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新闻会议中心
1)  conference center
新闻会议中心
1.
This paper analyzed how to design a feasible weak-electrical system for a conference center and proposed design criteria of the system as multi-functional and high standard.
根据新闻会议中心多用途、高标准的使用要求,提出新闻会议中心弱电系统设计原则,确定新闻会议中心弱电系统主要包含的7项子系统,并对各个子系统的分类、组成、功能说明、系统配置、性能指标等做了较全面的阐述。
2)  press council
新闻议会
3)  Media Center
新闻中心
1.
Building With Reason and Logic--Design for Foshan Media Center;
理性并逻辑的建造——佛山市新闻中心建筑设计
4)  Main News Center
主新闻中心
1.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the International Broadcast Center, Main News Center and Photograph Center on the basement of the principle of "making conveniences for the reporters.
本文简要阐述了在"为媒体服务,一切为记者工作方便"的原则上,如何对国际广播中心?主新闻中心及摄影中心进行设计
5)  Meeting Center
会议中心
1.
The System Design for Meeting Center of Dongsheng Building;
东胜大厦会议中心系统设计
6)  Reportage [英][rɪ'pɔ:tɪdʒ]  [美][rɪ'pɔrtɪdʒ]
会议新闻报道
1.
A Study on How to Improve the Conference Reportage;
浅谈如何改进会议新闻报道
补充资料:新闻技术中心
      是将新闻工作和技术工作融为一体的消息总汇机构。也就是将新闻编辑、通信、出版和印刷等系列的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汇集起来,联合成一个综合系统,在新闻工作者的操纵下,整体协调地运行和管理,编辑和发布新闻,成为消息总汇的机构。
  
  新闻技术中心以提高新闻的时效和质量为目标,能完成从新闻收集、写作、编辑到发布的全部工作,能对新闻的采、编、译、改、审、传送和发布等主要业务流程进行自动化、电脑化处理, 满足新闻通信迅速、准确、安全、可靠的要求。
  
  新闻技术中心主要承担新闻的生产,同时还担负着新闻工作者的技术培训及对新技术进行探索和研究,以便不断用新技术改进新闻工作。
  
  发展简史  20世纪30~40年代,收发新闻主要采用无线通信方式(见新闻无线通信)。当时,各大通讯社都配置了电台和收发信报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闻通讯社又都装备了大量设备,但并没有改变编辑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环节。例如,编辑只能从报务员手中取得所收到的电讯稿,编辑好的新闻稿也必须交给报务员才能发出,等于将收发报的报房从电报局改设在邻近编辑部的地方,仅仅缩短了各部门的地理距离,并没有形成新闻技术中心。
  
  20世纪 70年代 ,由于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突起,尤其是计算机在新闻通信工作中的应用,为新闻技术装备的革新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最初是"办公室自动化"的一个分支──"文本编辑"以及计算机通信技术被引入新闻工作中:新闻的采写和发送开始省去了人工报务员环节,稿件的编写和传送开始离开了硬拷贝,新闻工作者除编写新闻以外,开始使用高技术装备传送新闻。新闻工作和技术工作的这种紧密结合,孕育了新闻技术中心的雏形。70年代后期计算机技术在新闻工作中扩大了应用范围:计算机代替了相当一部分人工管理和资料检索,电子照排代替了铅字印刷,电子暗房代替了人工冲洗新闻图片的流程,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新闻技术中心。
  
  系统构成 一个完善的新闻技术中心主要包括:①新闻文字稿件编辑处理系统;②新闻图片稿件编辑处理系统;③新闻资料数据库;④新闻通信处理系统;⑤通信网络系统;⑥程控交换系统;⑦闭路电视系统;⑧有线广播系统;⑨无线通信系统 (包括卫星、微波、超短波通信); ⑩电子排版印刷系统;大屏幕要闻快讯显示系统;调度控制中心。此外,还要设置新闻技术培训部门、新闻技术开发部门和技术设备维修部门等。
  
  文字编辑处理系统 是新闻业务流程中的中心环节,由编辑终端(由微电脑构成)和计算机主机组成。编辑终端是记者、编辑直接操作的机器,通过编辑终端还能联机检索有关资料。文字编辑处理系统能处理多种文种新闻稿件的编辑业务,能实现采、编、译的自动化,实现新闻无纸采访和编辑。
  
  新闻图片处理系统 由图片编辑终端和电子暗房组成,主要用于图片传真通信和新闻图片编辑。对采集的新闻图片进行计算机存贮,经编辑处理加工,然后发送出去。图片的编辑处理在图片编辑终端上进行,它具有多种处理功能,如图片画面的剪裁、调整画面的色调和反差、增删修改图片上的文字说明等。编辑加工处理后的图片进入电子暗房,不需进行传统的图片冲洗程序就能发送出去。
  
  新闻资料数据库 主要由计算机和大容量的磁盘组成,用于存贮常用的新闻资料 (如近期的新闻稿件和各种人物、地名 、组织机构 、重要事件的背景资料等 ),能向采编人员迅速提供他们采编稿件所需要的重要资料。
  
  新闻通信处理系统 担负着新闻电讯稿件 (文字和图片 )的收集、分发和传送。通信处理系统由通信处理机组成,它连接着几十、几百甚至几千条各种收、发信电路。所有的文字、图片等非话音电讯,都通过通信处理系统从外界和国内外分社及其他通讯社收集进来。同时,所有发出去的新闻电讯,也都由此发向国内外用户,包括国内外报社、通讯社和自己的分社。通信处理系统还承担着社内稿件的传送。
  
  程控交换系统 由计算机、数字交换网和系统数据、话音通道、接口组成,是新闻通信网络的汇接中心。通过它,网络之间实现了自动转接,各层次网络实现了互通,大大提高了新闻通信的时效和质量。程控交换系统承担着电话、长途电话以及报文和数据的自动交换。从外界和国内外分社发来的稿件和电话,通过它自动交换转接到对方;同时,发出去的稿件和话音通信,通过它自动交换,转送到用户。
  
  80年代中期,又发展了计算机专用数据交换系统,能将多台计算机组成高性能的网络,与程控交换系统互相配合组网。程控交换系统用于有话音的业务或与公用电话网有联系的网络,有较大的灵活性。而计算机专用数据交换系统则是将专用数据交换设备用于计算机组网,它的交换、传输数据的性能和效率高于程控交换系统。
  
  工作流程  新闻技术中心的新闻业务流程和工作方式如下:
  
  国内外分社和记者通过通信系统和编辑系统与总社的有关编辑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将信息传送给总编或有关部门的主编。总编或部门主编则指挥各有关编辑部门、分社或记者的采编活动。分社和记者的稿件经通信系统送给有关编辑,编完的新闻稿件由主编或责任编辑签发,然后经通信系统发给用户或送照排系统,由版面编辑处理后,作为新闻稿出版。在编辑过程中,可随时从资料系统索取有关资料。
  
  
  
  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闻技术中心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进展。
  
  ①由于采用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等宽带、高效的通信手段,新闻通信网将迅速发展并提高功能,使总社的编辑部门与国内外分社或记者取得更密切的联系,犹如在一个大编辑室中一起工作一样。
  
  ②新闻采编人员所用的设备将具有更高的性能,操作更简便,尤其是记者携带的采编和通信设备更加小巧玲珑,性能更高。
  
  ③新技术的应用主要有:a.增添新闻发布的新手段。传统的新闻发布手段是通过报纸、电台或印发新闻稿等向公众发布。以后将会逐步增加向公众直接发布新闻的手段,使公众能迅速得到最新的或某个专题的新闻。例如大屏幕新闻快讯显示系统 ,是在公共场所 ( 如车站、广场)利用大型显示屏幕(宽度超过5米,高度超过2米)直接向公众宣布新闻快讯。又如可视新闻系统,是在普通电视的回扫时间,播放文字新闻,通过配有文字广播接收器的家用电视接收机,观众可以随时主动收看。b.采用计算机辅助稿件分类处理设备。通讯社每天都要收到大量的电讯稿,需要及时地分类处理。采用人工处理电讯稿,工作量太大,将来用计算机辅助的分类处理设备能自动将来稿按某一类或某一事件检出,并自动归档存贮。c.新闻计算机辅助翻译机和自动翻译机将逐步成熟,成为处理稿件的重要辅助设备。
  
  这些新技术的采用能进一步提高新闻的时效和质量,使新闻技术中心的作用继续扩展,它的电脑化、自动化程度将达到新的高度。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