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Zhujiang formation
珠江组
1.
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Zhujiang Formation and Zhuhai Formation in Panyu low uplift of the Zhujiang River mouth basin
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珠江组—韩江组高精度层序地层
2.
According to comprehensive researches on seismic,logging and core datum,this essay analyses distribution of Shelf sand in Zhujiang formation of Miocene in Neogene in Huizhou area of Pearl River basin.
通过对地震、测录井和岩心资料的综合分析,惠州地区珠江组地层陆架砂主要有潮控和浪控两种类型,分布明显受古地貌背景和水动力条件的控制;惠州地区珠江组地层陆架沉积成因类型有前陆架型、具水下凸起的局限海湾型、具镶边台地的局限海湾型和开阔陆棚型四种模式;陆架砂具有厚度薄、分布广、孔渗性好和侧向相变为陆架泥等优点,是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的一个主要方向。
3.
5,and Zhujiang Form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SQ23.
5两个三级层序,珠江组划分为SQ23。
2) Zhuhai-Hanjiang Formation
珠海组-韩江组
1.
The Zhuhai-Hanjiang Formation in the Zhujiangkou basin consists of a suite of interbedded sandstone and mudstone.
珠江口盆地珠海组-韩江组储层为一套砂、泥互层的组合类型,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其中层内非均质性明显受基准面升、降和可容纳空间及沉积物供给量的变化影响。
3) Paleogene Zhujiang Formation
新近系珠江组
4) Pearl River
珠江
1.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the Surface Sediments in Guangzhou Section of the Pearl River;
珠江(广州河段)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
2.
Characteristics of Nitrogen-Transformation Bacteria and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 in Pearl River Sediment;
珠江底泥氮转化细菌及三氮特征
3.
Grain size distribu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rface sediments in the Pearl River (Guangzhou section);
珠江(广州河段)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
5) Zhujiang River
珠江
1.
Influences of saline water intrusion on environmental elements in outlet section of Zhujiang River;
特大咸潮对珠江入海河段环境要素的影响
2.
Chaotic Characteristics on the Extern Pollution in Zhujiang River
珠江外源污染时序混沌特性
3.
Whether Guangzhou Reach of Zhujiang River Will be Taken as a Swimming Area:an Investigation of Water Quality of Urban River Surge and a Certain Section
珠江河涌和前航道某断面水质卫生状况及在珠江游泳的可行性
6) the Pearl River
珠江
1.
Particle-scale distribu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highly contaminated sediments of the Guangzhou channel of the Pearl River;
珠江广州河段重污染沉积物中多环芳烃赋存状态初步研究
2.
Grain-size distribution of polychlorobiphenyls in sediments of the Pearl River;
珠江广州河段不同粒径沉积物中多氯联苯(PCBs)的分布特征
3.
PF Unit Protozoan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lation with the Water Quality in the Guangzhou Reach of the Pearl River;
珠江广州市段PFU原生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水质的关系
补充资料: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组蛋白是存在于染色体内的与 DNA结合的碱性蛋白质,染色体中组蛋白以外的蛋白质成分称非组蛋白。绝大部分非组蛋白呈酸性,因此也称酸性蛋白质或剩余蛋白质。组蛋白于1834年由德国科学家A.科塞尔发现。
组蛋白对染色体的结构起重要的作用。染色体是由重复单位──核小体组成。 每一核小体包括一个核心8聚体(由 4种核心组蛋白H2A、H2B、H3和H4的各两个单体组成);长度约为200个碱基对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和一个单体组蛋白H1。长度约为140个碱基对的DNA盘绕于核心8聚体外面。在核心8聚体之间则由长度约为60个碱基对的DNA连接。这种DNA称为"接头"DNA。
组蛋白的组分 几乎所有真核细胞染色体的组蛋白均可分成5种主要的组分,分别用字母或数字命名,命名方法也不统一,如H1或称F1,Ⅰ;H2A或称F2A2,Ⅱb1;H2B或称F2B,Ⅱb2;H3或称F3,Ⅲ;H4或称F2A1,Ⅳ。有核的红细胞或个别生物体中,还存在特别的组蛋白成分,红细胞中为H5或F2C,Ⅴ,鲑鱼组织中为H6或T。H2A、H2B、H3、H4组成核小体的核心,也称核心组蛋白。根据组蛋白的一级结构,又可将它们分为3种类型:赖氨酸含量特别丰富的组蛋白(H1);赖氨酸含量较丰富的组蛋白(H2A和H2B);精氨酸含量丰富的组蛋白(H3和H4)。从整体来说,组蛋白在进化过程中保守性很强。其中H1变化较大,H3和H4变化最小。如对小牛胸腺的5种组蛋白,豌豆苗组蛋白的H3、H4和兔胸腺组蛋白H1等的一级结构比较中发现,小牛胸腺和豌豆苗的组蛋白H4间只在60位和77位上的两个氨基酸残基不同。但已知的真菌和原生动物的组蛋白的部分一级结构和动、植物的组蛋白间的差异较大。
组蛋白合成后的修饰 这是形成组蛋白各组分微不均一性的主要原因。修饰的方式有:①乙酰化。有两种,一种是H1、H2A、H4 组蛋白的氨基末端乙酰化,形成α-乙酰丝氨酸,组蛋白在细胞质内合成后输入细胞核之前发生这一修饰。二是在H2A、H2B、H3、H4的氨基末端区域的某些专一位置形成 N6-乙酰赖氨酸。②磷酸化。所有组蛋白的组分均能磷酸化,在细胞分裂期间,H1的1~3个丝氨酸可以磷酸化。而在有丝分裂时期,H1有3~6个丝氨酸或苏氨酸发生磷酸化,其他四个核心组蛋白的磷酸化可以发生在氨基末端区域的丝氨酸残基上。组蛋白的磷酸化可能会改变组蛋白与 DNA的结合。③甲基化。仅发现于H3的 9和27位和H4的20位的赖氨酸,鸭红细胞组蛋白H1和H5的组氨酸。④ADP-核糖基化。组蛋白H1、H2A、H2B及H3和多聚ADP-核糖的共价结合,ADP-核糖基化被认为是在真核细胞内启动复制过程的扳机。
非组蛋白 染色质中一大群分子量5000~ 15000的蛋白质的总称。真核细胞的非组蛋白可能有 100种以上。由于非组蛋白本身具有聚合特性,它们和组蛋白、核酸等也有结合能力,用电泳和层析技术完全分离非组蛋白比较困难,用双向电泳技术曾在兔肝和诺维科夫肝癌细胞分别分离到69个和84个组分。非组蛋白大致包含下列三类蛋白质:①细胞核内大量的酶。包括 DNA合成及修复过程中的DNA多聚酶和连接酶,核糖核酸(RNA)聚合酶,以及核酸和蛋白质如组蛋白在修饰过程中所需要的酶;②在染色体中起结构作用的蛋白质;③其他尚未阐明功能的蛋白质。非组蛋白在各种组织和细胞的分化及发育过程中以及在正常细胞向肿瘤细胞的转化过程中均会发生变化。各种不同的动物和组织中的非组蛋白成分也有较大的变化。非组蛋白能够选择性地和同源 DNA 结合,它们在RNA聚合酶作用下在体外能促进DNA的转录,所以有人认为染色质中的具有专一功能的非组蛋白在基因转录的选择性调控上起重要作用。
组蛋白对染色体的结构起重要的作用。染色体是由重复单位──核小体组成。 每一核小体包括一个核心8聚体(由 4种核心组蛋白H2A、H2B、H3和H4的各两个单体组成);长度约为200个碱基对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和一个单体组蛋白H1。长度约为140个碱基对的DNA盘绕于核心8聚体外面。在核心8聚体之间则由长度约为60个碱基对的DNA连接。这种DNA称为"接头"DNA。
组蛋白的组分 几乎所有真核细胞染色体的组蛋白均可分成5种主要的组分,分别用字母或数字命名,命名方法也不统一,如H1或称F1,Ⅰ;H2A或称F2A2,Ⅱb1;H2B或称F2B,Ⅱb2;H3或称F3,Ⅲ;H4或称F2A1,Ⅳ。有核的红细胞或个别生物体中,还存在特别的组蛋白成分,红细胞中为H5或F2C,Ⅴ,鲑鱼组织中为H6或T。H2A、H2B、H3、H4组成核小体的核心,也称核心组蛋白。根据组蛋白的一级结构,又可将它们分为3种类型:赖氨酸含量特别丰富的组蛋白(H1);赖氨酸含量较丰富的组蛋白(H2A和H2B);精氨酸含量丰富的组蛋白(H3和H4)。从整体来说,组蛋白在进化过程中保守性很强。其中H1变化较大,H3和H4变化最小。如对小牛胸腺的5种组蛋白,豌豆苗组蛋白的H3、H4和兔胸腺组蛋白H1等的一级结构比较中发现,小牛胸腺和豌豆苗的组蛋白H4间只在60位和77位上的两个氨基酸残基不同。但已知的真菌和原生动物的组蛋白的部分一级结构和动、植物的组蛋白间的差异较大。
组蛋白合成后的修饰 这是形成组蛋白各组分微不均一性的主要原因。修饰的方式有:①乙酰化。有两种,一种是H1、H2A、H4 组蛋白的氨基末端乙酰化,形成α-乙酰丝氨酸,组蛋白在细胞质内合成后输入细胞核之前发生这一修饰。二是在H2A、H2B、H3、H4的氨基末端区域的某些专一位置形成 N6-乙酰赖氨酸。②磷酸化。所有组蛋白的组分均能磷酸化,在细胞分裂期间,H1的1~3个丝氨酸可以磷酸化。而在有丝分裂时期,H1有3~6个丝氨酸或苏氨酸发生磷酸化,其他四个核心组蛋白的磷酸化可以发生在氨基末端区域的丝氨酸残基上。组蛋白的磷酸化可能会改变组蛋白与 DNA的结合。③甲基化。仅发现于H3的 9和27位和H4的20位的赖氨酸,鸭红细胞组蛋白H1和H5的组氨酸。④ADP-核糖基化。组蛋白H1、H2A、H2B及H3和多聚ADP-核糖的共价结合,ADP-核糖基化被认为是在真核细胞内启动复制过程的扳机。
非组蛋白 染色质中一大群分子量5000~ 15000的蛋白质的总称。真核细胞的非组蛋白可能有 100种以上。由于非组蛋白本身具有聚合特性,它们和组蛋白、核酸等也有结合能力,用电泳和层析技术完全分离非组蛋白比较困难,用双向电泳技术曾在兔肝和诺维科夫肝癌细胞分别分离到69个和84个组分。非组蛋白大致包含下列三类蛋白质:①细胞核内大量的酶。包括 DNA合成及修复过程中的DNA多聚酶和连接酶,核糖核酸(RNA)聚合酶,以及核酸和蛋白质如组蛋白在修饰过程中所需要的酶;②在染色体中起结构作用的蛋白质;③其他尚未阐明功能的蛋白质。非组蛋白在各种组织和细胞的分化及发育过程中以及在正常细胞向肿瘤细胞的转化过程中均会发生变化。各种不同的动物和组织中的非组蛋白成分也有较大的变化。非组蛋白能够选择性地和同源 DNA 结合,它们在RNA聚合酶作用下在体外能促进DNA的转录,所以有人认为染色质中的具有专一功能的非组蛋白在基因转录的选择性调控上起重要作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