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地磁场变化
1)  geomagnetic field variation
地磁场变化
1.
Two data sets including the historical geomagnetic field model and the length of the day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omagnetic field variation and the changes in the length of the day from 1840~2000.
利用历史地磁场模型资料和日长资料,计算和分析了1840~2000年期间地磁场变化与日长变化的互相关特点。
2)  geomagnetic variation field
地球变化磁场
1.
Some current research on geomagnetobiology in China is reviewed,focusing on two parts:(1)Biological effects of the main geomagnetic field;(2)Biological effects of the geomagnetic variation field.
概述了我国地磁生物学部分研究工作的现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地球基本磁场生物效应的研究;(2)地球变化磁场生物效应的研
2.
Modeling and prediction of the geomagnetic variation field are needed in many applications of the geomagnteism research,but because of the complicated time—space distributing,the geomagnetic variation field is difficult to characterize precisely by a self—contained model.
在应用地磁学研究的许多领域都需要对地球变化磁场进行建模预测,但由于变化磁场具有十分复杂的时空分布,很难用一个比较完备的模型来精确描述,本文尝试运用混沌理论中的相空间重构理论结合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地球变化磁场时间序列进行了单步预测和多步迭代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较好地揭示变化磁场动力系统复杂的运动规律和演化过程。
3)  Varying magnetic field
变化磁场
4)  Changing magnetic fields
磁场变化
5)  geomagnetic variations of dY/dt
地磁场的dY/dt变化
6)  Secular variation chart of geomagnetic field
地磁场长期变化图
补充资料:地磁场
地磁场
geomagnetic field
    从地心至磁层顶的空间范围内的磁场。地磁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人类对于地磁场存在的早期认识,来源于天然磁石和磁针的指极性。磁针的指极性是由于地球的北磁极(磁性为S极)吸引着磁针的N极,地球的南磁极(磁性为N极)吸引着磁针的S极。这个解释最初是英国W.吉伯于1600年提出的。吉伯所作出的地磁场来源于地球本体的假定是正确的。这已为1839年德国数学家C.F.高斯首次运用球谐函数分析法所证实。
   
   

地磁场示意图


   
   地磁场是一个向量场。描述空间某一点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需要3个独立的地磁要素。常用的地磁要素有7个,即地磁场总强度F,水平强度H,垂直强度ZXY分别为H的北向和东向分量,DI分别为磁偏角和磁倾角。其中以磁偏角的观测历史为最早。在现代的地磁场观测中,地磁台一般只记录HDZXYZ
   近地空间的地磁场,像一个均匀磁化球体的磁场,其强度在地面两极附近还不到1高斯,所以地磁场是非常弱的磁场。地磁场强度的单位过去通常采用伽马(γ),即10高斯。1960年决定采用特斯拉作为国际测磁单位,1高斯=10特斯拉(T),1伽马=10特斯拉=1纳特斯拉(nT),简称纳特。地磁场虽然很弱,但却延伸到很远的空间,保护着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使之免受宇宙辐射的侵害。
   地磁场包括基本磁场和变化磁场两个部分,它们在成因上完全不同。基本磁场是地磁场的主要部分,起源于地球内部,比较稳定,变化非常缓慢。变化磁场包括地磁场的各种短期变化,主要起源于地球外部,并且很微弱。
   地球的基本磁场可分为偶极子磁场、非偶极子磁场和地磁异常几个组成部分。偶极子磁场是地磁场的基本成分,其强度约占地磁场总强度的90%,产生于地球液态外核内的电磁流体力学过程,即自激发电机效应。非偶极子磁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非洲西部、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等几个地域,平均强度约占地磁场的10%。地磁异常又分为区域异常和局部异常,与岩石和矿体的分布有关。
   地球变化磁场可分为平静变化和干扰变化两大类型。平静变化主要是以一个太阳日为周期的太阳静日变化,其场源分布在电离层中。干扰变化包括磁暴、地磁亚暴、太阳扰日变化和地磁脉动等,场源是太阳粒子辐射同地磁场相互作用在磁层和电离层中产生的各种短暂的电流体系。磁暴是全球同时发生的强烈磁扰,持续时间约为1~3天,幅度可达10纳特。其他几种干扰变化主要分布在地球的极光区内。除外源场外,变化磁场还有内源场。内源场是由外源场在地球内部感应出来的电流所产生的。将高斯球谐分析用于变化磁场,可将这种内、外场区分开。根据变化磁场的内、外场相互关系,可以得出地球内部电导率的分布。这已成为地磁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叫做地球电磁感应。
   地球变化磁场既和磁层、电离层的电磁过程相联系,又和地壳上地幔的电性结构有关,所以在空间物理学和固体地球物理学的研究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