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astern Timor Sea
东帝汶海
2) East Timor
东帝汶
1.
The Shaped Small Role——East Timor s Road to Nation-state;
被塑造的小角色——东帝汶走向民族国家的进程
2.
Analysis of the Change of Indonesian Government Policy to East Timor in Habibie Era;
哈比比时期印尼政府改变对东帝汶政策原因解析
3.
On the Legitimacy of the Alkatiri Government of East Timor;
东帝汶阿尔卡蒂里政府的合法性问题
4) East Timor violence
东帝汶问题
1.
Following the Kosovo war, the East Timor violence in 1999 became a security problem in East Asia.
中国对东帝汶维和的积极参与,使东帝汶问题能够在联合国的框架内得到合理解决,维护了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中的核心地位及东亚的地区稳定。
6) Territory of East Timor
东帝汶领土
补充资料:东帝汶历史
东帝汶位于亚洲东南部的太平洋上,南面隔着帝汶海与澳大利亚相望,领域包括帝汶岛东部、帝汶岛西部北海岸的欧库西地区(亦称欧库西飞地)以及北部附近的阿陶罗岛(坎宾岛)等。总面积 18899平方公里,人口65万(1977),主要是马来人和巴布亚人,另有华人约3万名,以及极少数的葡萄牙人及其后裔。居民多信奉拜物教,有20多万人信奉天主教,少数居民信奉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主要语言是以印尼语为基础的特顿语。首都帝力。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咖啡是主要出口商品,约占出口额的85%。(见彩图)
古代 公元14世纪时,中国元代人汪大渊在《岛夷志略》里,就曾对"古里地闷"(即帝汶岛)的位置、气候、物产、民俗以及中国商人到帝汶进行贸易的情况作过记载。当时帝汶"有酋长",居民"男女断发,穿木棉短衫,系占城布","市所酒肉价廉",中国商人到那里"以银、铁、碗、西洋丝布、色绢之属为之贸易"。
殖民时期 1520年左右,葡萄牙人入侵帝汶岛。1586年,帝汶岛成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和葡萄牙人进行香料贸易的据点。17世纪初叶,荷兰派人到帝汶岛与古邦王缔结条约,并在古邦建立据点。1618年,古邦成为荷兰殖民者的属地,葡萄牙人遂迁移到帝汶东部的帝力活动。此后近三百年中,葡萄牙殖民者和荷兰殖民者为争夺帝汶岛的土地多次发生冲突和纠纷。1859年葡、荷订立条约,瓜分帝汶岛。东帝汶归葡萄牙统治。葡属帝汶的行政管理机构曾一度设在葡属印度,1864年又移归澳门总督管理,1896年葡属帝汶成为自治殖民地。1904年葡、荷两国确定葡属东帝汶和荷属西帝汶的分界线。1914年经过海牙仲裁法庭的调解,最后确定欧库西飞地的边界。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葡萄牙一直把东帝汶作为政治犯的流放地,以及掠取咖啡等资源的原料供给地,造成这里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的状况。东帝汶人民曾不断举行起义,反抗殖民统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帝汶曾一度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战后,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卷土重来。1951年将东帝汶改为葡萄牙的"海外省"。1971年东帝汶获得自治权。
独立 1974年 4月,葡萄牙国内发生政变,新政府提出对海外领土"非殖民地化"的方针。1974年 6月以后,东帝汶出现政党活动,主要的政党有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帝汶民主联盟和帝汶人民民主协会。葡萄牙新政府与这 3个政党就东帝汶的归属问题进行谈判,未获结果。这 3个政党中,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坚决主张立即独立,后二者主张与印尼合并。1975年 8月,帝汶民主联盟发动政变,触发内战,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在人民群众支持下实行反击,打败帝汶民主联盟, 9月基本上控制全部领土。1975年11月28日,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发表独立宣言,正式宣布东帝汶独立,成立东帝汶民主共和国。但是,12月 7日,印度尼西亚政府则派出海陆空军大规模入侵东帝汶,占领了首都帝力。东帝汶人民在"不独立,毋宁死"的战斗口号下,进行英勇的抵抗。1976年 3月13日,帝力人民曾举行起义,但被镇压下去。1976年 5月31日,印尼军队在帝力召开"东帝汶人民议会",作出一项"一致同意东帝汶同印尼共和国合并"的决议,1976年7月15日,印尼议会通过吞并东帝汶的"特别法案",把东帝汶划为印尼的第27个省。东帝汶人民坚决反对印尼的强行吞并,在以后的几年里,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和民主共和国政府领导人民在山区和农村坚持斗争。1983年 3月革命阵线游击队领导人同印尼驻军司令会晤,达成停火协议。但不久,印尼军方撕毁协议,战火又起。
东帝汶民主共和国一成立,就得到49个国家的支持。1976年 8月在科伦坡召开的第 5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政治宣言》,坚决支持东帝汶人民维护独立的斗争。联合国大会第 4委员会在1976年11月17日、1977年11月10日和1978年12月 5日相继通过关于东帝汶问题的决议,支持东帝汶人民争取自决和独立的权利。1985年,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挪威、瑞典以及西欧的一些国家在一封公开信中,呼吁印尼停止镇压行动,并同东帝汶的代表举行会谈。
古代 公元14世纪时,中国元代人汪大渊在《岛夷志略》里,就曾对"古里地闷"(即帝汶岛)的位置、气候、物产、民俗以及中国商人到帝汶进行贸易的情况作过记载。当时帝汶"有酋长",居民"男女断发,穿木棉短衫,系占城布","市所酒肉价廉",中国商人到那里"以银、铁、碗、西洋丝布、色绢之属为之贸易"。
殖民时期 1520年左右,葡萄牙人入侵帝汶岛。1586年,帝汶岛成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和葡萄牙人进行香料贸易的据点。17世纪初叶,荷兰派人到帝汶岛与古邦王缔结条约,并在古邦建立据点。1618年,古邦成为荷兰殖民者的属地,葡萄牙人遂迁移到帝汶东部的帝力活动。此后近三百年中,葡萄牙殖民者和荷兰殖民者为争夺帝汶岛的土地多次发生冲突和纠纷。1859年葡、荷订立条约,瓜分帝汶岛。东帝汶归葡萄牙统治。葡属帝汶的行政管理机构曾一度设在葡属印度,1864年又移归澳门总督管理,1896年葡属帝汶成为自治殖民地。1904年葡、荷两国确定葡属东帝汶和荷属西帝汶的分界线。1914年经过海牙仲裁法庭的调解,最后确定欧库西飞地的边界。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葡萄牙一直把东帝汶作为政治犯的流放地,以及掠取咖啡等资源的原料供给地,造成这里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的状况。东帝汶人民曾不断举行起义,反抗殖民统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帝汶曾一度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战后,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卷土重来。1951年将东帝汶改为葡萄牙的"海外省"。1971年东帝汶获得自治权。
独立 1974年 4月,葡萄牙国内发生政变,新政府提出对海外领土"非殖民地化"的方针。1974年 6月以后,东帝汶出现政党活动,主要的政党有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帝汶民主联盟和帝汶人民民主协会。葡萄牙新政府与这 3个政党就东帝汶的归属问题进行谈判,未获结果。这 3个政党中,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坚决主张立即独立,后二者主张与印尼合并。1975年 8月,帝汶民主联盟发动政变,触发内战,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在人民群众支持下实行反击,打败帝汶民主联盟, 9月基本上控制全部领土。1975年11月28日,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发表独立宣言,正式宣布东帝汶独立,成立东帝汶民主共和国。但是,12月 7日,印度尼西亚政府则派出海陆空军大规模入侵东帝汶,占领了首都帝力。东帝汶人民在"不独立,毋宁死"的战斗口号下,进行英勇的抵抗。1976年 3月13日,帝力人民曾举行起义,但被镇压下去。1976年 5月31日,印尼军队在帝力召开"东帝汶人民议会",作出一项"一致同意东帝汶同印尼共和国合并"的决议,1976年7月15日,印尼议会通过吞并东帝汶的"特别法案",把东帝汶划为印尼的第27个省。东帝汶人民坚决反对印尼的强行吞并,在以后的几年里,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和民主共和国政府领导人民在山区和农村坚持斗争。1983年 3月革命阵线游击队领导人同印尼驻军司令会晤,达成停火协议。但不久,印尼军方撕毁协议,战火又起。
东帝汶民主共和国一成立,就得到49个国家的支持。1976年 8月在科伦坡召开的第 5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政治宣言》,坚决支持东帝汶人民维护独立的斗争。联合国大会第 4委员会在1976年11月17日、1977年11月10日和1978年12月 5日相继通过关于东帝汶问题的决议,支持东帝汶人民争取自决和独立的权利。1985年,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挪威、瑞典以及西欧的一些国家在一封公开信中,呼吁印尼停止镇压行动,并同东帝汶的代表举行会谈。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