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ype press technology
活字印刷术
1.
Type press technology invented by Chinese Bisheng is earlier than mechanical type press technology found by German Gutenberg, but less famous than the latter.
中国人毕日升最早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在国际上其声誉远不如德国人谷登堡发明的机械活字印刷术,甚至有人认为活字印刷术不是由中国人发明而是由德国人发明的。
2) the Typography
活字印刷
1.
Why was the Typography Applied Narrowly in Ancient China?;
古代中国缘何未推广活字印刷
3) clay-type printing
泥活字印刷
1.
Among printing technologies,clay-type printing is the earliest as well as the most inspiring and flexible printing technology in ancient times.
本文系统分析了各个阶段的泥活字印刷技术;描绘出泥活字印刷从泥活字板到活字泥板的技术演进过程;揭示出促使泥活字印刷变化的原因;以此为基础,首次对不同阶段泥活字印刷技术做出了明确的类型揭示和阶段划分。
4) movable type printing
木活字印刷
1.
①The Tizou Shijian published by Gongshentang from the Qing dynasty,owing to its evident features,is a piece of movable type printing instead of wax block-printing.
①清代公慎堂所印《题奏事件》不是一度被认为的蜡版印刷品,而是木活字印刷品。
5) job type
零件印刷用活字
6) printer for original form
活字板印刷机
补充资料:活字印刷文献
用可重复使用的字模排印文字的文献。活字印刷文献是伴随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而产生的。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的平民毕昇创制的。据沈括《梦溪笔谈·技艺门》记载,毕昇所用活字印刷的方法为:设一铁板,上置铁框,里面铺放松香、蜡和纸灰的混合物,然后用预先制成的泥活字在铁框内按书稿内容排字, 排满一板后放在火上加热, 使松香等物融化,用一平板将字模面压平,冷却后即可印书。印毕,再加热,拆下活字,以备再用。为了提高效率,还可将两块铁板交替使用,一板印刷,一板排字。其基本原理已与近代盛行的铅字排印方法完全相同。毕昇当时已用泥活字排印文献,效果良好,但所印内容已无从查考。德国人谷登堡(约生于1394~1400年间,卒于1468年)于1448年前后发明用铅合金制成活字版,晚于毕昇400年。 西文最早的活字印刷文献有 《42行圣经》 (1455年印毕)、《圣经·诗篇》、《土耳其历书》(1455)以及几本语法教科书和几封信件。谷登堡的活字印刷术在西方一直沿用到20世纪。
中国历代活字印刷文献 中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按制作活字的材料划分,主要有泥活字、木活字、铜活字、磁活字、锡活字和铅活字。
宋代活字印刷文献已无传世。南宋周必大《周益文忠公集》卷一百九十八《程元成给事》一信中曾提到当时有仿毕昇之法,以胶泥铜板印成 《玉堂杂记》 一书。蒙古太宗年间,隐居河南辉县的文士姚枢曾命弟子杨古仿毕昇活字之法,印刷朱熹的《小学》、《近思录》以及吕祖谦的《经史论说》等书,据后人研究,所用的活字可能也是泥活字,但在固定活字的方法上有所改良。
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著名农学家王祯采用木活字印书。 用木刻的字模印书, 毕昇已曾试验过,但因木质有伸缩性,濡墨后高低不平,且与固定活字的松香等物相粘,不容易取下,便被放弃了。王祯用木质致密的梨枣木制造活字,并改用竹片嵌夹字模,较好地解决了这一技术问题。王祯对活字印刷技术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转轮排字架的发明。毕昇已知将字模按韵存放,便于寻检,但仍是"以人寻字",终觉不便。王祯以分格转轮贮字,每字依次编码,登录成册。排版时,一人按册报号,一人推动转轮摘字,"以字就人",大大增加了排字的效率。王祯用这种方法试印了他自己纂修的《旌德县志》,全书6万余字,不到一个月就印成100部,但没有一部流传下来。王祯将他造活字的方法、印刷工艺写成《造活字印书法》,附在其农学著作《农书》之后。元代木活字印书已推广到浙江、安徽一带,还流传到兄弟民族中,敦煌千佛洞中曾发现几百个维吾尔文木活字,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实物。
中国现存最古的活字印刷文献是明代中期 (15世纪下半叶) 的铜活字印本。明弘治、正德、嘉靖年间,无锡、常州、苏州、南京一带活字印书盛行,字模改以铸铜材料,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无锡的华氏和安氏。弘治初,华燧的会通馆以铜活字印有《锦绣万花谷》、《容斋随笔》、 《九经韵览》 等书。同时,弘治十五年(1502),华珵又以铜活字印《渭南文集》。正德年间,华坚的兰雪堂也用铜活字印了《白氏长庆集》、《元氏长庆集》、《艺文类聚》、《春秋繁露》等书。嘉靖年间,无锡的安国以铜活字印《吴中水利通志》、《古今合璧事类备要》、《颜鲁公文集》等书。华氏和安氏的铜活字印书品种多、数量大,传世不少,后世藏书家均将其视同宋元版珍藏。今所存明代弘治、嘉靖年间以铜活字印书的私家和书坊还有金兰馆、常熟扬仪五川精舍、建业张氏、五云溪馆、芝城姚奎等。苏州地区也曾用铜活字排印唐人诗集。嘉靖以后,铜活字印本书逐渐减少,木活字印本逐渐增多,明崇祯十一年(1638)起北京发行的《邸报》也改用木活字印刷。
清代的活字印刷以木活字为主,其次是铜活字和泥活字,在印刷技术上也较明代有所发展。
清代铜活字印书较著名的有康熙二十五年吹藜阁所印的《文苑英华律赋选》、康熙五十二年印刷的陈梦雷《松鹤山房集》等,最著名的是康熙末年内府用铜活字排印的 《古今图书集成》(见类书) 1万卷, 印刷精良。清内府的铜活字都是一一刻出的,《古今图书集成》印刷竣工后,曾专门在内廷武英殿修书处设立铜字库庋藏,乾隆初,因京师钱贵,遂将铜活字销毁铸钱。
清代木活字有较大的发展,不论官、私或坊肆均有排印,江南各省祠堂更用以排印族谱和家谱。清乾隆时编纂《四库全书》,拟从中选出"世罕传本"若干种刊行,颁布海内。开始打算雕版,经四库馆副总裁金简建议,改用活字排印,于乾隆三十九年完成枣木活字大小共25万字以及整套排版工具。乾隆帝认为"活字"名称不雅,改称"聚珍"。清内府在武英殿先后用这副木活字排印了 130多种书籍,世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直到嘉庆初年才告一段落。金简还将排印的工艺编成《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书,这是继沈括、王祯的记载之后,中国古代活字印刷技术的又一重要文献。此后,活字印本一般都称为"聚珍本",清末北京隆福寺专以木活字印书的书坊更以"聚珍堂"作为坊号。福建地区将活板称为"子板"、"合字板"。
清代也有用泥活字印书的。泥活字虽创始于毕昇,但数百年间却无人沿用,所以人们对泥活字究竟能否实际使用,颇有韪疑。清道光中,苏州李瑶用胶泥活字排印了《金石例四种》、《南疆绎史》等书。同时,安徽泾县翟金生和他的儿子亦仿毕昇之法,经30年辛勤劳动,造成泥活字 10万多个, 分为大、中、小、次小、最小5号, 印刷自著诗词集以及《泥版试印初编》 等书多种,证实了毕昇用泥活字印书是完全可能的。翟氏把他这套泥活字印本书自称为"泥斗版"、"澄泥版"。
中国古代活字印刷文献除用泥活字、木活字、铜活字印刷的以外,还有:①磁活字。据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二十三"瓷易经"条记载,益都翟进士莱,曾"集窑户造青瓷《易经》一部"。今传世古籍中,有印成于康熙末年,自称为"泰山磁版"和"直合斋磁版"的《周易说略》、《蒿庵闲话》两本书,书序中有"偶创磁刊,坚致胜木"的句子。有人认为这两部书是用上过磁釉的泥字,经锻烧后排版印成的。但也有人根据书中断版现象(活字印书一般不可能形成版面断裂),认为系雕泥造版,然后经烧锻用以印书,是磁版而非磁活字本。②锡活字。 元王祯 《农书》中曾提到"近世又铸锡活字",是见于记载的世界上最早的锡活字。由于锡质柔软,当时还没有好的油墨,未能广泛流行。明弘治中,会通馆华燧曾"范铜板锡字",据此推测华氏除了用铜活字印书外, 也铸过锡字, 惜无实物和其他佐证。③铅活字。明陆深《金台记闻》记载,弘治、正德间,"昆陵人用铜、铅为活字,视板印尤巧便",说明当时常州地区已创制铅活字,虽然在时间上晚于朝鲜与欧洲,但在中国活字印刷史上,仍是一大进步。
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和交流 活字印刷技术发明后曾直接从中国传播到邻近的亚洲各国。南宋时,活字印刷术已东传至朝鲜, 朝鲜除沿用毕昇、 王祯的遗法制泥、木活字印书外,还早于中国创制了铜活字,15世纪初,在政府主持下大规模铸铜活字印书。1592年,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又由朝鲜传到日本。清中期,越南王朝向中国购得木活字一副,直接用它在本国印书,中国的活字印刷技术随同印刷工具一同传入越南。
虽然中国很早就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始终未能脱离手工劳动方式,近代铅活字机器印刷技术反而是从西方输入中国的。明万历十八年(1590),入居中国澳门的葡萄牙人在澳门出版葡萄牙人耶稣会士孟三德所著拉丁文《日本派赴罗马之使节》一书,是在中国首次用西洋铅活字印刷的书籍。1819年英国传教士在马六甲设立印刷所,印制中文《圣经》,是最早运用西方印刷术印制的中文书籍。进入近代以后,英美等国传教士将在国外制造的中文铅字传入中国,如1843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所办的墨海书馆,1845年美国长老会在宁波所办的美华书馆(后移至上海)等。19世纪中叶以后,上海、厦门等地外国人所办报纸、杂志更多。西方的铅活字印刷术在中国传播开来。到光绪年间,日本人在上海所办的修文印书局更传入了纸型制铅版技术,中国近代铅活字印刷业就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活字印刷文献的版面特征 与雕版印刷文献相比较,用活字印书节省了印刷每部书的刻版和印毕后存放版片的人力和物力,印刷周期大为缩短,既经济又方便。是中国古代印刷技术的重大突破,它同雕版印刷术一起,成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中国古代活字印刷文献在版面、字体、墨色等方面与雕版印刷文献有所不同。活字印本多是拼排而成,所以栏线四角连接处有缝隙,界格行线上下与栏线互不衔接,版心的鱼尾与两旁行线也有隔离痕迹。由于字模是拼排而成,有倾斜倒置的情况,加上字模的制铸尚不能做到完全一致,故有字体大小不一,笔划粗细不整的现象,字模以及行线在拼排时或有凹凸不平,印刷时墨色就轻重不一,有的行线时有时无。这些既是中国古代活字印刷文献的特点,也是中国古籍版本鉴别的依据。
参考书目
张秀民:《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人民出版社,北京,1958。
中国历代活字印刷文献 中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按制作活字的材料划分,主要有泥活字、木活字、铜活字、磁活字、锡活字和铅活字。
宋代活字印刷文献已无传世。南宋周必大《周益文忠公集》卷一百九十八《程元成给事》一信中曾提到当时有仿毕昇之法,以胶泥铜板印成 《玉堂杂记》 一书。蒙古太宗年间,隐居河南辉县的文士姚枢曾命弟子杨古仿毕昇活字之法,印刷朱熹的《小学》、《近思录》以及吕祖谦的《经史论说》等书,据后人研究,所用的活字可能也是泥活字,但在固定活字的方法上有所改良。
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著名农学家王祯采用木活字印书。 用木刻的字模印书, 毕昇已曾试验过,但因木质有伸缩性,濡墨后高低不平,且与固定活字的松香等物相粘,不容易取下,便被放弃了。王祯用木质致密的梨枣木制造活字,并改用竹片嵌夹字模,较好地解决了这一技术问题。王祯对活字印刷技术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转轮排字架的发明。毕昇已知将字模按韵存放,便于寻检,但仍是"以人寻字",终觉不便。王祯以分格转轮贮字,每字依次编码,登录成册。排版时,一人按册报号,一人推动转轮摘字,"以字就人",大大增加了排字的效率。王祯用这种方法试印了他自己纂修的《旌德县志》,全书6万余字,不到一个月就印成100部,但没有一部流传下来。王祯将他造活字的方法、印刷工艺写成《造活字印书法》,附在其农学著作《农书》之后。元代木活字印书已推广到浙江、安徽一带,还流传到兄弟民族中,敦煌千佛洞中曾发现几百个维吾尔文木活字,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实物。
中国现存最古的活字印刷文献是明代中期 (15世纪下半叶) 的铜活字印本。明弘治、正德、嘉靖年间,无锡、常州、苏州、南京一带活字印书盛行,字模改以铸铜材料,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无锡的华氏和安氏。弘治初,华燧的会通馆以铜活字印有《锦绣万花谷》、《容斋随笔》、 《九经韵览》 等书。同时,弘治十五年(1502),华珵又以铜活字印《渭南文集》。正德年间,华坚的兰雪堂也用铜活字印了《白氏长庆集》、《元氏长庆集》、《艺文类聚》、《春秋繁露》等书。嘉靖年间,无锡的安国以铜活字印《吴中水利通志》、《古今合璧事类备要》、《颜鲁公文集》等书。华氏和安氏的铜活字印书品种多、数量大,传世不少,后世藏书家均将其视同宋元版珍藏。今所存明代弘治、嘉靖年间以铜活字印书的私家和书坊还有金兰馆、常熟扬仪五川精舍、建业张氏、五云溪馆、芝城姚奎等。苏州地区也曾用铜活字排印唐人诗集。嘉靖以后,铜活字印本书逐渐减少,木活字印本逐渐增多,明崇祯十一年(1638)起北京发行的《邸报》也改用木活字印刷。
清代的活字印刷以木活字为主,其次是铜活字和泥活字,在印刷技术上也较明代有所发展。
清代铜活字印书较著名的有康熙二十五年吹藜阁所印的《文苑英华律赋选》、康熙五十二年印刷的陈梦雷《松鹤山房集》等,最著名的是康熙末年内府用铜活字排印的 《古今图书集成》(见类书) 1万卷, 印刷精良。清内府的铜活字都是一一刻出的,《古今图书集成》印刷竣工后,曾专门在内廷武英殿修书处设立铜字库庋藏,乾隆初,因京师钱贵,遂将铜活字销毁铸钱。
清代木活字有较大的发展,不论官、私或坊肆均有排印,江南各省祠堂更用以排印族谱和家谱。清乾隆时编纂《四库全书》,拟从中选出"世罕传本"若干种刊行,颁布海内。开始打算雕版,经四库馆副总裁金简建议,改用活字排印,于乾隆三十九年完成枣木活字大小共25万字以及整套排版工具。乾隆帝认为"活字"名称不雅,改称"聚珍"。清内府在武英殿先后用这副木活字排印了 130多种书籍,世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直到嘉庆初年才告一段落。金简还将排印的工艺编成《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书,这是继沈括、王祯的记载之后,中国古代活字印刷技术的又一重要文献。此后,活字印本一般都称为"聚珍本",清末北京隆福寺专以木活字印书的书坊更以"聚珍堂"作为坊号。福建地区将活板称为"子板"、"合字板"。
清代也有用泥活字印书的。泥活字虽创始于毕昇,但数百年间却无人沿用,所以人们对泥活字究竟能否实际使用,颇有韪疑。清道光中,苏州李瑶用胶泥活字排印了《金石例四种》、《南疆绎史》等书。同时,安徽泾县翟金生和他的儿子亦仿毕昇之法,经30年辛勤劳动,造成泥活字 10万多个, 分为大、中、小、次小、最小5号, 印刷自著诗词集以及《泥版试印初编》 等书多种,证实了毕昇用泥活字印书是完全可能的。翟氏把他这套泥活字印本书自称为"泥斗版"、"澄泥版"。
中国古代活字印刷文献除用泥活字、木活字、铜活字印刷的以外,还有:①磁活字。据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二十三"瓷易经"条记载,益都翟进士莱,曾"集窑户造青瓷《易经》一部"。今传世古籍中,有印成于康熙末年,自称为"泰山磁版"和"直合斋磁版"的《周易说略》、《蒿庵闲话》两本书,书序中有"偶创磁刊,坚致胜木"的句子。有人认为这两部书是用上过磁釉的泥字,经锻烧后排版印成的。但也有人根据书中断版现象(活字印书一般不可能形成版面断裂),认为系雕泥造版,然后经烧锻用以印书,是磁版而非磁活字本。②锡活字。 元王祯 《农书》中曾提到"近世又铸锡活字",是见于记载的世界上最早的锡活字。由于锡质柔软,当时还没有好的油墨,未能广泛流行。明弘治中,会通馆华燧曾"范铜板锡字",据此推测华氏除了用铜活字印书外, 也铸过锡字, 惜无实物和其他佐证。③铅活字。明陆深《金台记闻》记载,弘治、正德间,"昆陵人用铜、铅为活字,视板印尤巧便",说明当时常州地区已创制铅活字,虽然在时间上晚于朝鲜与欧洲,但在中国活字印刷史上,仍是一大进步。
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和交流 活字印刷技术发明后曾直接从中国传播到邻近的亚洲各国。南宋时,活字印刷术已东传至朝鲜, 朝鲜除沿用毕昇、 王祯的遗法制泥、木活字印书外,还早于中国创制了铜活字,15世纪初,在政府主持下大规模铸铜活字印书。1592年,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又由朝鲜传到日本。清中期,越南王朝向中国购得木活字一副,直接用它在本国印书,中国的活字印刷技术随同印刷工具一同传入越南。
虽然中国很早就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始终未能脱离手工劳动方式,近代铅活字机器印刷技术反而是从西方输入中国的。明万历十八年(1590),入居中国澳门的葡萄牙人在澳门出版葡萄牙人耶稣会士孟三德所著拉丁文《日本派赴罗马之使节》一书,是在中国首次用西洋铅活字印刷的书籍。1819年英国传教士在马六甲设立印刷所,印制中文《圣经》,是最早运用西方印刷术印制的中文书籍。进入近代以后,英美等国传教士将在国外制造的中文铅字传入中国,如1843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所办的墨海书馆,1845年美国长老会在宁波所办的美华书馆(后移至上海)等。19世纪中叶以后,上海、厦门等地外国人所办报纸、杂志更多。西方的铅活字印刷术在中国传播开来。到光绪年间,日本人在上海所办的修文印书局更传入了纸型制铅版技术,中国近代铅活字印刷业就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活字印刷文献的版面特征 与雕版印刷文献相比较,用活字印书节省了印刷每部书的刻版和印毕后存放版片的人力和物力,印刷周期大为缩短,既经济又方便。是中国古代印刷技术的重大突破,它同雕版印刷术一起,成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中国古代活字印刷文献在版面、字体、墨色等方面与雕版印刷文献有所不同。活字印本多是拼排而成,所以栏线四角连接处有缝隙,界格行线上下与栏线互不衔接,版心的鱼尾与两旁行线也有隔离痕迹。由于字模是拼排而成,有倾斜倒置的情况,加上字模的制铸尚不能做到完全一致,故有字体大小不一,笔划粗细不整的现象,字模以及行线在拼排时或有凹凸不平,印刷时墨色就轻重不一,有的行线时有时无。这些既是中国古代活字印刷文献的特点,也是中国古籍版本鉴别的依据。
参考书目
张秀民:《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人民出版社,北京,1958。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