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盐节木
1)  Halocnemum strobilaceum
盐节木
1.
Effects of Salt and Temperature on Halocnemum strobilaceum Seed Germination;
盐分和温度对盐节木种子萌发的影响
2.
In this paper, the bio-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digenous halophytes: Salsola implicata, Suaeda linifolia, Halocnemum strobilaceum and Kalidium foliatum will be studi.
本文拟通过对生长于盐渍化土地上的四种常见盐生植物:盐爪爪、盐节木、亚麻叶碱蓬和密枝猪毛菜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的研究,查明盐生植物适应盐渍化土壤的机制,为在盐渍化土地上恢复、重建和扩展植被,并为改造该类土地提供依据。
2)  knag [næɡ]
木节
3)  A protruding knot on a tree.
木节,木瘤
4)  knot [英][nɔt]  [美][nɑt]
木节,浆节
5)  knot [英][nɔt]  [美][nɑt]
节子(木节)
6)  Knot [英][nɔt]  [美][nɑt]
木节,节疤
补充资料:独木龙舟节
独木龙舟节
独木龙舟节

每年农历5月25日—5月27日,施洞一带居住在清水江边的苗族人民都要举行这一盛大集会,独木龙舟节历史悠久,但因苗族无文字记载,真正的起源于何时已无法考证。

龙舟古朴硕大,别具一格,舟身用三根高大杉木掏空而成,中间一根独木为母舟,直径约70厘米,长约24米,两边各置一根直径约50厘米,长约17米的子舟,平时舟身被放置在村口专门搭建的亭子里,龙头则放在村里推选出的鼓主家,农历5月20日至23日期间巫师会按传统做法“起龙”,之后用竹篾将子舟和母舟并列扎成一排,装上精雕细刻的五彩龙头。

由男人们把龙舟抬到水中,比赛当天,吃过中饭后,参加比赛的男人们清一色穿着家织的深紫色的亮布衣和蓝色布裤,腰扎一条织镶着银泡的腰带,头戴黄色的插着三根银片的马尾斗笠,每条龙舟载三、四十人,母舟前方坐有四个人:第一个坐在龙舟与龙头连接处,背朝前方,负责呐喊助威和靠岸撑船;第二个人是中年老人,背朝前方,负责鸣放铳炮,制造声势;第三个人是寨中德高旺众的寨老,也就是鼓主,背朝前方,身穿白色长袍,外套一件黑色马夹,头戴一顶大宽边帽,负责敲鼓。

第四个是一个男扮女装的10多岁的小孩座着负责敲锣,在男孩的是面还有一个小龙头,捆绑一把黑伞为其遮荫,其余的水手分成两排站立在两只子舟上,在水手中间放有一桶糯米饭,饭上供有一只煮熟的鹅,有三位老人站在母舟的尾部,负责掌握龙舟的方向。

龙舟出发前,各寨在龙舟附近的河滩上放一张四方桌,桌上有一升米,米上点有三柱香,放十二元钱,巫师手提一只公鸡站在桌边念巫词,招集山神、树神、祖宗前来保佑龙舟平安比寨,平安回归。之后巫师用茅草沾河水洒向龙舟并一刀把鸡杀死,比赛结束后,巫师又用同样的方法欢送山神、树神、祖宗。

竟渡时,锣鼓喧天,舟上的人随着划水的节奏齐声大喊“嗨!嗨!”。岸上的亲友也跟着龙舟奔跑并高声叫喊,气势磅礴,扣人心弦,龙舟节被推向高潮。

比赛结束后,龙舟靠岸亲友们燃放鞭炮,把馈赠的鸭鹅挂满龙颈,大家开始分享随龙舟带来的糯米饭、肉和酒,一直欢度到黄昏才唱着歌各自划船回家。

独木龙舟是苗族文化的骄傲,无论是两排人站立划桡的姿势和装束,还是采木凿舟,下水到竟渡,其相关的仪规、禁忌和传说,无不体现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苗族文化气息。是中华大地绝无仅有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