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玄天上帝启圣录
1)  Records of God's Enlightenment
玄天上帝启圣录
2)  Emperor Xuantian
玄天上帝
1.
A General Review of Wudang Mountains Emperor Xuantian System
武当山玄天上帝神系概述(续)
2.
The ancient emperors have made Wudang Mountains the emperor\'s ancestral temple and Emperor Xuantian the patron saint of the kingdom since Emperor Cheng of the Ming Dynasty,of which there is lots of narration in DaYue Taihe Mountain History in the Ming Dynasty.
明代,成祖以后的历朝皇帝都把武当山作为"皇室家庙",把玄天上帝奉为"护国家神"。
3)  Xuantian Heaven Emperor Belief Research
玄天上帝信仰研究
4)  God the Holy ghost
上帝圣灵
5)  God and Heaven
上帝与天
6)  Goddess of Heaven
天上圣母
1.
Trace to the Source of Titles of “Goddess” and “Goddess of Heaven”;
“天后”、“天上圣母”称号溯源
补充资料:清圣祖玄烨

清圣祖玄烨

(1654~1722)清入关后第二代皇帝。姓爱新觉罗氏。顺治帝福临第三子。母佟佳氏,汉军都统佟图赖之女。顺治十一年(1654)三月十八生于景仁宫。十八年,福临去世,以八岁孩稚继承皇位。改次年为康熙元年(1662)。二年二月,生母去世,由祖母博尔济特氏(孝庄文皇后)抚育。他自幼苦读,好学不倦,身体强健,骑射娴熟。十四岁亲政,在位六十一年,一生勤奋治国,是清代颇有作为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封建君主。(参见彩图插页第106页)

福临临终时,遗命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为辅政大臣,代理国政。辅政期间,继续进行统一全国的斗争,派兵追击南明永历帝,康熙元年四月杀立于昆明。三年,派兵会同川、陕、湖广三省兵围攻鄂西坚持抗清的大顺军余部,刘体纯、郝摇旗、李来亨等战死,又捕杀浙江海上坚持抗清的张煌言,大陆上的抗清斗争基本结束,清王朝从军事、政治、经济多方面对全国的统治逐步形成。在此期间,辅政四大臣中,逐渐形成鳌拜专权跋扈,欺凌幼主,结党擅权的局面。六年,玄烨“躬亲大政”,八年五月,清除鳌拜及其同党,开始掌握实权。

完成国家统一玄烨亲政后,先后平定“三藩”,统一台湾,并粉碎了西北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上层分子的分裂阴谋,基本上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三藩”都是降清的明将,吴三桂封平西王,留镇云南;尚可喜封平南王,留镇广东;耿仲明及其子死后,其孙耿精忠袭靖南王爵,留镇福建。各拥重兵、势力坐大,严重威胁清王朝的统治。康熙十二年,玄烨在户部尚书米思翰、兵部尚书明珠等的支持下,果断地下令撤藩,令“三藩”各率所部归辽东。十一月,吴三桂举兵反,主力出贵州,掠湖南,分兵攻四川、江西,不久,尚之信(可喜子)、耿精忠、广西将军孙延龄起兵响应。玄烨毅然命将出师,进行征讨。在历时八年的平乱战争中,年轻的玄烨表现出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他利用政治分化和军事压力迫使尚、耿二藩脱离吴三桂,招降陕西从叛的王辅臣,同时迅速平定内蒙察哈尔右翼王子布尔尼叛乱和北京城内杨起隆反清起事以安定后方,从而使清军得以集中力量与吴三桂主力相持于湖南,二十年,“三藩”之乱平定。

随后,玄烨又进行了统一台湾的斗争。起用原郑芝龙部将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准备进军台湾。二十二年六月,施琅率领水师两万亲人,大小战舰二百余只,一举攻占澎湖,台湾失去屏障,郑氏军事力量损失惨重,郑克塽(成功之孙,郑经之子)、刘国轩等向清军投降。玄烨支持施琅在台湾设官兵镇守的建议,否定了臣僚中弃而不守的谬见,在台湾设置一府三县(台湾府及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隶福建省,并设总兵、副将率兵驻守台、澎,使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玄烨又集中力量与割据西北的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展开斗争。康熙二十七年,噶尔丹引兵三万越杭爱山向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发动进攻,喀尔喀各部败溃,噶尔丹以追击为名,直抵距北京七百里的乌兰布通。玄烨决计亲征噶尔丹,以“除恶务尽”。二十九年、三十五年、三十六年,三次亲征,三十六年噶尔丹败死。准噶尔对喀尔喀蒙古的侵扰被粉碎,喀尔喀各部得以返回原地。玄烨为加强对外蒙古地区的管理,沿袭了太宗皇太极以来的盟旗制度,采取联姻、封爵、年班、围班等措施,以密切与蒙古领主贵族的关系;特别是尊重蒙古族信仰的喇嘛教,以笼络僧俗人等和广大牧民。康熙三十年,玄烨率八旗劲旅前往多伦诺尔草原与喀尔喀蒙古诸部举行多伦会盟,把对内蒙古的较严密的管理制度推及于喀尔喀各部,这对加强北部边防,发展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起了积极的作用。玄烨也十分注意西藏、青海问题,他深知西藏为蒙古各部尊奉的黄教(见格鲁派)领袖地位的重要,对准噶尔、和硕特等部插手西藏而使其政治动荡保持警惕。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