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地质汇报
1)  geological report application
地质汇报
2)  geological prediction
地质预报
1.
By the example of geological prediction in Wangchao Coal Mine,the practical change rules of water turbidity before water pouring out at working face and the ubiquitous problems in current geological predication are analyzed and the basic principls are put forward.
通过对王晁煤矿地质预报实例的总结,分析采掘工作面透水前"水流混浊程度"的实际变化规律,以及目前在地质预报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质预报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
Though the application of geological sketching in Wuchiba Tunnel,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geological sketching to tunnel construction and the realization of long distance geological prediction using geological sketching method.
本文通过地质素描在乌池坝隧道施工中的应用,阐述了地质素描对隧道施工的意义以及实现地质素描长距离地质预报的方法。
3.
According to a passenger line tunnel construction that may exist in the process of 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blems, pointing out that this section of tunnel geological prediction ahead of key and difficult, proposing methods which are based on geological,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as a primary means to a comprehensive geological forecasting techniques.
根据某客运专线隧道出口段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指出该段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重点和难点,提出"以地质法为基础、以物探为主要手段的综合地质预报技术"。
3)  geological report
地质报告
1.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 great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gold geological report and the objective reality of two certain gold mines during their construction,thus the reassessment of reliability of the geological report is necessary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project obtaining goal.
某两个金矿在建设中发现金矿地质报告与客观实际出入较大,对现有金矿地质报告利用前应进行再评估及探讨评估方法,确保建设项目达到预期目的。
2.
This paper puts stress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significance for the compilation of the chapter of environment prolection in geological report of coal field, and the identification, prediction and evaluation of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论述了编制煤田地质报告环保篇章的意义、潜在环境问题识别和预评价,概括介绍了环保篇章的内容,旨在推动和加强煤田地质报告环保篇章的编制工作,为管理机构、产业部门提供开发煤炭资源的决策依据,并为以后工作提供指导。
3.
Low degree of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too much copied content from other reports,inconsistency and focal points have not been stood out are prominent issues in some coal exploration geological reports at present.
其产生的原因主要为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人才短缺、知识结构不能适应工作需求、技术人员工作负荷大、技术管理环节薄弱、地质"三边"工作弱化、地质报告评审制度不够完善等,提出了遵循地质工作规律、合理确定勘查周期、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高度重视技术管理工作的建议,以促进煤田地质勘查报告质量提高,满足煤炭工业发展需求。
4)  Geological forecast
地质预报
1.
The application of geological radar in advanced geological forecast of Changwuling tunnel;
地质雷达在长坞岭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2.
The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geological forecast in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超前地质预报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的应用
3.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easuring principles of TSP203 and its application achievements in Tongluoshan Tunnel,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increasing the precision of the geological forecast by using TSP203.
阐述了TSP203的测量原理及在铜锣山隧道中的应用成果,并提出了几点提高TSP203地质预报精度的建议。
5)  geology forecast
地质预报
1.
The paper expounds the formation condition,partition of development phase and different karst cave kinds,it discusses on the geology forecast work by the tunnel passing the karst.
对岩溶的发育条件、发育阶段划分以及不同溶洞类型对隧道施工的影响进行了概括性的阐述,对隧道通过岩溶地段时的地质预报工作进行了探讨,并针对溶洞的不同类型,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
2.
Research purposes: The purposes are to seek the key points of geology forecast in advance for tunnel construction,find problems and make clear the thoughts on geology forecast in advance for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tunnel.
研究方法:通过对隧道施工地质问题的回顾与地质预报工作现状调查,对主要的几种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手段及特点进行归纳,从手段和方法上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6)  geological forecasting
地质预报
1.
The land-sonar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which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elastic reflection wave and is a method of geological forecasting in tunnel construction.
作为地震反射法一个变种的陆地声纳法,是一种易掌握、仪器轻便的隧道掌子面前方地质预报的方法,它用锤击震源在隧道掌子面上设排列和测点工作,在预报岩溶、断层及破碎带、岩脉等方面成功地进行了20多个工区的预报,1995年通过了铁道科学院和铁道部鉴定。
2.
Landsonar,which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elastic reflection wave,is a method for geological forecasting in tunnel construction.
无论在地面上探查中、小溶洞方面(查找的溶洞径深比可小于1∶15),还是在隧道施工地质预报方面都有很大优势。
3.
Landsonar,which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elastic reflection wave,is a method for geological forecasting in tunnel con- struction.
无论在地面上探查中、小溶洞方面(查找的溶洞径深比可小于1:15),还是在隧道施工地质预报方面都有很大优势。
补充资料: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实验室是1989年由国家计委、国家教委批准,在原“工程地质”国家重点学科点基础上建立的国家专业实验室。实验室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原地质矿产部(主管部门)和原成都地质学院(依托单位)的指导下,从1991年至1995年,历时四年多,初步建设成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领域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1995年10月,实验室通过原地质矿产部检查验收小组和验收专家委员会的检查和验收,专家委员会认为:“该实验室全面达到了国家专业实验室的验收标准,并具备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条件,建议有关的领导部门继续给予支持,使该实验室尽早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1992年原地质矿产部批准该实验室为部开放实验室,2001年该实验室被批准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01年,该实验室所依托的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该实验室被科技部批准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2003年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部级重点实验室。2007年04月被获批准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这是我国地质灾害领域惟一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实验室及依托单位具有“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环境地质”(自主设置)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减灾防灾工程与防护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岩土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工程硕士领域,并设立有“地质勘探、矿业、石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本实验室由5位资深工程地质学家(其中一名外籍科学顾问)、48名固定研究人员和26名流动人员)组成。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以中青年骨干为主,平均年龄 43岁,包括教授及研究员31人(博士生导师13人)、副教授及副研究员10人、讲师7人。固定研究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70%。实验室下设4个研究室 (重大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研究室、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研究室、区域地质环境评价与保护研究室、灾害预警与信息技术研究室)、5个研究中心(地质灾害数值与物理模拟研究中心、遥感与信息技术开发中心、地质灾害与工程安全监测研究中心、泥石流灾害研究与防治中心、地下水科学研究与开发中心)、12个装备先进的试验室(岩石力学综合参数测试试验室、mts土动三轴试验室、岩石(材料)力学试验室、现代勘测技术试验室、土工试验室、微观分析鉴定室、物理模拟试验室、数值模拟试验室、遥感与gis试验室、环境工程试验室、钻掘工程试验室、地层环境模拟及污染控制试验室)。12个试验室总体技术手段和仪器设备具有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仪器代表了目前这一领域的最高水平,仪器设备总值约2500万元人民币,其中50万元以上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或系统14台套。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用于地质灾害的现场勘测与监测,包括最新的彩色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系统、sir-20地质雷达、 trimble-gps仪和全套现场大型原位试验装置等;第二部分主要用于岩土体力学特性参数测试和物性参数分析,是试验室硬件条件的主要部分,包括在引进消化基础上开发的多功能岩石参数综合测试系统、mts土动三轴试验系统、gds非饱和土三轴试验系统、岩石流变仪、土体流变仪、土体大三轴仪、大型岩石高压渗透试验系统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大型试验装置;第三部分是用于地质灾害分析、评价及预测的数值模拟系统、物理模拟系统和“3s”技术系统。实验室拥有独立的实验大楼,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使用面积4000平方米)。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实验室始终站在学科发展前沿,立足于为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提供全面系统的理论和技术支持,立足于服务国民经济重大工程建设和防灾减灾的实际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