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城市地表反射率
1)  surface reflectance over urban areas
城市地表反射率
2)  Surface reflectance
地表反射率
1.
(Downward Longwave Radiation), R n (net radiation flux) and surface reflectance of pre-monsoon, mid-monsoon and after-monsoon in the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were analyzed in this research.
利用“全球能量与水循环亚洲季风之青藏高原试验”GAME/Tibet(GEWEXAsianMonsoonExperimentintheTibetanPlateau) 1 998年加强期 (IOP)观测资料 ,分析研究了藏北高原地区草甸下垫面在季风前、季风中、季风后的太阳短波向下辐射、大气长波向下辐射、地面长波向上辐射、地面短波向上辐射、净辐射及地表反射率等特征 ,得到了一些藏北高原地区草甸下垫面的辐射特征的新认识。
3)  surface albedo
地表反射率
1.
Characteristic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urface albedo in temperate desert steppe in Inner Mongolia
内蒙古温带荒漠草原生长季地表反射率特征及数值模拟
2.
By using the continuous observational data of air,radiation and soil from two sites of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AWS) at Shiquanhe and Gaize on the western Tibetan Plateau in the period from September 1997 to December 1998,the hourly surface albedo is computed.
利用中(国)日(本)青藏高原陆面过程合作试验(GAME/Tibet)设立于青藏高原西部狮泉河和改则两地自动气象站(AW S)1997~1998年观测的大气、辐射和土壤等资料,计算了两地的逐时地表反射率,并进行了日平均、月平均和日合成分析,据此讨论了青藏高原西部地表反射率的若干变化特征,并在计算了对反射率影响最大的因子——太阳高度角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青藏高原西部地表反射率的日变化特征。
4)  earth relative reflection
地表相对反射率
5)  urban surface
城市地表
1.
The property and the calculating method of the urban surface runoff yield were discussed and analyzed in this paper.
分析了城市地表雨水产流特性,讨论了城市地表雨水产流的计算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对城市不透水区,降雨损失主要以初损中的洼蓄为主,若精度要求较高,宜采用蓄满产流中的指数分布计算方法或变径流系数法;若精度要求一般,可采用SCS曲线法或综合径流系数法。
6)  Urban radiation process
城市地表辐射收支
补充资料:反射率
      从非发光体表面反射的辐射与入射到该表面的总辐射之比,它是表征物体表面反射能力的物理量。绝对黑体的反射率为0,纯白物体的反射率为1,实际物体的反射率介于0与1之间,可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地-气系统的反射率,它包括地面、云和各种大气成分对太阳辐射的反?淠芰捌渥芎汀U庑┓瓷渎示龆ㄗ诺?-气系统吸收太阳辐射的百分数。 物体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因光线的入射角和波长而不同,气候学研究的是太阳辐射的全波段。
  
  根据气象卫星的观测结果,整个地-气系统的反射率约为30%,即约有30%的太阳辐射能被反射回太空,其中三分之二是云反射的,其余部分则被地面反射和被各种大气成分所散射(见大气环流的能量平衡和转换)。云的反射率同云型和云层厚度有关,约在20~70%之间。陆面、土壤的性质和植被类型不同,也能使反射率改变,但这些差异一般不超过10~20%。而冰和雪的覆盖状况能引起反射率显著变化。例如,陆地被雪覆盖或洋面结冰时,将使其反射率增大30~40%,新雪面更可使反射率增大60%左右。原先无雪的地区如有积雪,则因反射率增大,将使太阳辐射能量的收入大约减小60%。这种影响随季节和纬度而不同,尤其明显的是,北纬50°以南的地区,当春季出现积雪时,上空平均将减少大约150卡/(厘米2·天)的热量收入。这样的热量收支变化,将产生明显的气候效应。
  
  在极冰对气候影响的机制研究中,有人认为:冰雪-反射率-温度之间还存在"正反馈过程",即冰雪的覆盖增大地表的反射率,使地-气系统吸收的辐射减少,从而降低气温,而降温又将进一步使冰雪面积扩展,反射率继续增大,造成温度越来越低的现象。在这个正反馈过程的基础上建立的气候模式(见气候模拟),已用于解释古代冰期的形成和对未来气候趋势的推测。也有人认为:在实际大气中,还存在着"负反馈过程",它使气候具有稳定化的趋势(见极地气象学)。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