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ime-and-space approach
时间与空间转换
2) transition and change of space
空间过渡与转换
3) conversion from space to time
空间换时间
1.
Based on the continuous investigation on soil CO_2 concentration and main environment factor of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in similar environment conditions in west district of Mount Jinfo of Nanchuan city, chongqing municipality, with the method of conversion from space to tim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egetation succession and soil CO_2 concentration dynamics in summer are researched.
对南川市金佛山西坡相近的环境条件下不同植被类型土壤CO2 浓度及其主要环境因子进行连续观测的基础上 ,采用空间换时间的方法对植被演替对夏季土壤CO2 浓度的动态影响作了详细的研究 ,认为 :土壤CO2 随气温的变化有明显的日变化 ,降水对其浓度也有较大的影响 ,其变化过程及CO2 浓度剖面动态与植被类型有关 ;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CO2 浓度月动态受环境因素影响显示出的差异不大 ,但浓度值水平有很大差别 ;植被演替是岩溶和土壤吸收CO2 作用的重要促进因素 。
4) space transforming
空间转换
1.
These techniques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r modeling techniques by observing and analyzing in reality,as to build up the capability of space transforming and total analyzing;while the practice will lead the students to form three-dimensional concept and be aware of creating space model between object and space,bulk and weight as well.
通过观察和分析以及人性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互动的环境中提高造型水平,培养空间转换与整体分析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立体思维,注重实体与空间、体块与体量相互关系的空间形态创造,为今后的建筑设计提供一个全面的造型基础。
2.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exterior criticism with the textural criticism and tries to organize the text as a comprehensive solid stru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ale space transforming.
本文把外部批评和文本批评相结合,从女性空间转换的角度,力图以一个综合性的立体结构组织成篇。
5) space transformation
空间转换
1.
For avoiding confusion, the vibration period of simple pendulum is discussed in two levels, first, the resultant forces of equilibium poison and equilibium state in the intertialess reference system are obtained, then, teh differential equation of simple pendulum is given and the period is obtained in the inertial reference system by "space transformation".
如果先求出非惯性系中单摆的平衡位置和平衡状态下的合力,再使“空间转换”,按惯性系列出单摆运动的微分方程,求出周期,效果很好。
2.
The author analyzes two kinds of the transformation models which can convert the location result of GPS to the plane coordinate,the models are the plane transform mode and the space transformation mode,compares their conversion accuracy through the examples,and draws a beneficial conclusion,so as to exte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对从GPS定位结果至平面坐标的两种转换模型进行了分析,即平面转换模型和空间转换模型,通过实例,比较了它们的转换精度,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从而进一步推广该技术的应用。
6) transformation space
转换空间
1.
Focusing on the dynamic derivation of the Wh-questions from narratives between English and Korean,the paper studies the issue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wh-substitution rul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space.
结构与语义转换空间的扩展遵循语言的聚合及组合关系规则,同时为Wh-问句具有开放性特征提供可行性过程依据。
补充资料:电影的时间和空间
通过电影艺术的创造,使观众感受到的时间和空间。电影是以银幕上的画面和音响为媒介,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的一门艺术。观赏一部影片的过程,如同感受真实的生活一样,始终是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同时进行的。它既不像时间艺术(如诗和音乐)那样,由读者或听众借助文字或声音,在时间的运行中去想象和意会空间的形象,也不像空间艺术(如绘画、雕塑和建筑)那样,仅仅展现出事物的空间形态,让观众在某个特定的时间上从凝固的空间感受世界的奥秘。电影是在时间的推移中展示空间。在空间瞬即流逝的变换中呈示时间。因此,被称为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体。简称时空艺术。
电影作为一门新兴艺术在各门古老艺术之后诞生,从根本上说就是由于它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完美结合。初创期的电影被称为"活动照相",这是因为连续运转的摄影机和放映机的发明,使空间凝固的照相动了起来,从而把时间因素注入了画面空间。在无声电影时期,电影的先驱者们进行各种试验,把不同构图形式的空间和空间内部的变化通过镜头组接构成了时间过程,创造出了时空综合的崭新形态。电影有了声音以后,音响作为一种更直接地展示时间延移的手段,进一步扩充了银幕时空综合的领域和技能,由不同的声画组合形式所构成的各种时空流程结构,使电影成为迄今包含创作元素最丰富、最复杂的艺术门类。
电影时空的特点 电影的时间和空间和同为综合艺术的戏剧的时间和空间有明显的不同。在戏剧中,舞台上每一幕、场空间环境的相对凝滞和观众所受到的固定观赏方位的制约,使时空的综合往往表现为固定空间和流动时间单一层次的结合。就全场演出而言,由于演出方式的局限,时间的流动又呈间断性和跳跃性,在自由度上受很大的束缚。电影中的时间和空间具有一刻不停的双向流动的性质,时空综合又可以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呈现单层、复合、多重等多种形态,从而完整地再现着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形、声、运动及其组合,不仅最大限度地还原了人们通过视觉和听觉对于物质世界的感知,还可以表现时间和空间在人的不同心理状态上的变幻。
电影能对现实的天文时间作相等、延长、缩短、停滞、重复等创造性处理。能把过去和未来、现实和回忆通过顺序、交错、颠倒等方式组接在一起,还能功能性地再现和运用时间运动中由各单位时间的时值差所形成的节奏感。因此,电影时间是一种假定性的、艺术化了的时间形式,它既可以产生现实时间运行的真实感,又享有现实时间所不具有的自由度。
电影空间同样是一种假定的空间形式。从物质形态上说,电影并非以真人实物呈现于观众,而是一种投射在银幕上的影像。现实中三度空间的立体世界,在银幕上只是两度空间的平面投影,只是靠着影像的逼真和声音的配合才使观众感到错觉的真实。同时,电影通过各种艺术和技术手段,既可以对现实的物理空间作各种变形和取舍,又可以在各空间之间自如地转换或套叠,以至创造出生活中不存在的想象或幻觉的空间。
电影时空的构成 电影时间和空间的这些特性以及电影时空的构成,是依靠镜头组接──蒙太奇来实现的。在影片中,每一个镜头代表一个时空单位,既表示一段特定的时间,又展现一个特定的空间。两个以上的相连镜头,既可能是同一时间和空间的延续,也可能是不同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各式各样的蒙太奇组接方式,完成着每一单个镜头时空的确认,也决定着相连镜头时空或延续或转换的性质。
一般说来,单个镜头的放映时间即镜头的时值。镜头出现在银幕上多长时间,它的画内时间也就是多长时间(高速镜头和慢镜头除外)。每一个镜头的时态,在它由组接赋予特定性之前都是现在时,即此时此刻正在发生和进行着的动作和事态。电影最初的作品如《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就是在几十秒钟内不间断拍摄了一家工厂下班时从大门打开、工人涌出到工人散尽、大门复关及一列火车开来、 到站、 又开走的过程。这些由一个镜头组成的影片,还仅仅表现着一个现在时态、时值与动作相等的固定空间。
1900年前后,开始出现了两个到十几个镜头的电影。镜头之间一经组接,电影式的时空结构随之而见雏形。几个不同空间中互为因果的动作的组接,产生了时间的连续和缩短;同一空间中几个不同视角镜头的组接,产生了时间的延长或省略;同一时间发生在两个以上不同空间的事态的组接,或者用话分两头的方法,先表现一个空间发生的动作,回头再表现当时另一个空间也在进行的事态,又产生了时间的重复和轮回。从法国的G.梅里爱、英国的布赖顿学派到美国的E.S.鲍特,早期的电影制作者们一步步发现了镜头组接构成电影特有的时空流程的可能性。1907年以后,D.W.格里菲斯总结和运用了当时所有的组接手法和技巧,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较完整地出现了顺序、跳跃、平行、交叉、交错等时空组织即镜头叙事的形式,奠定了电影蒙太奇创造电影时空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嗣后,又经过各国电影艺术家的大量实践,苏联的С.М.爱森斯坦和В.И.普多夫金等人在20年代提出了系统的蒙太奇理论。随着电影技术和艺术的发展,由蒙太奇实现电影时空结构的规律和方法迄今已经形成了一个丰富复杂而变幻无穷的体系。这个体系包括 4个方面:①单个镜头的时空确定;②镜头组接技巧对时空转换的意义;③声画组合对时空构成的职能;④一部影片的时空流程。
每一个镜头的时空性质,是受镜头的景别、角度、运动方式、长度以及声画组合等各种因素综合制约后得以确定的。在时间上,相等长度的镜头,固定或景别较大(如特写)的显得时间长,运动或景别较小(如远景)的显得时间短;同是运动镜头,运动速率的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时间效果。快速的推、拉、摇、移、升、降加速着时间的运行感。反之,缓慢的镜头运动延缓着时间的流动。在运动镜头中,摄影机运动方式与镜头内运动物的对应关系也是时间的可变手段。摄影机与被摄物的同向运动、固定的摄影机拍运动的被摄物、摄影机与被摄物的逆向运动,会产生 3种银幕时间:滞缓、常速和加速。这些由空间展开方式的不同而带来的时间性质的差异,是电影特有的视觉──心理效应,电影艺术家正是根据这个效应的原理,通过对每个镜头画面形式的处理完成着对观众在观赏过程中时间感觉的控制,从而实现各种艺术意图。
在电影中常常出现的叠印、多画面(即"分割银幕")、变速摄影(即"慢镜头"或"快镜头")、定格等手法是通过电影特技手段所进行的对单个镜头时空的一种特殊把握。叠印使一个镜头内同时出现两个以上的时空,多画面将同一时间的许多空间或许多不同的时空并列在一起,变速摄影展示了人在特殊心理状态下时间感觉的局促或舒缓,定格造成时空的凝固。
电影创作是一个先化整为零、后集零为整的过程。导演先通过分镜头,后通过剪辑,创造出每一个镜头的独立时空。然而,每一个镜头独立时空的真正价值,还要在它和前后相连的镜头组接起来以后才得以实现。镜头和镜头一经组接,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联系就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意义。从镜头性质上说,在一般情况下,固定镜头之间("静接静")、速率一致的运动镜头之间("动接动")、景别相同或长度相近的镜头之间的组接,被采用来表现常态的时空律动,产生一种平稳、流畅的叙述节奏,而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的组接("静接动"或"动接静")、运动速率不同的镜头的组接("慢接快"或"快接慢")、景别悬殊的镜头的组接("两极跳")和长短相间的镜头组接,造成时间的非常态运行──突然加速、嘎然而止或快慢不平,产生一种跳跃、突变的叙述节奏。
另一方面,从组接的技巧上说,甩、 切、 划(圈、帘)、化(溶)、渐隐惭显(淡入淡出),这些不同类型的镜头转换方式和技术手段,又分别产生时空转换上由快到慢、由突变到渐变、由正常过渡到延时过渡等各种不同的效果,创作者根据剧情内容和情绪的需要,将这些组接技巧灵活地运用在相连的镜头或场景之间,以镜头为单元的时空就逐渐变成了以场景为单元的时空及其转换,同时也带来了时空在流动中的节奏感。
组接所形成的电影时空,跟单个镜头中时间的实值和空间的指向有联系又有区别。比如:一个一双孩子的脚在走的镜头,叠化出另一个大人的脚在走的镜头,银幕上仅几秒钟,却意味着孩子从小长大的几十年。也就是说,组接实现了时间的浓缩,正是出于这个原理,早期电影的经典作品《党同伐异》在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内,表现了从古巴比伦到20世纪初近4000年历史中的4个时代。再比如,苏联导演Л.В.库里肖夫在20年代初拍摄过一个著名的电影片断;
镜头一·一位女演员从大街走来。
镜头二·一位男演员沿河走来。
镜头三·女演员向画外微笑。
镜头四·男演员向画外(与镜头三相对)微笑。
镜头五·在一个纪念碑前的林荫道上,两位演员从画面两边走近,会合。
镜头六·两人握手的特写。
镜头七·白色建筑物全景。
镜头八·两人沿林荫道走去。
镜头九·他们登上高大的台阶向白色建筑物底座走去。
镜头十·白色建筑物中景。
根据文献记载,这个片断的拍摄地点分别在五个地方。镜头一的大街和镜头二的河岸实际距离三俄里,镜头五的林荫道则完全在城市的另一个街区,镜头九的台阶属莫斯科一座教堂,而镜头七和十则是华盛顿白宫的一张图片,另外,镜头六中的两只手,并不是其他镜头里那两位演员的手,而是别人套上他们的大衣袖的手拍摄的握手镜头。这些完全没有关联的地理空间和被摄物,由于组接在一起而顺乎逻辑地构成一个新的空间整体和完整的动作过程。这个实验充分说明了组接可以创造现实中并不存在的电影空间的作用。在当代电影中,这一原理已被普遍应用于创作实践。
声音和画面的组合,是形成电影时空的又一种形式。画面内声音与画面的同步或组合,是构成银幕空间实感的时间流逝的重要元素;画外声音和画面的同步或组合,又使银幕空间延伸、扩展到了画面以外。而画外声音和画面的非同步或组合,包括声画对位、声画对列、声画分立等,则对银幕空间起着深化、评价或扭曲等作用,并且创造着银幕时间的多重复合。在通常情况下,声音的段落和转换总比单个镜头要长,即一个单元的声音和一组镜头相匹配,这样,声音的运用又进一步丰富了镜头组接的功能,为电影时空的自由和变幻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电影的时空流程 电影时间和空间的最终形式,是一部影片的整体时空流程,亦即由时空组成的全片蒙太奇结构。电影史上虽然曾出现过全片仅有一个空间的影片(《绳索》,A.希区柯克,1948),也有过全片内容的时值相等于放映时间的作品(《正午》,F.齐纳曼,1952),但绝大多数的影片都包容着大量和迅速的时空。导演根据创作意图,调动上述种种组合手法和手段,将这些时空顺畅而生动地构筑为一种时空流程,使电影得以在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有限时间内表现出我们无限丰富的世界。
电影的时空流程大体分时空顺序和时空交错两种。在时空顺序的影片中,一般全部是现在时态,最多有一些回忆或闪回。它依据剧情发生的时间进程来组织时空,推进叙事。电影中的绝大多数作品都采用了这种叙事结构,并充分挖掘和表现出特定时空的内容。时空交错则包括两种或更多的时态,它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和题材的特性,将不同时态的时空交叉或"错乱"地衔接在一起,既可能赋予每一个单元时空以特定的涵义,又可能再现人的主观心理和意识进程。《公民凯恩》、《罗生门》、《广岛之恋》、《野草莓》等现代电影的代表性作品,都采用了时空交错的结构形式,同时又各有各的特点。
作为时空艺术的电影,时间和空间的运用和组织贯穿在创作全过程的始终,也是电影艺术家最基本的创作任务之一。在电影今后的发展中,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认识以及时空特性的发挥。也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电影作为一门新兴艺术在各门古老艺术之后诞生,从根本上说就是由于它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完美结合。初创期的电影被称为"活动照相",这是因为连续运转的摄影机和放映机的发明,使空间凝固的照相动了起来,从而把时间因素注入了画面空间。在无声电影时期,电影的先驱者们进行各种试验,把不同构图形式的空间和空间内部的变化通过镜头组接构成了时间过程,创造出了时空综合的崭新形态。电影有了声音以后,音响作为一种更直接地展示时间延移的手段,进一步扩充了银幕时空综合的领域和技能,由不同的声画组合形式所构成的各种时空流程结构,使电影成为迄今包含创作元素最丰富、最复杂的艺术门类。
电影时空的特点 电影的时间和空间和同为综合艺术的戏剧的时间和空间有明显的不同。在戏剧中,舞台上每一幕、场空间环境的相对凝滞和观众所受到的固定观赏方位的制约,使时空的综合往往表现为固定空间和流动时间单一层次的结合。就全场演出而言,由于演出方式的局限,时间的流动又呈间断性和跳跃性,在自由度上受很大的束缚。电影中的时间和空间具有一刻不停的双向流动的性质,时空综合又可以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呈现单层、复合、多重等多种形态,从而完整地再现着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形、声、运动及其组合,不仅最大限度地还原了人们通过视觉和听觉对于物质世界的感知,还可以表现时间和空间在人的不同心理状态上的变幻。
电影能对现实的天文时间作相等、延长、缩短、停滞、重复等创造性处理。能把过去和未来、现实和回忆通过顺序、交错、颠倒等方式组接在一起,还能功能性地再现和运用时间运动中由各单位时间的时值差所形成的节奏感。因此,电影时间是一种假定性的、艺术化了的时间形式,它既可以产生现实时间运行的真实感,又享有现实时间所不具有的自由度。
电影空间同样是一种假定的空间形式。从物质形态上说,电影并非以真人实物呈现于观众,而是一种投射在银幕上的影像。现实中三度空间的立体世界,在银幕上只是两度空间的平面投影,只是靠着影像的逼真和声音的配合才使观众感到错觉的真实。同时,电影通过各种艺术和技术手段,既可以对现实的物理空间作各种变形和取舍,又可以在各空间之间自如地转换或套叠,以至创造出生活中不存在的想象或幻觉的空间。
电影时空的构成 电影时间和空间的这些特性以及电影时空的构成,是依靠镜头组接──蒙太奇来实现的。在影片中,每一个镜头代表一个时空单位,既表示一段特定的时间,又展现一个特定的空间。两个以上的相连镜头,既可能是同一时间和空间的延续,也可能是不同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各式各样的蒙太奇组接方式,完成着每一单个镜头时空的确认,也决定着相连镜头时空或延续或转换的性质。
一般说来,单个镜头的放映时间即镜头的时值。镜头出现在银幕上多长时间,它的画内时间也就是多长时间(高速镜头和慢镜头除外)。每一个镜头的时态,在它由组接赋予特定性之前都是现在时,即此时此刻正在发生和进行着的动作和事态。电影最初的作品如《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就是在几十秒钟内不间断拍摄了一家工厂下班时从大门打开、工人涌出到工人散尽、大门复关及一列火车开来、 到站、 又开走的过程。这些由一个镜头组成的影片,还仅仅表现着一个现在时态、时值与动作相等的固定空间。
1900年前后,开始出现了两个到十几个镜头的电影。镜头之间一经组接,电影式的时空结构随之而见雏形。几个不同空间中互为因果的动作的组接,产生了时间的连续和缩短;同一空间中几个不同视角镜头的组接,产生了时间的延长或省略;同一时间发生在两个以上不同空间的事态的组接,或者用话分两头的方法,先表现一个空间发生的动作,回头再表现当时另一个空间也在进行的事态,又产生了时间的重复和轮回。从法国的G.梅里爱、英国的布赖顿学派到美国的E.S.鲍特,早期的电影制作者们一步步发现了镜头组接构成电影特有的时空流程的可能性。1907年以后,D.W.格里菲斯总结和运用了当时所有的组接手法和技巧,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较完整地出现了顺序、跳跃、平行、交叉、交错等时空组织即镜头叙事的形式,奠定了电影蒙太奇创造电影时空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嗣后,又经过各国电影艺术家的大量实践,苏联的С.М.爱森斯坦和В.И.普多夫金等人在20年代提出了系统的蒙太奇理论。随着电影技术和艺术的发展,由蒙太奇实现电影时空结构的规律和方法迄今已经形成了一个丰富复杂而变幻无穷的体系。这个体系包括 4个方面:①单个镜头的时空确定;②镜头组接技巧对时空转换的意义;③声画组合对时空构成的职能;④一部影片的时空流程。
每一个镜头的时空性质,是受镜头的景别、角度、运动方式、长度以及声画组合等各种因素综合制约后得以确定的。在时间上,相等长度的镜头,固定或景别较大(如特写)的显得时间长,运动或景别较小(如远景)的显得时间短;同是运动镜头,运动速率的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时间效果。快速的推、拉、摇、移、升、降加速着时间的运行感。反之,缓慢的镜头运动延缓着时间的流动。在运动镜头中,摄影机运动方式与镜头内运动物的对应关系也是时间的可变手段。摄影机与被摄物的同向运动、固定的摄影机拍运动的被摄物、摄影机与被摄物的逆向运动,会产生 3种银幕时间:滞缓、常速和加速。这些由空间展开方式的不同而带来的时间性质的差异,是电影特有的视觉──心理效应,电影艺术家正是根据这个效应的原理,通过对每个镜头画面形式的处理完成着对观众在观赏过程中时间感觉的控制,从而实现各种艺术意图。
在电影中常常出现的叠印、多画面(即"分割银幕")、变速摄影(即"慢镜头"或"快镜头")、定格等手法是通过电影特技手段所进行的对单个镜头时空的一种特殊把握。叠印使一个镜头内同时出现两个以上的时空,多画面将同一时间的许多空间或许多不同的时空并列在一起,变速摄影展示了人在特殊心理状态下时间感觉的局促或舒缓,定格造成时空的凝固。
电影创作是一个先化整为零、后集零为整的过程。导演先通过分镜头,后通过剪辑,创造出每一个镜头的独立时空。然而,每一个镜头独立时空的真正价值,还要在它和前后相连的镜头组接起来以后才得以实现。镜头和镜头一经组接,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联系就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意义。从镜头性质上说,在一般情况下,固定镜头之间("静接静")、速率一致的运动镜头之间("动接动")、景别相同或长度相近的镜头之间的组接,被采用来表现常态的时空律动,产生一种平稳、流畅的叙述节奏,而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的组接("静接动"或"动接静")、运动速率不同的镜头的组接("慢接快"或"快接慢")、景别悬殊的镜头的组接("两极跳")和长短相间的镜头组接,造成时间的非常态运行──突然加速、嘎然而止或快慢不平,产生一种跳跃、突变的叙述节奏。
另一方面,从组接的技巧上说,甩、 切、 划(圈、帘)、化(溶)、渐隐惭显(淡入淡出),这些不同类型的镜头转换方式和技术手段,又分别产生时空转换上由快到慢、由突变到渐变、由正常过渡到延时过渡等各种不同的效果,创作者根据剧情内容和情绪的需要,将这些组接技巧灵活地运用在相连的镜头或场景之间,以镜头为单元的时空就逐渐变成了以场景为单元的时空及其转换,同时也带来了时空在流动中的节奏感。
组接所形成的电影时空,跟单个镜头中时间的实值和空间的指向有联系又有区别。比如:一个一双孩子的脚在走的镜头,叠化出另一个大人的脚在走的镜头,银幕上仅几秒钟,却意味着孩子从小长大的几十年。也就是说,组接实现了时间的浓缩,正是出于这个原理,早期电影的经典作品《党同伐异》在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内,表现了从古巴比伦到20世纪初近4000年历史中的4个时代。再比如,苏联导演Л.В.库里肖夫在20年代初拍摄过一个著名的电影片断;
镜头一·一位女演员从大街走来。
镜头二·一位男演员沿河走来。
镜头三·女演员向画外微笑。
镜头四·男演员向画外(与镜头三相对)微笑。
镜头五·在一个纪念碑前的林荫道上,两位演员从画面两边走近,会合。
镜头六·两人握手的特写。
镜头七·白色建筑物全景。
镜头八·两人沿林荫道走去。
镜头九·他们登上高大的台阶向白色建筑物底座走去。
镜头十·白色建筑物中景。
根据文献记载,这个片断的拍摄地点分别在五个地方。镜头一的大街和镜头二的河岸实际距离三俄里,镜头五的林荫道则完全在城市的另一个街区,镜头九的台阶属莫斯科一座教堂,而镜头七和十则是华盛顿白宫的一张图片,另外,镜头六中的两只手,并不是其他镜头里那两位演员的手,而是别人套上他们的大衣袖的手拍摄的握手镜头。这些完全没有关联的地理空间和被摄物,由于组接在一起而顺乎逻辑地构成一个新的空间整体和完整的动作过程。这个实验充分说明了组接可以创造现实中并不存在的电影空间的作用。在当代电影中,这一原理已被普遍应用于创作实践。
声音和画面的组合,是形成电影时空的又一种形式。画面内声音与画面的同步或组合,是构成银幕空间实感的时间流逝的重要元素;画外声音和画面的同步或组合,又使银幕空间延伸、扩展到了画面以外。而画外声音和画面的非同步或组合,包括声画对位、声画对列、声画分立等,则对银幕空间起着深化、评价或扭曲等作用,并且创造着银幕时间的多重复合。在通常情况下,声音的段落和转换总比单个镜头要长,即一个单元的声音和一组镜头相匹配,这样,声音的运用又进一步丰富了镜头组接的功能,为电影时空的自由和变幻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电影的时空流程 电影时间和空间的最终形式,是一部影片的整体时空流程,亦即由时空组成的全片蒙太奇结构。电影史上虽然曾出现过全片仅有一个空间的影片(《绳索》,A.希区柯克,1948),也有过全片内容的时值相等于放映时间的作品(《正午》,F.齐纳曼,1952),但绝大多数的影片都包容着大量和迅速的时空。导演根据创作意图,调动上述种种组合手法和手段,将这些时空顺畅而生动地构筑为一种时空流程,使电影得以在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有限时间内表现出我们无限丰富的世界。
电影的时空流程大体分时空顺序和时空交错两种。在时空顺序的影片中,一般全部是现在时态,最多有一些回忆或闪回。它依据剧情发生的时间进程来组织时空,推进叙事。电影中的绝大多数作品都采用了这种叙事结构,并充分挖掘和表现出特定时空的内容。时空交错则包括两种或更多的时态,它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和题材的特性,将不同时态的时空交叉或"错乱"地衔接在一起,既可能赋予每一个单元时空以特定的涵义,又可能再现人的主观心理和意识进程。《公民凯恩》、《罗生门》、《广岛之恋》、《野草莓》等现代电影的代表性作品,都采用了时空交错的结构形式,同时又各有各的特点。
作为时空艺术的电影,时间和空间的运用和组织贯穿在创作全过程的始终,也是电影艺术家最基本的创作任务之一。在电影今后的发展中,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认识以及时空特性的发挥。也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