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
|
1) R&D expenditure
研发经费
1.
It makes 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hange,sources,structure,and distribution of R&D expenditure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of China and USA.
对中美两国高校研发经费的变化、来源、构成和分布进行比较,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两国高校科技创新的特点,提出加大高校研发经费投入,合理配置研发经费资源,加强高校基础研究和知识创新,支持西部高校等建议。
2.
According to the data from the Nation al Science Board(NSB),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and the Executiv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 y Policy(OPST)of the United States,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R&D expenditure between China and U.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国家科学基金会和总统科技政策办公室近年来发表和公开的数据及资料与我国研发经费的总量和强度、来源和支出、结构以及产学合作进行比较,不仅有助于了解美国研发经费的状况对于进一步加大我国研发经费的投入和有效配置也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3.
Based on related statistics over the past years,it analyzes the statistic data about talent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increase of total R&D personnel and expenditure,and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total R&D expenditure.
以历年统计数据为依据,通过对高校人才培养、研发人员数量增长、研发经费总额增长和结构变化的统计分析得出: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增长和层次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高校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的研发经费支出结构验证了高校是我国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也提示了加大高校研发经费投入对改善我国研发经费支出结构中基础研究偏低具有重要意义。
2) expenditure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研究与发展经费
3) government R&D fund
政府研发经费
4) BERD
企业研发经费
1.
The increase of BERD has promoted GERD since the 1990s in China.
企业研发经费的增长推动了我国研发经费总量的提高。
5)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科研经费
1.
Structure and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network of the administrating system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科研经费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结构与应用
2.
Consummate the A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Management System Research;
完善A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体系研究
3.
With the steady increas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donated to various aspects,the problem of how to sensibly manage these funds emerges.
近年来,由于高校对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教职工的积极参与,高校科研水平逐年提高,新的科研成果不断增加,来自国家和企业等各个方面的科研经费也在不断增多。
6) Scientific research outlay
科研经费
1.
The exploration of the method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Scientific research outlay management;
科研经费管理中知识管理方法的探讨
补充资料:70-1式自行榴弹炮研发揭秘
炮兵被誉为“战争之神”。在现代战争中,炮兵以其火炮口径大、炮弹射程远、弹药杀伤威力大、火力压制能力强、打击能力多元化(除传统的压制敌方目标外,还可使用各种精确制导弹药,如末敏弹、末制导炮弹等,准确打击战场上的坦克等点目标)等显著特点。而成为现代战场上的主要火力之一。从装甲兵建立起,炮兵就与被誉为“陆战之王”的坦克结下了不解之缘,形影不离——坦克在一线冲锋陷阵,炮兵在二线实施强有力的火力支援。世界著名的坦克战专家古德里安,将炮兵比喻为是装甲兵部队这个雄壮的交响乐队中音质浑厚的低音乐器,“什么时候都能派上用场”。随着履带式自行火炮的出现,“战争之神”与“陆战之王”同机动、同展开,同显神威,成为亲密无间的战斗“伙伴”。二战中德军甚至把自行火炮当坦克用,真有点“狐假虎威”的味道。如今,炮兵的各类装甲自行火炮更是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一、简洁实用的70-1式122毫米履带式自行榴弹炮 我军装甲兵自成立起就十分重视队属炮兵部队的建设,上世纪50年代组建的坦克师不仅编有炮兵部队,而且还装备了从苏联引进的自行火炮(后逐步更换为国产牵引式火炮)。随着我军装甲兵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装甲兵部队装备的牵引式火炮在铁骑奔腾、铁流滚滚的激昂“乐曲”中显得越来越不和谐,尽早配套发展与坦克能同步机动的履带式自行火炮,已成为装甲兵装备建设的当务之急。为此,我军于上世纪60年代末决定研制122毫米履带式自行榴弹炮。 (一)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 承担履带式自行榴弹炮研制任务的工厂,具有十分雄厚的装甲车辆科研实力,国产第一代履带式装甲输送车——63式装甲输送车,就是该厂巧夺天工之作。受领任务后,科研人员既倍受鼓舞,同时也深感重任在肩——此时,发达国家陆军已经大量装备了战后第一代履带式自行榴弹炮,如美国于上世纪50年代就研制出敞开式炮塔结构的m44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并开始了第二代履带式自行榴弹炮的研制,美国和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又分别研制出全装甲防护、密闭式旋转炮塔结构的m109式155毫米履带式自行榴弹炮和2si式122毫米履带式自行榴弹炮,而我国自行榴弹炮的研发尚属空白,特别是当时还处于“文革”的动荡之中,研制任务十分艰巨和复杂。为此,工厂调集精兵强将投入到该项目的科研攻关之中。研制工作展开后,广大科研人员排除干扰,奋力攻关,在广泛深入研究作战需求、跟踪国外自行榴弹炮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很快拿出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第一代履带式自行榴弹炮总体设计方案,并得到了军方的认可。此后,工厂迅速转入该炮的正程研制阶段。 该炮从1969年开始起步研制,到1981年正式设计定型,共历时12年,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1969年至1972年,历时4年,工厂利用该厂研制的63式履带式装甲输送车底盘研制122毫米自行榴弹炮;第二阶段从1974年至1981年,历时8年,主要是利用63—1式履带式装甲输送车底盘研制122毫米自行榴弹炮。 在第一阶段研制过程中,工厂根据研制任务,于1969年用该厂研制的63式装甲输送车底盘,研制出1辆122毫米自行榴弹炮样车。样车研制出来后,工厂根据军方安排,将样车直接交给某坦克师炮兵团进行试用和试验。样车在部队进行了长距离行驶(行驶里程达1000千米)和实弹精度射击(发射炮弹386发)等战技指标的考核,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试验效果。 1970年4月20日,有关部门在某坦克师炮兵团召开了122毫米履带式自行榴弹炮的设计定型审查会,部队官兵和与会专家对该炮的研制工作予以充分肯定,认为该型自行火炮达到了战技指标要求,能够较好地满足部队的使用需要。同年6月25日,该型自行榴弹炮被批准设计定型,并正式命名为70式122毫米履带式自行榴弹炮。1970年下半年,我国首批自行榴弹炮交付部队试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