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uqam
木卡姆
1.
On the Spread and Distribution of Classical Uygur Music Muqam;
维吾尔族古典音乐木卡姆流布综述
2.
Research Summary of Uygur Muqam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二十世纪维吾尔木卡姆研究综述
3.
The Ethnic Tradition of Duolong Maxrap——Muqam;
刀郎麦西热甫——木卡姆的民族传统
3) Mukamu
木卡姆
1.
It created and developed on the bases of the following:yangko,mukamu,tea-songs,saman songs and other folk songs and dances.
清初民间歌舞出现了创新与发展的繁荣局面,秧歌、木卡姆等歌舞在前代基础上获得了新发展,茶歌、萨满歌舞等作为新的歌舞形式走上了音乐前台,其它民间歌舞在清初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从而为丰富我国的音乐宝库作出了重要贡献。
4) Muquam class
木卡姆班
6) Twelve Muqam
十二木卡姆
1.
The Investigation of Present Situation of Inheritance of Hotan Twelve Muqam;
和田地区十二木卡姆的传承现状调查
2.
Investig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and Spreading of Twelve Muqam in Aksu;
阿克苏地区十二木卡姆保护传承现状调查
3.
Development of Uygur Twelve Muqam in the 1930s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的发展
补充资料:木卡姆
木卡姆 流行于中国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以歌、舞、乐综合而成的传统古典大型套曲。15世纪已在新疆各地盛行。歌词多由民间无名歌手所作,也有部分是诗人的作品。内容以爱情为主。木卡姆有3种类型。 喀什木卡姆 主要流行于喀什 、和田 、莎车、阿克苏、库尔勒、伊犁等地。全部大曲共12套,又称十二木卡姆。内部又有3种曲体形式:① 琼乃额麦(即大曲 )。为最古老的木卡姆形式,由维族传统大曲发展形成,14世纪已流传于喀什、和田,约在15~16世纪之间形成12套。每套由 5~10首歌曲和 2~6 首间奏乐曲组成,间奏曲穿插于不同歌曲之间。②十二木卡姆。每套大曲分3部分 ,第一部分即上述的琼乃额麦;第二部分为达斯坦,即叙事歌曲,由3~4首歌曲和歌曲之间穿插的间奏乐曲组成 ; 第三部分为麦西来甫 ,是由2~7首歌曲组成的歌舞组曲。③伊犁木卡姆。19世纪末十二木卡姆传到伊犁,只保留了达斯坦、麦西来甫和琼乃额麦中的“木卡姆散序”。20世纪30年代,又由当地音乐家补入新曲,形成木卡姆散序-达斯坦-麦西来甫组成的伊犁木卡姆。
喀什木卡姆的音乐以自然七声音阶为主,有以 do、re、mi、sol、la、si为主音的多种调式 ,并有包含增二度和音的音阶。演唱者一般2~6人。主要伴奏乐器为萨它尔、弹拨尔、锵(扬琴)、手鼓等。 多兰木卡姆 流行于叶尔羌河与塔里木河流域。共 12套(现仅采集到9套)。每套由5段节拍不同的歌曲组成:散板木卡姆、切克堤曼(拍)、赛乃姆(拍)、赛勒凯(拍)和色来尔曼(、拍)。 每首歌的起 、落长音几乎都带有滑音尾缀,是音乐化的呼喊声,具有浓郁的畜牧狩猎风格。音阶 有三声、四声、五声、六声、七声多种,调式序列29种。演唱者一般5人。伴奏乐器有卡龙、多兰热瓦甫、多兰艾介克等。 哈密木卡姆 流行于哈密、伊吾地区。16世纪前后,在传统的伊州大曲基础上形成。共12套。每套由10~17首歌曲组成,共 257首歌曲 。 有属自然七声范 围内的多种音阶,多以 do、re、sol、la 为调式主音 。 节奏有拍和拍等。伴奏乐器有哈密艾介克、扬琴和手鼓等。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