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ew Keynesianism
新凯恩斯主义
1.
The New Keynesianism s Unemployment Theory and Its Enlightenment;
新凯恩斯主义失业理论及启示
2.
The school of new neoclassical synthesis attempts to integrate new classical macroeconomics,new Keynesianism and real business cycles into a single research framework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economic reality more rationally.
该学派力图把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纳入同一框架而对经济现实做出更为合理的解释。
2) New Keynesian
新凯恩斯主义
1.
On the base of scientific commenting on New Keynesian of wages sticky, it is common that economists absorb theory of wages sticky perspective and advanced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employment, economic fluctuation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
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研究成果颇丰,在科学评价新凯恩斯主义工资粘性理论的基础上,经济学者借鉴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新颖的理论观点对我国宏观经济中的就业问题、周期性经济波动以及财政与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深入研究。
3) New Keynesian Economics
新凯恩斯主义
1.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New Keynesian Economics;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政府的作用
2.
Reviewing the “Coordination Failures” Theory of New Keynesian Economics;
新凯恩斯主义的“协调失灵”理论述评
4) Keynesianism
[英]['keinziənizəm] [美]['kenzɪə,nɪzəm]
凯恩斯主义
1.
The Influence of Keynesianism o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Law;
论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法发展的影响
2.
The Institutional Conditions and Other Issues of the Applicability of Keynesianism;
凯恩斯主义适用的制度条件及其它
5) Keynesism
凯恩斯主义
1.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se and Fall Transformation and Western Economic Circle of Keynesism;
“凯恩斯主义”盛衰演变与西方经济周期的互动关系
2.
Keynesism is coming back.
凯恩斯主义正在卷土重来。
3.
As the defects of keynesism policies gradually exposed,the liberal capitalism voice from U.
但凯恩斯主义和法团主义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它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6) Keynesian
[英]['keinziən] [美]['kenzɪən]
凯恩斯主义
1.
Structural Multiplier and Its Development to Keynesian Macroeconomics
结构式乘数及其对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
2.
On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Ups and Downs of Keynesian
经济全球化与凯恩斯主义的兴衰
3.
Forecast of the Fiscal Policy Trend of U.S.in the Context of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Keynesian
次贷危机背景下美国财政政策走势的预测——基于凯恩斯主义视角的一个分析
补充资料:新凯恩斯主义
新凯恩斯主义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凯恩斯主义基础上吸取非凯恩斯主义某些观点与方法形成的理论。
核心命题:曼奎和罗默明确表示:%26ldquo;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26rdquo;意味着对如下两个问题作出解答:(1)这个理论违背古典派的两分法吗?它断定名义变量(如货币供应)的波动影响实际变量(如产出量和就业)的波动吗?即是,货币非中性论吗?(2)这个理论假定经济中的实际市场不完善性是理解经济波动的关键吗?如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和相对价格粘性这些思考是理论的核心吗?对于以上两个问题,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作出肯定回答的。因为价格是粘性的,所以古典派的两分法便破产了。因为不完全竞争和相对价格的粘性是理解价格为何呈粘性的主要原因,所以实际的不完善性是具有决定性的。
在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中,只有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才对以上两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强调技术上的扰动和完善的市场,所以它对以上两个问题作出否定回答。许多较早期宏观经济理论抛弃了古典派的两分法,但是它们通常并不强调实际的不完善性是真相叙述的主要部分,例如,70年代大多数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包括非均衡的凯恩斯主义模型)都把工资和价格粘性塞进另外的瓦尔拉斯式经济或硬充作瓦尔拉斯体系。因此,名义的和实际的不完善性的相互作用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显著特点。
更多的传统凯恩斯主义模型和货币主义模型都未把价格粘性的解释作为关键性的。他们这两派学者都把经验证据视为比理论上纯正更加重要。例如,货币主义者莱德勒(D.E.W.Laidler)争辩道:%26ldquo;更好和更多的明确微观基础并保证关于任何宏观政策实验后果的更准确的经验论断%26rdquo;(注:莱德勒:《当前宏观经济学问题》,1992年,转引自斯诺东等:《宏观经济学现代指南》,1994年英文版,第290页。)。在80年代期间,新凯恩斯主义发展具有明显的非经验风格。那些更年轻一代经济学家,为寻求加强凯恩斯主义模型,主要是通过发展和改进凯恩斯理论的微观基础来探究。
新古典主义模型和新凯恩斯主义模型之间的关键性差别在于对待价格确定行为上。与价格接受者(他是新古典模型的主角)形成对照,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假定制定价格的是垄断企业,而非假定是完全竞争企业。虽然在凯恩斯的《通论》出版之前,1933年,罗宾逊夫人、张伯伦已分别独立地发展了垄断竞争理论,可是只是最近,主流凯恩斯主义理论家们才开始了使不完全竞争体现成非市场出清模式的工作。
大多数新凯恩斯主义模型都假定有理性地形成预期。这显然是70年代的新古典派革命对宏观经济学家具有深刻影响的一个研究领域。但是,某些著名凯恩斯主义者和正统货币主义者却保持对宏观理论的微观基础的批评,并怀疑理性预期假设的经验证实。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者保持关于政策问题的各种各样观点,例如,财政金融政策实施中相机抉择而非规则性方面的重要性争论。新凯恩斯主义者把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震动都认为是经济不稳定的潜在根源,但特别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家们有分歧(当要对市场经济有能力吸收这些供求震动以致维持充分就业作出评价时)。新凯恩斯主义者还与凯恩斯有同样看法,即非自愿失业既是可能的,又是可信的。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特征表现为不完全竞争,不完善市场,异质劳动和不对称的信息,而且经济主体经常关心着公平。因此,在新凯恩斯主义者看来,%26ldquo;实际的%26rdquo;宏观领域具有协调失效和宏观经济的外部影响的特性。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于市场不完全性及其宏观经济效应并未达成完全一致见解。但是,他们的许多解释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互相补充的。正如莱斯利(D.Leslie)评论说:%26ldquo;新凯恩斯主义把满桶砂粒投入运转圆滑的新古典派范式中。%26rdquo;(注:斯诺东等:《宏观经济学现代指南》,第291%26mdash;292页。)
核心命题:曼奎和罗默明确表示:%26ldquo;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26rdquo;意味着对如下两个问题作出解答:(1)这个理论违背古典派的两分法吗?它断定名义变量(如货币供应)的波动影响实际变量(如产出量和就业)的波动吗?即是,货币非中性论吗?(2)这个理论假定经济中的实际市场不完善性是理解经济波动的关键吗?如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和相对价格粘性这些思考是理论的核心吗?对于以上两个问题,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作出肯定回答的。因为价格是粘性的,所以古典派的两分法便破产了。因为不完全竞争和相对价格的粘性是理解价格为何呈粘性的主要原因,所以实际的不完善性是具有决定性的。
在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中,只有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才对以上两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强调技术上的扰动和完善的市场,所以它对以上两个问题作出否定回答。许多较早期宏观经济理论抛弃了古典派的两分法,但是它们通常并不强调实际的不完善性是真相叙述的主要部分,例如,70年代大多数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包括非均衡的凯恩斯主义模型)都把工资和价格粘性塞进另外的瓦尔拉斯式经济或硬充作瓦尔拉斯体系。因此,名义的和实际的不完善性的相互作用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显著特点。
更多的传统凯恩斯主义模型和货币主义模型都未把价格粘性的解释作为关键性的。他们这两派学者都把经验证据视为比理论上纯正更加重要。例如,货币主义者莱德勒(D.E.W.Laidler)争辩道:%26ldquo;更好和更多的明确微观基础并保证关于任何宏观政策实验后果的更准确的经验论断%26rdquo;(注:莱德勒:《当前宏观经济学问题》,1992年,转引自斯诺东等:《宏观经济学现代指南》,1994年英文版,第290页。)。在80年代期间,新凯恩斯主义发展具有明显的非经验风格。那些更年轻一代经济学家,为寻求加强凯恩斯主义模型,主要是通过发展和改进凯恩斯理论的微观基础来探究。
新古典主义模型和新凯恩斯主义模型之间的关键性差别在于对待价格确定行为上。与价格接受者(他是新古典模型的主角)形成对照,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假定制定价格的是垄断企业,而非假定是完全竞争企业。虽然在凯恩斯的《通论》出版之前,1933年,罗宾逊夫人、张伯伦已分别独立地发展了垄断竞争理论,可是只是最近,主流凯恩斯主义理论家们才开始了使不完全竞争体现成非市场出清模式的工作。
大多数新凯恩斯主义模型都假定有理性地形成预期。这显然是70年代的新古典派革命对宏观经济学家具有深刻影响的一个研究领域。但是,某些著名凯恩斯主义者和正统货币主义者却保持对宏观理论的微观基础的批评,并怀疑理性预期假设的经验证实。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者保持关于政策问题的各种各样观点,例如,财政金融政策实施中相机抉择而非规则性方面的重要性争论。新凯恩斯主义者把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震动都认为是经济不稳定的潜在根源,但特别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家们有分歧(当要对市场经济有能力吸收这些供求震动以致维持充分就业作出评价时)。新凯恩斯主义者还与凯恩斯有同样看法,即非自愿失业既是可能的,又是可信的。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特征表现为不完全竞争,不完善市场,异质劳动和不对称的信息,而且经济主体经常关心着公平。因此,在新凯恩斯主义者看来,%26ldquo;实际的%26rdquo;宏观领域具有协调失效和宏观经济的外部影响的特性。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于市场不完全性及其宏观经济效应并未达成完全一致见解。但是,他们的许多解释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互相补充的。正如莱斯利(D.Leslie)评论说:%26ldquo;新凯恩斯主义把满桶砂粒投入运转圆滑的新古典派范式中。%26rdquo;(注:斯诺东等:《宏观经济学现代指南》,第291%26mdash;292页。)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