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
1)  Gender and Chinese Archaeology
《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
1.
A Pioneer in Chinese Archaeology: A Review of Katheryn M.Linduff and Yan Sun s Gender and Chinese Archaeology;
中国性别考古学的开篇之作——评《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
2)  Archaeology and Gender
考古学与性别
3)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4)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考古学研究
5)  study and teaching of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教学
6)  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Academia Sinica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补充资料:中国考古学会
      中国考古学界群众性的学术团体。会址设在北京。其任务是,促进全国考古工作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定期组织专题讨论,推动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提高考古研究的科学水平。
  
  该会的成立开始酝酿于1959年。1964年曾成立以郭沫若为首的筹备委员会。1976年后重新筹备,于1979年4月6~12日在西安召开成立大会,并举行第一次年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60多个有关单位的代表 117人。会上,推选王冶秋、容庚、于省吾、徐中舒、商承祚、陈邦怀为名誉理事,产生了由64人组成的第一届理事会(另外为台湾省的考古工作者保留若干理事名额)。由夏鼐任理事长,裴文中、尹达、苏秉琦任副理事长,王仲殊任秘书长,王振铎、安志敏、陈乔、陈滋德、张政烺、贾兰坡、顾铁符、宿白为常务理事。第二次年会于1980年11月17~22日在武汉举行,与会代表95人,以"楚文化研究"为重点进行讨论。第三次年会于1981年12月8~13日在杭州举行,与会代表123人,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和"中国古代的青瓷与青瓷窑址"为重点进行讨论。第四次年会于1983年5月9~17日在郑州举行,与会代表116人,以"商文化的研究与夏文化的探索"和"中国各地的青铜文化"为重点进行讨论。第四次年会上改选产生了仍由64人组成的第二届理事会(另外为台湾省的考古工作者保留两个理事名额),夏鼐任理事长,尹达、苏秉琦、贾兰坡任副理事长,王仲殊任秘书长,王振铎、安志敏、张政烺、顾铁符、宿白、谢辰生为常务理事。现有团体会员单位83个,其中包括省级考古文物机构、大学考古专业(系)和地方考古学会等;个人会员737人,绝大多数都是业务水平已相当于助理研究员和讲师的人员。出版物有每次年会的论文集和《中国考古学年鉴》(1983年起)。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