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储蓄存款增长率
1)  the increasing rate of savings deposit
储蓄存款增长率
1.
It analyse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ncreasing rate of savings deposit and the real rate of interest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and illustrated are the change causes of their relation.
分析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储蓄存款增长率与实际利率之间的关系,并说明该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
2)  savings rate
储蓄率;储蓄存款利率
3)  savings deposit interest rate
储蓄存款利率
4)  savings deposit
储蓄存款
1.
The high growth of savings deposits rate of in China urban areas has become a noticeable question recently.
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存款增长过快问题一直很受关注。
2.
When we get into the 21 century,the savings deposit keeps rise all along in the underdeveloped district of Hainan province.
进入21世纪以来,海南省欠发达地区的储蓄存款一直呈现高增长态势。
5)  saving deposit
储蓄存款
1.
The growth rate of saving deposits owned by Chinese residents has slowed down since 2004.
2004年起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速下降,运用行为金融学分析可知:这正是居民在外部条件变化时进行最佳资产配置的结果。
2.
In recent twenty years, the saving deposit of Anhui province inhabitants has grown rapidly.
近 2 0年来 ,我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迅速增长 ,本文首先分析原因 ,认为收入增长和居民固有的储蓄倾向是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的主要因素 ,而利率和通货膨胀对居民储蓄行为影响是很复杂的。
3.
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 is the direct source of saving deposit.
储蓄存款是国民收入经历三次分流后的产物。
6)  deposit [英][dɪ'pɔzɪt]  [美][dɪ'pɑzɪt]
储蓄存款
1.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deposit accounts, all the branches of a bank should be arranged reasonably and effective marketing mechanism be set up.
要加强储蓄存款市场管理,就要合理布局储蓄机构网点,完善储蓄营销管理机制,开发储蓄新产品,调节金融资产替代效应,引导储蓄资金分流,优化社会资本循环,实现储蓄增长的社会经济效应。
2.
The steady increase of GDP determines on the up-going tendency of the index,which fluctuates thanks to the increase or decrease of its deposit balance.
通过实证分析阐明我国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GDP持续增长决定上证综指向上运行趋势 ,储蓄存款余额增减变动决定上证综指波动。
补充资料:储蓄存款与消费


储蓄存款与消费


  I储蓄存款与消费】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主要来源于居民个人货币收入。并与居民个人消费有着直接的联系。储蓄存款与消费的数量关系用公式表示就是:居民货币收人二消费支出+储蓄存款十居民手持现金。由于在正常情况下,居民手持现金可视为一相对不变的量,因此储蓄存款与消费的关系可进一步表现此消彼涨的关系。 静态地看,当居民货币收人为一定的条件下,消费支出与储蓄存款二者呈此增彼减的矛盾关系。这种数量关系上的矛盾反映着居民日常生活消费与长远消费之间的矛盾。但著作动态地观察则消费支出与储蓄存款均表现为收人的正函数,即随居民货币收人水平的不断提高,无论消费支出还是储蓄存款均呈同时增加的趋势。从而反映着储蓄存款与消费互相促进、互为条件的统一关系。如果再进一步作更为精细的考察则又会发现,随着居民货币收人的不断增长,储蓄倾向和消费倾向(包括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又是不同的,边际储蓄倾向逐渐呈大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发展趋势。这种矛盾关系体现了城乡居民在基本消费需要得到满足后,通过增加储蓄存款以求实现更高水平消费的客观要求。从储蓄存款与消费的相互关系可以看出,居民货币收人和消费支出是影响储蓄存款增减变化的两个直接因素。进一步推论可以得知,凡影响居民货币收人与消费支出的因素实际上都会影响储蓄存款。在我国,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货币收人的增减变化从宏观上看取决于国民经济中消费基金数量的多少。而消费基金规模又取决于一定数量的国民收人和经济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所形成的积累与消费两大基金的比例关系。在国民收人为一定的条件下,消费基金与积累基金二者呈此增彼减的关系。而在国民收人不断增长条件下考察时,二者一般呈同时增长的趋势。因此,在居民消费支出相对不变的条件下城乡居民货币收人的增减,从而储蓄存款的增减变化与国民收人增长及消费基金所占比重大小直接相关。国民收人增长速度越快,消费基金所占比重越大,居民货币收人就越多,储蓄存款增长亦越快。反之则相反。 上述国民收人、消费基金与储蓄存款之间的关系已为我国历年的经济生活实践所证实。例如:1卯8一1987年,我国国民收人从2叨5亿元增至9535亿元,平均每年增长656亿元。在消费基金占国民收入比重平均大致稳定在67%的条件下,我国城乡储蓄存款从1978年的210.6亿元,增至1987年的3073.3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86.27亿元。另据统计资料表明:19男)年我国国民收人已达1今犯9亿元,其中消费基金占65.5%,在此条件下储蓄存款年末余额已达7034亿元。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