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语言规划
1)  language planning
语言规划
1.
Research on the Language Planning in Guangxi to Cater to ASEAN Area;
面向东盟的广西语言规划探究
2.
The latest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planning theory with non-mainstream language teaching as a case study;
语言规划国际研究新进展——以非主流语言教学为例
3.
On Actual Language Use and Language Planning;
语言使用实态考察研究与语言规划——发布年度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的思考
2)  language policy and language planning
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
3)  cooperative planning language
合作规划语言
4)  language planning by writing
书面言语规划
1.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FL learners language proficiency,emotional response and motivation,this paper attempts a critical interpretation of a new approach to enhance their verbalism:language planning by writing.
本文基于对汉语环境下英语学习者现有的外语水平、情感顾虑和动机状态的分析,揭示了言语在线生成的认知化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较为系统地阐释了外语环境下书面言语规划(Ianguage planning by writing)对即席交流所具的降低情感焦虑、提升思维能力、强化言语表达的独特功能,从而为口语语篇的在线生成提供了可迁移路径。
5)  principles of language planning
语言规划原则
6)  Language planning goals
语言规划目标
补充资料:语言规划
      国家或社会团体为了对语言进行管理而进行的各种工作的统称。所谓规划或管理,是个广义的概念,包括语言的选择和规范化、文字的创制和改革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语言规划通常是某种语言政策的体现。语言政策表现国家或社会团体对语言问题的根本态度。例如在殖民主义时代,殖民地政府通常推行语言同化政策,把宗主国的语言强加给被压迫民族,在正式场合禁用当地语言。在实现民族平等的国家,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政策。例如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汉语和蒙古语都是官方语言。
  
  语言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语言的选择。在多民族杂居的地方(例如印度的许多邦),往往只能选择一两个或两三个民族的语言作为官方语言。许多殖民地获得独立之后,都不再以宗主国的语言为官方语言(或至少不以它为唯一的官方语言),而以当地的民族语言为官方语言。在民族复兴的目标下,有时甚至采用某个古代语言;这个古代语言于是得以复活(当然还要使之现代化)。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已经赋予当地的克里奥耳英语(洋泾浜英语的高级形式)以正式语言的地位,从而为这个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在非洲,不少国家采用斯瓦希里语为通用语言。在联合国,选择了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汉语和阿拉伯语为工作语言。
  
  在语言问题上采取协调措施也是一种语言规划。为了对抗英语的过大影响,法国和意大利就采取过保卫本国语言的协调行动。1954年荷兰和比利时两国开始共同使用新的荷兰语正词法,1980年两国又签订条约成立荷兰语联盟;比利时的弗拉芒语本是荷兰语的一种方言,这个联盟实际上使弗拉芒语进一步向标准荷兰语接近。马来西亚使用的马来西亚语和印度尼西亚使用的印度尼西亚语,是马来语的两种方言。1972年印度尼西亚语采用了和马来西亚语一致的正词法,从而促进了两国的语言合作和文化交流。在苏联和中国,那些新创文字的民族语言通例分别采用俄文字母和拉丁(汉语拼音)字母,也是为了方便少数民族和主体民族之间的语言合作和文化交流。
  
  术语问题是语言规划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术语大量涌现的情况下,如何移植术语,用音译还是意译,这是关系语言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大问题。术语的国际化对克服语言障碍和促进国际科技交流有很大作用。因此,很多国家和国际性组织对此十分关切(见术语)。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语言信息处理问题已经提上各国语文工作的日程(见中文信息处理)。如何使自己的语言文字适于电子计算机加工处理,并适于参加国际信息系统的交流,以便早日进入信息化时代,这是各国正在筹划中的新课题。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