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Lightning location
闪电定位
1.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Doppler weather radar and the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s (SAFIR3000, ADTD) in Wuhan neighborhood.
本研究基于武汉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与SAFIR 3000、ADTD闪电定位系统的探测资料,并结合汉口站地面、高空资料,对2005年10月-2006年9月发生在武汉及周边地区闪电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武汉地区Z(云、地闪数之比)平均值南部高于北部,Z值日变化峰值在05:00~06:00、谷底在19:00~20:00,Z值变化与下垫面对雷暴强度影响有关。
2.
This paper discussed about two lightning disasters that occurred on June 25th in rural;it was analyzed by using 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s and other advanced equipment.
笔者由6月25日发生在农村的两起雷电灾害谈起,利用闪电定位系统等先进设备进行灾害分析,指出了农村雷电灾害的多发原因,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
3.
Using the conventional data,lightning location data and Doppler radar data,we analyze the lightning 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 in Kaifeng on August 13,2008.
利用常规资料及闪电定位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2008年8月13日开封市雷电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这次强对流天气发生在高空低槽东移、开封受584 dgpm线控制的有利天气背景下,闪电发生在切变线和中β辐合线附近,闪电与逆风区、强回波及回波顶高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3) the lightning location
闪电定位
1.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 and the 714CD Doppler radar in Henan province.
本研究基于河南省闪电定位系统和郑州714CD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对2002~2003年发生在郑州周边地区(500km范围内)的地闪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1) 郑州周边地区闪电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不均特征:绝大多数闪电发生在7月和8月,早晨6:00~7:00和下午16:00~17:00是一天当中最容易发生的两个时段,而17时左右是闪电活动频次的日均最高值;太行山东麓、位于河南北部有一条明显的呈东北-西南向的闪电多发地带。
6) lightning detection system
闪电定位系统
1.
For the realization of remote communication between detection stations and central processing system of SAFIR 3000 lightning detection system in Wuhan,a cable/wireless hybrid distance communication network structure is applied.
为实现武汉SAFIR3000闪电定位系统探测子站与中心站通信连接,设计了有线/无线混合远程通信组网,并采用多线程等软件技术设计实现GPRS无线通信程序。
补充资料:"闪电"号通信卫星
苏联发射的主要通信卫星系列,包括"闪电"Ⅰ号、"闪电"Ⅱ号和"闪电"Ⅲ号3种型号的卫星。 这个卫星系列属于苏联"轨道通信卫星系统"和"国际卫星系统"。"闪电"号卫星主要用于向苏联全国转播电视广播节目,进行电话、电报、传真通信和实现国际通信及电视广播节目交换,也可用于军事通信。"闪电"Ⅲ号卫星还承担莫斯科与华盛顿之间的直接通信任务。"闪电"Ⅰ号卫星于1965年 4月发射,自70年代以来陆续发射"闪电"Ⅱ号和Ⅲ号。到1980年底共发射了78颗各型"闪电"号卫星,1985年仍在继续发射。
"闪电"号卫星绝大多数运行在偏心率很大的椭圆轨道上(图1),近地点在南半球上空约460~630公里,远地点在北半球上空约4万公里,倾角为62.8°~65.5°,周期约12小时。卫星运行一圈大约有2/3 的时间处于北半球上空,相对卫星通信地球站的视运动速度很慢,便于地球站跟踪。1颗卫星能保证苏联和北半球许多国家在一天内通信 8~10小时。3颗分布适当的卫星可实现昼夜通信。1974年7月改装的1颗"闪电"Ⅰ号卫星被送入地球静止卫星轨道,成为苏联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也是"闪电"号卫星系列中唯一的静止卫星。
"闪电"号卫星重1000~1200公斤,卫星上装有两副抛物面定向通信天线,其中一副作备份。仪器舱内装有通信转发器,与通信天线组成通信专用系统,完成通信转发任务。姿态控制分系统保证太阳电池翼始终朝向太阳,并使其中一副通信天线始终对准地球。每次通信可由卫星上程序-时间逻辑装置自动控制,或由地面发出遥控指令控制。
"闪电"Ⅰ号卫星(图2 )装有一个分米波转发器,输出峰值功率为40瓦或14瓦,可传输电视、电话、电报和传真信号。"闪电"Ⅱ号卫星装有厘米波转发器,增大了通信容量,提高了通信质量,并实现了多址联结。"闪电"Ⅲ号卫星除了传输的信号质量更高,卫星用途有所不同外,其他方面性能基本上与"闪电"Ⅱ号卫星相同。 "闪电"号卫星传输彩色电视采用 SECAM-ⅡB制式,图像信号为调频方式,伴音采用行消隐期间的脉宽调制方式,或由在图像信号频谱之上的7.5兆赫的调频副载波传送。传输电话采用调频-频分多址制。
"闪电"号卫星绝大多数运行在偏心率很大的椭圆轨道上(图1),近地点在南半球上空约460~630公里,远地点在北半球上空约4万公里,倾角为62.8°~65.5°,周期约12小时。卫星运行一圈大约有2/3 的时间处于北半球上空,相对卫星通信地球站的视运动速度很慢,便于地球站跟踪。1颗卫星能保证苏联和北半球许多国家在一天内通信 8~10小时。3颗分布适当的卫星可实现昼夜通信。1974年7月改装的1颗"闪电"Ⅰ号卫星被送入地球静止卫星轨道,成为苏联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也是"闪电"号卫星系列中唯一的静止卫星。
"闪电"号卫星重1000~1200公斤,卫星上装有两副抛物面定向通信天线,其中一副作备份。仪器舱内装有通信转发器,与通信天线组成通信专用系统,完成通信转发任务。姿态控制分系统保证太阳电池翼始终朝向太阳,并使其中一副通信天线始终对准地球。每次通信可由卫星上程序-时间逻辑装置自动控制,或由地面发出遥控指令控制。
"闪电"Ⅰ号卫星(图2 )装有一个分米波转发器,输出峰值功率为40瓦或14瓦,可传输电视、电话、电报和传真信号。"闪电"Ⅱ号卫星装有厘米波转发器,增大了通信容量,提高了通信质量,并实现了多址联结。"闪电"Ⅲ号卫星除了传输的信号质量更高,卫星用途有所不同外,其他方面性能基本上与"闪电"Ⅱ号卫星相同。 "闪电"号卫星传输彩色电视采用 SECAM-ⅡB制式,图像信号为调频方式,伴音采用行消隐期间的脉宽调制方式,或由在图像信号频谱之上的7.5兆赫的调频副载波传送。传输电话采用调频-频分多址制。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