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新生代火成岩
1)  Cenozoic igneous rocks
新生代火成岩
2)  Cenozoic volcanic rock
新生代火山岩
1.
Cenozoic volcanic rocks in the Bêlog Co area, Qiangtang, northern Tibet, China: Petrochemical evidence for partial melting of the mantle-crust transition zone.;
藏北羌塘比隆错一带新生代火山岩的成因:壳幔过渡带局部熔融的地球化学证据
2.
Sr-Nd-Pb isotopic variations of the Cenozoic volcanic rocks from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and its adjacent areas;
青藏高原及邻区新生代火山岩Sr-Nd-Pb同位素特征
3.
The Cenozoic volcanic rocks in Huochetou mountain,North Qiangtang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different series.
藏北羌塘火车头山新生代火山岩可区分为钙碱性及碱性两个不同的系列。
3)  Cenozoic volcanic rocks
新生代火山岩
1.
Petrochemistry of Cenozoic volcanic rocks in the Tureen river field,Changbai mountain region.;
长白山区图们江流域新生代火山岩的岩石化学研究
2.
Granulite xenoliths in Cenozoic volcanic rocks of north Qiangtang, Tibetan Plateau, and their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青藏高原北羌塘新生代火山岩中的麻粒岩捕虏体
3.
Chronology of Cenozoic volcanic rocks in the source reg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长江源区新生代火山岩的年代学研究
4)  Cenozoic volcanics
新生代火山岩
1.
The Cenozoic volcanics in Tengchong area are of calc-alkaline series and might bedivided into four eruption stages(N_2,Q_1,Q_3 and Q_4),which make up two magmaticcycles composed of basalt→dacite(N_2→Q_1)and basalt→andesite(Q_3→Q_4)respectively.
腾冲新生代火山岩属钙碱性系列,可分为四个喷发期,构成两个岩浆旋回:N_2-Q_1为玄武岩—英安岩;Q_3—Q_4为玄武岩—安山岩。
5)  Mesozoic igneous rocks
中生代火成岩
6)  new igneous rock
新火成岩
补充资料:新生代
新生代(距今6500万年~今)
Cenozoic Era

   地质历史上最新的一个代,显生宙的第三个代。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新生界。新生代以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高度繁盛为特征,由于生物界逐渐呈现了现代的面貌,故名新生代(即现代生物的时代)。1760年,意大利博物学家G.阿尔杜伊诺在研究意大利北部地质时,把组成山系的地层分为3个系:第一系为结晶岩,第二系为含化石的成层岩石,第三系为半胶结的层状岩石,常含海相贝壳。1829年,法国学者J.德努瓦耶研究巴黎盆地时,把第三系之上的松散沉积层称为第四系。第一系、第二系的名称已废弃不用,第一系大致相当前寒武系,第二系相当于古生代和中生代的地层。新生代包括第三纪和第四纪,第三纪又可分为早第三纪和晚第三纪,纪可再划分为几个世(见表)。
   新生代开始时,中生代占统治地位的爬行动物大部分绝灭,繁盛的裸子植物迅速衰退,为哺乳动物大发展和被子植物的极度繁盛所取代。因此,新生代称为哺乳动物时代或被子植物时代。哺乳动物的进一步演化,适应于各种生态环境,分化为许多门类。到第三纪后期出现了最高等动物——原始人类。原始人类起源于亚洲或非洲。
   
   

表:新生代的地质时代划分


   新生代开始时,古地中海比现代大,欧亚大陆比现代小;中国和印度被古地中海隔开,土耳其和古波斯为古地中海的岛屿;红海尚未形成,阿拉伯半岛为非洲的一角;南美洲和北美洲相距遥远,而北美洲与欧亚大陆接近,有时相连。自新生代始,各陆块此升彼伏,不断分裂,缓慢漂移,相撞接合  ;逐渐演变成现代的海陆分布  。印度与亚洲连接发生于5000万年前的始新世;喜马拉雅山耸起则是200~300万年前的事,大致与此同时欧洲升起了阿尔卑斯山,美洲升起了落基山。第三纪时,中国境内现代地貌的轮廓已基本形成。当时除台湾、喜马拉雅和东南沿海一带有海侵外,其他广大地区为陆地。第三纪后期,由于强烈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喜马拉雅、台湾等海槽褶皱隆起,并伴有基性岩浆喷发和侵入活动。第四纪的地壳运动以升降运动为主。
   早第三纪气候比白垩纪寒冷。晚始新世和渐新世时,南极大陆出现小型冰盖,到中新世中期南极大陆形成相当于现代冰盖的2/3。更新世初北半球出现格陵兰冰盖,其后200万年间曾出现多次冰期和间冰期,总称为第四纪大冰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