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lant RNA extraction
植物RNA提取
2) plant RNA isolation
植物RNA分离提取
3) phytoextraction
植物提取
1.
Phytoremediation,including phytoextraction,phytostabilization and phytovolatilization,is an in situ remediation technology with considerable promises for restoring heavy metal-contaminated sites.
重点介绍了AM真菌对植物重金属耐性的影响及其在植物提取和植物稳定中的应用等方面的进展,讨论了未来研究所面临的任务和挑战。
4) plant extract
植物提取物
1.
Preservatives market in the world and advanced research on plant extracts;
国际防腐剂市场及植物提取物防腐剂研究进展
2.
Screening of plant extracts against eggplant Verticillium dahliae;
抑制茄子黄萎菌的植物提取物的筛选
3.
Inhibition of plant extracts,sodium carbonate and sodium bicarbonate on the pathogen of poplar canker Botryosphaeria dothidea;
植物提取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室内对杨树溃疡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5) Plant Extracts
植物提取物
1.
Reducing free radicals in cigarette mainstream smoke through plant extracts;
利用植物提取物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的自由基
2.
Progress in tumor cell apoptosis induced by plant extracts;
植物提取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制研究进展
3.
The Inhibition of Plant Extracts Against 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
植物提取物对黄瓜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
6) extraction from natural plants type
植物提取类
补充资料:感染性RNA病原RNA
分子式:
CAS号:
性质:又称感染性RNA病原RNA;壳病毒,是一种和病毒(virus)相似的感染性颗粒。为无蛋白外壳的单链RNA,分子量1.1×105~1.3×105。它是比已知病毒都小的能在宿主细胞内自主复制的病原体之一。已知的近20种类病毒中,大部分已测得了一级结构,都是无蛋白外壳的共价闭合的单链环状RNA分子。在天然状态下类病毒RNA以高度碱基配对的棒状结构形式存在。最先是由T. O. Diener等人(1969)在马铃薯纤块茎病(potato spindle tuber disease)的病株上首先发现的,在电镜下可见到这RNA分子呈50nm长的杆状分子,共有359个碱基对,并证实是游离的RNA,为此正式命名为类病毒。它通常在宿主细胞核内,借助汁液传染,分子量75000~130000,比最小病毒还小80倍。后又相继在菊花矮缩病(chrysanthemum stunt)、菊花绿斑病(chrysanthenum chlorotic mottle)、柑橘剥皮病(citrus excortis)等患病植株中分离到低分子量的病原RNA。推测它也可能存在于其他植物、动物甚至人体内。绝大部分类病毒均具有共同的结构特征:(1)位于棒状结构中心有一个高度保守的序列;(2)靠近这一保守中心区的左侧有一个多聚嘌呤区;(3)棒状结构左侧序列保守性强,右侧变异性大。它可能是通过核苷酸序列或结构改变直接与寄主细胞相互作用、干扰细胞的代谢而致病。对类病毒的研究可能为揭示生命起源和进化、生命过程的实现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理论问题作出贡献。
CAS号:
性质:又称感染性RNA病原RNA;壳病毒,是一种和病毒(virus)相似的感染性颗粒。为无蛋白外壳的单链RNA,分子量1.1×105~1.3×105。它是比已知病毒都小的能在宿主细胞内自主复制的病原体之一。已知的近20种类病毒中,大部分已测得了一级结构,都是无蛋白外壳的共价闭合的单链环状RNA分子。在天然状态下类病毒RNA以高度碱基配对的棒状结构形式存在。最先是由T. O. Diener等人(1969)在马铃薯纤块茎病(potato spindle tuber disease)的病株上首先发现的,在电镜下可见到这RNA分子呈50nm长的杆状分子,共有359个碱基对,并证实是游离的RNA,为此正式命名为类病毒。它通常在宿主细胞核内,借助汁液传染,分子量75000~130000,比最小病毒还小80倍。后又相继在菊花矮缩病(chrysanthemum stunt)、菊花绿斑病(chrysanthenum chlorotic mottle)、柑橘剥皮病(citrus excortis)等患病植株中分离到低分子量的病原RNA。推测它也可能存在于其他植物、动物甚至人体内。绝大部分类病毒均具有共同的结构特征:(1)位于棒状结构中心有一个高度保守的序列;(2)靠近这一保守中心区的左侧有一个多聚嘌呤区;(3)棒状结构左侧序列保守性强,右侧变异性大。它可能是通过核苷酸序列或结构改变直接与寄主细胞相互作用、干扰细胞的代谢而致病。对类病毒的研究可能为揭示生命起源和进化、生命过程的实现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理论问题作出贡献。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