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hina MARC Format/Authorities
中国机读规范格式
2) CNMARC Format
中国机读目录格式
1.
The Developing Tendency of the CNMARC Format Under Network Environment;
网络环境下中国机读目录格式发展趋势
4) Code for Design of Masonry Structure
中国规范
5) standard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中式规范
6) chinese paradigm
中国范式
1.
At last,it concludes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and reveals the connotation and global value of Chinese paradigm.
文章最后对中国经济改革进行了理论提炼,揭示了经济转型的中国范式的内涵及其全球意义。
补充资料:机读目录通讯格式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之间传输和交换机读目录数据时共同遵循和使用的标准记录格式,又称机读目录交换格式。它规定书目数据在机读介质上的表示和标识方法,包括机读记录的构成、各数据字段在机读介质上的总体安排及其内容结构。
机读目录的格式有: 内部处理格式和通讯格式两种。内部处理格式是按系统本身的软硬件特点、数据处理和应用要求而设计的,基本功能是提高机器处理效率,满足系统本身的特殊要求。通讯格式的基本功能则是通讯,即数据交换,它同时要满足各种用户和系统的要求,而不是个别系统的处理效率。
发展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国会图书馆研制机读目录,于1966年制订了一种MARCⅠ格式。经过一年多的试验使用,1968年修订为MARCⅡ格式,1971年,它被美国国家标准学会批准为《书目信息交换磁带美国国家标准》 (ANSI Z39.2-1971),为了适应机读书目数据交换的需要,197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又将其修改成为国际标准,即《文献目录信息交换用磁带记录格式》(ISO2709)。 由于它规定了机读书目录记录的基本结构,适用于各种资料类型和语言,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因此在世界图书馆和情报界得到普遍采用,成为制定各种机读目录格式的基础。随着图书馆自动化的发展,许多国家或地区都按照国际标准所规定的记录结构,结合各自的书目著录编目条例和语言等特点,制定了自己的国家或地区的标准机读目录通讯格式。为实现机读目录国际交换从而达到"国际书目控制"的目标,1972年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IFLA)成立了内容标识符研究小组,在1977年制订了《国际机读目录格式》 (UNIMAR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也于1974年组织制订了国际情报界书目信息交换格式《UNISIST 机读书目著录参考手册》,1983年又组织制订了《共同通讯格式 》(CCF),以便国际图书情报界各系统之间交换书目数据。80年代末,中国开始制订中国机读目录通讯格式。
类型 机读目录通讯格式,按其使用的地区范围可以分成3类①国家通讯格式, 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各系统交换书目数据时使用的格式。如澳大利亚(ANBIMARC)、加拿大(CANMARC)、法国(MONOCLE)、联邦德国(MABI)、印度(NISSAT)、日本(Japan MARC)、英国(UKMARC)、美国(USMARC)等国家的机读目录。②地区通讯格式,供一个地区范围内各系统交换书目数据时使用的格式。如经互会国家(MEKOF-2)、 法语国家(INTERMARC)、 拉丁美洲(MARCAL)、欧洲理事会(EUDISED)等。③ 国际通讯格式,国际上各国之间交换书目数据使用的格式。如 UNIMARC、CCF 等。此外,机读目录通讯格式还可按照所记录的出版物类型分成图书、连续出版物、地图、档案和手稿、乐谱、音像文献等几种版本。也可按数据类型分为机读书目记录格式和机读规范记录格式两类。
构成 机读目录通讯格式由记录结构、内容标识符和记录内容3 个要素组成。①记录结构,是指书目记录在机读介质上的物理表示方法,记录的总体安排,基本框架。按国际标准 (ISO2709),这种结构由以下几部分组成:a.头标区: 位于记录之首, 固定为24个字符长,为记录处理提供某些基本参数。b.目次区:是记录内各数据字段的索引或目次,由一系列目次项构成。它是为检索其后的数据字段而设置的。c.数据字段区:分为两部分,一为控制字段区,描述著作和记录本身的特征,大多为固定长的代码性数据;二为书目字段区,包含编目数据的实际内容。由一些可变长的数据字段组成。d.记录分隔符:位于记录的最后。②内容标识符,这是标识数据元素并为其提供补充信息的一套符号。包括:字段标识符,这是标识和命名数据字段主要内容的字符;指示符,它是为书目字段提供描述信息和处理信息的代码;子字段标识符,是标识书目字段内各数据元素的两个字符。每个数据字段的最后都有一个字段分隔符。③记录内容,即编目数据本身。如作者、题名等等。这是按照文献资料的著录和编目条例规定所著录和标引的具体书目数据。
此外,数据编码用的字符集、各种数据代码表(如语言代码表,国家和地区代码表等)也是机读目录通讯格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读目录的格式有: 内部处理格式和通讯格式两种。内部处理格式是按系统本身的软硬件特点、数据处理和应用要求而设计的,基本功能是提高机器处理效率,满足系统本身的特殊要求。通讯格式的基本功能则是通讯,即数据交换,它同时要满足各种用户和系统的要求,而不是个别系统的处理效率。
发展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国会图书馆研制机读目录,于1966年制订了一种MARCⅠ格式。经过一年多的试验使用,1968年修订为MARCⅡ格式,1971年,它被美国国家标准学会批准为《书目信息交换磁带美国国家标准》 (ANSI Z39.2-1971),为了适应机读书目数据交换的需要,197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又将其修改成为国际标准,即《文献目录信息交换用磁带记录格式》(ISO2709)。 由于它规定了机读书目录记录的基本结构,适用于各种资料类型和语言,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因此在世界图书馆和情报界得到普遍采用,成为制定各种机读目录格式的基础。随着图书馆自动化的发展,许多国家或地区都按照国际标准所规定的记录结构,结合各自的书目著录编目条例和语言等特点,制定了自己的国家或地区的标准机读目录通讯格式。为实现机读目录国际交换从而达到"国际书目控制"的目标,1972年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IFLA)成立了内容标识符研究小组,在1977年制订了《国际机读目录格式》 (UNIMAR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也于1974年组织制订了国际情报界书目信息交换格式《UNISIST 机读书目著录参考手册》,1983年又组织制订了《共同通讯格式 》(CCF),以便国际图书情报界各系统之间交换书目数据。80年代末,中国开始制订中国机读目录通讯格式。
类型 机读目录通讯格式,按其使用的地区范围可以分成3类①国家通讯格式, 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各系统交换书目数据时使用的格式。如澳大利亚(ANBIMARC)、加拿大(CANMARC)、法国(MONOCLE)、联邦德国(MABI)、印度(NISSAT)、日本(Japan MARC)、英国(UKMARC)、美国(USMARC)等国家的机读目录。②地区通讯格式,供一个地区范围内各系统交换书目数据时使用的格式。如经互会国家(MEKOF-2)、 法语国家(INTERMARC)、 拉丁美洲(MARCAL)、欧洲理事会(EUDISED)等。③ 国际通讯格式,国际上各国之间交换书目数据使用的格式。如 UNIMARC、CCF 等。此外,机读目录通讯格式还可按照所记录的出版物类型分成图书、连续出版物、地图、档案和手稿、乐谱、音像文献等几种版本。也可按数据类型分为机读书目记录格式和机读规范记录格式两类。
构成 机读目录通讯格式由记录结构、内容标识符和记录内容3 个要素组成。①记录结构,是指书目记录在机读介质上的物理表示方法,记录的总体安排,基本框架。按国际标准 (ISO2709),这种结构由以下几部分组成:a.头标区: 位于记录之首, 固定为24个字符长,为记录处理提供某些基本参数。b.目次区:是记录内各数据字段的索引或目次,由一系列目次项构成。它是为检索其后的数据字段而设置的。c.数据字段区:分为两部分,一为控制字段区,描述著作和记录本身的特征,大多为固定长的代码性数据;二为书目字段区,包含编目数据的实际内容。由一些可变长的数据字段组成。d.记录分隔符:位于记录的最后。②内容标识符,这是标识数据元素并为其提供补充信息的一套符号。包括:字段标识符,这是标识和命名数据字段主要内容的字符;指示符,它是为书目字段提供描述信息和处理信息的代码;子字段标识符,是标识书目字段内各数据元素的两个字符。每个数据字段的最后都有一个字段分隔符。③记录内容,即编目数据本身。如作者、题名等等。这是按照文献资料的著录和编目条例规定所著录和标引的具体书目数据。
此外,数据编码用的字符集、各种数据代码表(如语言代码表,国家和地区代码表等)也是机读目录通讯格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