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耕地变化强度指数
1)  The cultivated land transformation intensity index
耕地变化强度指数
1.
The cultivated land transformation intensity index,which was put forward by LI Xiao-wen et al,could reflect the change degree of the cultivated land in a region in a year.
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了相对粮食承载指数并结合李晓文等人提出的耕地变化强度指数,计算了陕西省101个县(区)2000年~2004年的耕地变化强度指数和相对粮食承载指数,分析了陕西省近年耕地和粮食生产时空差异:①陕西省近年人口增加,耕地减少,而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波动较大;②全省耕地变化空间差异显著,大部分县(区)耕地减少,少部分县(区)耕地有所增加或保持数量平衡;③以小康水平粮食标准400kg/人。
2)  Change intensity index
变化强度指数
3)  quantitative vari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耕地数量变化
4)  yearly intensity index
年际变化强度指数
1.
In addition,with the operation of Nanjing′s seasonality index,seasonal intensity index and yearly intensity index,the paper describes the temporal charac.
从南京旅游市场结构概况入手 ,通过对其日变化、周变化、月变化 (季节指数 )、年内季节变化 (季节性强度指数 )、年际变化强度指数的分析和计算以及 1985年~ 1999年南京与中国海外旅游客流分布比较 ,总结了南京旅游客流的短期和中长期周期波动特征 ,指出这一波动的影响 ,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
5)  cultivated land change
耕地变化
1.
Cultivated land change and farm household economic behavior response in gully region of loess hilly area;
黄土丘陵区耕地变化与农户经济行为响应
2.
Taking Chongqing as a case and using statistic data,the cultivated land change and its driving forces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in SPSS software.
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重庆市的耕地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该市耕地自1980年后呈先略有增加后逐年下降趋势,但减少速度呈先小后大再降低而后增加又降低变化规律。
3.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cultivated land chang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
根据1997~2004年耕地变更调查及其它统计数据,研究了重庆市耕地资源特征,分析了重庆市直辖以来耕地面积变化过程及区域差异,并定量分析了重庆市耕地变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6)  changes of cultivated land
耕地变化
1.
Changes of cultivated land in Hebei province from 1953 to 2004 were analyzed based on mathematics statistics method.
应用数学统计方法,对55年来河北省耕地变化进行了分析。
2.
By analyzing the dynamic changes of cultivated land in Jiuquan City,it was found that the factors of influencing the cultivated land changes were the natural and economic factors.
通过对酒泉市耕地的动态变化分析,得出影响酒泉市耕地变化的因素是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补充资料:迁移效率指数、偏好指数和差别指数


迁移效率指数、偏好指数和差别指数


迁移效率指数、偏好指数和差别指数迁移效率指数是用于测定两地间人口迁移效率的指标。它是净迁移对总迁移之比。计算公式为:EIM一摇寿纂拼又‘。。上式中,}人么夕一材方}为i、]两地净迁移人数;从少+材户为i、]两地总迁移人数;El入了为迁移效率指数。 EIM的取值范围为。至100,如某一地区的值越大,反映迁移的的影响也越大。如果计算i地区与其他一切地区之间的人口迁移效率指数EIM厂,则: }艺材。一芝Mj、}EIM汀艺。+乏M,(j笋i) 迁移偏好指数是从一个地区向另一地区的实际迁移人数与期望迁移人数之比。计算公式为:____M.___材尸2行一:一二子一一不石一二,么M“ 了厂‘.厂‘、八 }二不十二六二1 、厂厂7上式中,M“为从i地迁到j地的实际迁移量;艺材。为总的人口迁移量;尸为总人口;M尸I,j为迁移偏好指数。通过计算迁移偏好指数,可以反映各地区的相对引力。 迁移差别指数是反映具有某种特征的迁移人口与非迁移人口区别的指数。例如,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数所占比重,各种文化程度人数所占比重等,以便研究人才流失和其他间题。计算公式为:M‘从IMD、一翌不丝xl。。 .义V‘ N上式中,M为迁移人数;M,为具有i特征的迁移人数;N为非迁移人数;N‘为具有i特征的非迁移人数;了八了D、为迁移差别指数。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