以此来说明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显然掩盖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