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玻尔共振仪
1)  Pohl resonator
玻尔共振仪
1.
Data collection on chaos phenomena in Pohl resonator system by using photoelectric mouse;
利用光电鼠标实现玻尔共振仪混沌现象的数据采集
2)  resonant vibrometer
共振示振仪
3)  resonator [英]['rezəneɪtə(r)]  [美]['rɛzə'netɚ]
共振仪
1.
For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ies,the teaching and managing network on the experiment of the intelligence Pohl resonator was realized.
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为前提,结合智能型波尔共振仪的特点,实现网络化教学管理,详细分析了智能型波尔共振仪实验系统的网络结构、通信接口技术、软件功能等。
2.
We 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ohl resonator in studying the amplitude-frequency and the phase-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a forced oscillation discussed.
介绍了波尔共振仪研究机械受迫振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用途 ,阐述了频闪法测定相位差和利用脉冲电路改进相位差测量的方法 ,给出了改进方案电路方框图及各点波形图并分析了数字显示相位差的理论依据 。
4)  resonance spectrometer
共振谱仪
5)  boson resonance
玻色共振态
1.
It is suggested that in terms of the obtained moment expressions the spin-parity of the boson resonance X can be determined by further measurements.
利用得到的矩表达式,可以确定玻色共振态X的自旋-宇称。
6)  NMR
核磁共振仪
1.
Application of pulsed NMR for intact measurement of oil content in soybean seed;
脉冲核磁共振仪在大豆含油量测定中的应用
2.
Objective To analysis the hypoxia stress peptied(HSP)with th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and the mass spectrometry(MS) and the fourier transfor infrared spectrometry(FTIR),and to get the structure character of the HSP.
目的利用核磁共振仪、质谱仪、红外光谱测定仪等仪器对低氧应激肽进行谱学分析,获取该物质本身的结构特性。
3.
The precise control of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movement of bed body were analyzed and studied conducting on Ovation5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apparatus bed body of the General Medical Group by using AVR Micro Control Unit(MCU) after the detection system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采用AVR单片机,以通用医疗集团的Ovation5型核磁共振仪的床体为研究对象,进行的检测系统的硬件与软件设计,深入分析和研究床体横向运动和纵向运动的精确控制问题。
补充资料:玻尔,A.
      丹麦物理学家,N.玻尔的第四子。1922年6月19日生于哥本哈根。早年入哥本哈根大学,因战争中断学习,1954年才获该校哲学博士学位。1944~1945年随父在美国参加曼哈顿计划,1946年回丹麦,1963年起任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学研究所(1964年改名尼耳斯·玻尔研究所)所长,于1962年和1973年来中国访问。
  
  A.玻尔主要研究原子核物理学,和另外几个学者一起提出并发展了核的集体模型(见综合模型)。这种模型的初步设想是他在1949~1950年间访美时和L.J.雷恩沃特共同提出的。回国以后,他又和B.R.莫特森一起进行了研究,陆续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从1953年开始,他在丹麦和美国的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这方面的论文。这种核模型旨在把以前已有的液滴模型和核壳层模型结合起来,认为原子核可以并不具备球对称性,这样就有可能解释实验上观测到的核多极矩之类的性质。"由于发现了原子核中集体运动和个体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在这种联系的基础上发展了核结构理论",A.玻尔、莫特森和雷恩特共同获得了197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