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海陆分布调控
1)  modulation of land-sea distribution
海陆分布调控
2)  land-sea distribution
海陆分布
1.
Based on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the thermodynamic features and the effect of spatially nonuniform heating on the circulation of the tropical monsoon area in South Asia due to the land-sea distribution are analyzed.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亚洲热带季风区海陆分布所造成的热力差异,以及空间非均匀加热对热带季风区环流特别是初夏过渡季节环流的影响。
2.
As the basic energy resource of the atmosphere motion,solar radiation is a decisive factor with important impacts on climate formation,while the factors of underlying surface,such as land-sea distribution,topography and properties of land surfaces,directly affect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s of solar radiation,and consequently affect the features of general cir.
本文用球带范围的耦合模式,研究了地球从均一陆地地表到有海陆分布,全球陆地从平坦到真实地形,陆地从一类土壤到几类土壤并存过程中大气环流的演变和气候变化状况。
3.
Using CCM3/NCAR model, a series of land-sea distribution scenarios are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s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eastern continents (i.
本文利用CCM3/NCAR模式,设计了一系列数值试验,讨论了亚洲25°N以南地区以90°E为界的东部陆地(中南半岛、海洋大陆和澳大利亚)和西部陆地(非洲大陆和印度半岛)存在,以及亚洲南部地区次行星尺度海陆分布对印度季风环流系统和东亚季风环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 (1) 90°E以西的陆地存在是印度季风环流系统形成的关键机制,但是它们的存在对东亚季风环流系统形成影响不大。
3)  Sea-land distribution
海陆分布
1.
The adopted model is CCM3/NCAR,in which five sea-land distribution scenarios are designed to demonstrate the impacts of the eastern/western continents of Asia south of 25°N with 90°E as the divide,and the one over the Southern Hemisphere,on the formation of IMCS and EAMCS respe.
利用CCM3/NCAR模式,设定了几种海陆分布状况,将亚洲25°N以南地区以90°E为界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讨论东部陆地(中南半岛、海洋大陆和澳大利亚)和西部陆地(非洲大陆和印度半岛)存在对东亚季风环流系统和印度季风环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1)西部陆地的存在是印度季风环流系统形成的主要机制,而对东亚季风环流系统影响不大;(2)东部陆地的存在是东亚季风环流系统形成的主要机制,但它对印度季风系统也能产生影响;(3)孟加拉湾季风环流及其北部强降水中心是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存在联合造成的;(4)南半球的非洲和澳大利亚的存在所造成的环流是相互影响的;(5)中南半岛的存在是南海夏季风季节变化的主要机制,澳大利亚的存在有利于盛夏时强西风推进到南海。
4)  paleo-land and ocean distribution
古海陆分布
5)  sea-la nd unification control
海陆一体化调控
6)  sea-land demarcation
海陆分界
补充资料:《海陆的起源》
《海陆的起源》
Die Entstehung der Kontinente und Ozeane
    德国A.L.魏格纳关于大陆漂移假说的著作  。1915年出版。魏格纳在这本书里系统地阐述、论证了他在1912年提出的大陆漂移说。全书分3篇共13章。第一篇论述大陆漂移的基本内容,并把它同地球冷缩说、陆桥说和大洋永存说进行对比。指出了这些学说的缺点和问题,认为只有大陆漂移说才能解释全部事实。第二篇从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大地测量学等方面论证大陆漂移说的合理性。第三篇为解释和结论。从地球的粘性、大洋底、硅铝圈、褶皱与断裂、大陆边缘的构造形态等方面,讨论了大陆漂移的可能性以及漂移的动力。此书一出版,即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引起全世界地质学界、地球物理学界的重视。在中国,最早的中译本是193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林绍良译本《大陆移动论》,其中疏误较多。1963年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李旭旦的译本《海陆的起源》。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