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武当山历代志书集注》
1)  the Variorum of Successive Dynasties Records about Wudang Mountain
《武当山历代志书集注》
2)  Wudang Mount martial arts
武当山武术
3)  Mt.Wudang
武当山
1.
Research on ancient literary travel notes about Mt.Wudang;
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研究大有可为
2.
Objective To report breed,resource and efficacy of general all purpose"Huanyang" medical herbs resource from Mt.
目的报道武当山地区习用“还阳类”中草药资源的品种、来源与功效。
3.
Wudang taoism culture finds best expressions in ancient literary travel notes about Mt.
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涉及武当道教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极具认识和利用价值。
4)  Mount Wudang
武当山
1.
Mount Wudang: the Original Place of "Bayu Dance";
武当山——“巴渝舞”之源
2.
Exploration of Mount Wudang as a source of Chinese Wushu;
武当山武术是中国武术源头之一的探析
3.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uplet in the Gates of The Purple Cloud Temple of Mount Wudang;
武当山紫霄殿道教对联解读(之一)
5)  Wudang Mountain
武当山
1.
Discussion on the Taoist Culture and the Tourist Resources of Wudang Mountain;
试论武当山旅游资源之道教文化
2.
STUDY OF THE EASTERN QINLING SHEAR OROGENIC BELT──Based on the Wudang Mountain nappe;
论东秦岭剪切造山带──以武当山韧性推覆构造为例
3.
Technique and Method for Geoidal Height of Wudang Mountain;
武当山主峰高程测量技术方法
6)  Wudang Mountains
武当山
1.
Wudang Mountains Xuantian Super-emperor God Family;
武当山玄天上帝神系概述
2.
Wudang Landscape Spectacles in Ancient Wudang Mountains Travelogues;
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中的武当山水奇观
3.
On the Geographical Name of Wudang Mountains;
实事求是说武当山——及其地理地名考证
补充资料:历代乐律志
      中国历代正史中有关音乐与乐律的专门记载──乐志与律志的统称。中国古代,音乐与礼仪、乐律与历法关系甚密,因此历代正史志书往往将它们合为礼乐志与律历志;或者将它们分列为礼志、 乐志与律志、 历志。正因为它们关系密切,所以有时在礼、历两志中也会录有部分有关音乐与乐律的重要记载。
  
  现存历代正史,从西汉司马迁《史记》起,到清初张廷玉等《明史》为止,共24种,习称二十四史。近代有人将二十四史加上民国初年赵尔巽等《清史稿》,称二十五史。其中,设乐志(礼乐志)者凡16种,设律志(律历志)者凡8种。现择要简介于下:
  
  ①《史记》卷二十四《乐书》、卷二十五《律书》,西汉司马迁撰。两书编成于西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以前。由于乐书早佚,其内容已难详考。《太史公自序》称:原有乐书"于雅颂之外,兼及郑卫之音",可见该书比较重视俗乐,反映了司马迁的进步史学观。据历代注家考证,现存《乐书》可能是汉元帝、成帝年间(公元前48~前7)褚少孙据《礼记·乐记》补入的,故其内容与今本《乐记》大体相合,而与《太史公自序》所述却大相迳庭。
  
  现存《律书》,历来众说纷纭。比较公认的看法认为虽有太史公《律书》的原文,但已掺入历书、兵书的文字,且有重要篇章已经散佚。《晋书·律历志》所载有关三度生律法的片断佚文可为佐证。
  
  ②《汉书》卷二十一《律历志》、卷二十二《礼乐志》,东汉班固撰。此两志是班固任兰台令史(图书档案馆负责人)后的20余年间(约公元62~82),据司马迁《史记》、其父班彪补《史记》所作《后传》及兰台等处收藏的文献典籍编撰而成。就有关西汉的音乐史书而言,《史记·乐书》早佚,《汉书·乐志》尽管对汉谣讴、乐器缺略不载,但该志所记西汉一代音乐史事──郊祀歌、房中乐、乐府等,均不见于他书,实为研究西汉音乐难能可贵的记载。
  
  ③《后汉书·律历志》,前人考证,范晔所作《后汉书》的"纪"、"传"先成,十志未及遍作,即被害而死。梁时刘昭取晋司马彪《续汉书》八志,"注以补之,分三十卷,以合范史",即今本《后汉书》志30卷。其实司马彪八志并非自作。其中,《律历志》出自东汉蔡邕、刘洪之手。据说"邕能著文,清浊钟律",该志所记西汉京房六十律尤为详备,可能与作者精谙钟律有关。
  
  ④《宋书》卷十一《律志》、卷十九、二十《乐志》,梁沈约撰。两志是沈约以宋何承天、徐爱《宋书》乐志、律志的两部旧稿为基础,在梁武帝即位(520)后,增订补缀而成。沈约《志序》自称该书乐志实为补《汉书·乐志》等书的不足而作,故其体例不同一般的断代史,记事往往远溯三代,近及秦汉,而尤详于魏晋。内容虽以宫廷雅乐为主,但也兼及民间谣讴、乐器,尤其对汉世相和十三曲、清商三调、大曲、鼓吹铙歌的歌词和汉魏以来的新乐器记述颇详。《律志》除记有《淮南子·天文训》、京房六十律、蔡邕《月令章句》外,还记有晋荀勗笛律。两志史料价值甚高。《宋书》乐律志自唐宋后书页文字屡有残脱,现存佚文见《文选》唐李善注。
  
  ⑤《南齐书》卷十一《乐志》,梁萧子显撰。该志系萧子显据南齐史官檀超、江淹《国史》的旧稿,在梁武帝普通元年(520)编成的。所叙多宫廷雅乐,且极简略。
  
  ⑥《魏书》卷一百零七《律历志》、卷一百零九《乐志》,北齐魏收信撰。两志是魏收用两年多的时间,在齐天保五年(554)编成的。所记史事按年月先后排列,材料直接引自北魏国史、起居注和有关礼乐的诏令、奏议(如陈仲儒奏议)等,史料价值较高。但是,《魏书》成书后曾多次修改,北宋后书版屡有残缺,故不同版本文字常有歧异,使用时必须认真核对。
  
  ⑦《晋书》卷十六~十八《律历志》、卷二十二、二十三《乐志》,唐房玄龄等撰。《修晋书诏》称,此书始编于唐贞观二十年(646),具体分工不详,仅知李淳风所修《律历》等三志"最为观采"。两志取材主要来自正典、杂说及《十六国书》等,内容虽与《宋书》大都重复,但也间有不见于他书的重要记载,如太史公律书佚文等。
  
  ⑧《隋书》卷十三~十五《音乐志》、卷十六~十八《律历志》,唐魏徵等撰。此书始编于唐贞观十五年(641),编成于显庆元年(656),乐、律两志实为于志宁、李淳风等人所撰,主要取材于隋代诏令、奏议及六朝至隋的音乐专著,如蔡子元、于普明《律谱》,萧吉《乐谱》,梁沈重《钟律议》,梁武帝《钟律纬》等。所记史实虽以隋为主,也兼及梁、陈、北齐、北周4朝。有些史实,如苏祗婆五旦七调、八音之乐、隋七部乐等,均不见于他书,弥足珍贵。
  
  ⑨《旧唐书》卷二十八~三十一《音乐志》,五代后晋刘煦等撰。此书始编于后晋天福六年(941),历时4年余成书。实际编者是张昭、贾纬等人。该志取材主要来自唐吴兢、韦述、于休烈、令孤峘等人相继纂述的《唐书》和唐高祖至文宗各朝的实录,还有六朝隋唐的乐书──南朝陈释智匠《古今乐录》、唐刘贶《太乐令壁记》、佚名《音律图》等。引文虽未注明出处,不便查对,但一般照抄不改,对保存史料尚有一定好处。
  
  ⑩《旧五代史》卷一百四十四、一百四十五《乐志》,宋薛居正等撰。此书于宋开宝六年(973)用1年时间编成,取材大都来自五代各朝实录。由于流传甚罕,清乾隆时已找不到薛史原本。后只能由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现存薛史即四库辑本。该书乐志因《永乐大典》所辑多残佚不全,后虽用他本增补,仍未成全帙。
  
  《新唐书》卷十一~二十二《礼乐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此书始编于庆历四年(1044),编成于嘉祐五年(1060),礼乐志实由范镇、刘羲叟等人所修。该志在内容、取材上与《旧唐书·乐志》有明显差异,补充了大量不见于《旧唐书》的音乐史实,特别是唐文宗以后的史实;有些记载《旧唐书》虽有,但因材料来源不同,两者也有明显区别,使用时必须认真对照分析。
  
  《宋史》卷六十八~八十四《律历志》、卷一百二十六~一百四十二《乐志》,元脱脱等撰。该书编成于元至正五年(1345)。乐律两志篇幅居现存各史乐律志之首。所叙史实雅乐、俗乐兼重,文字一般不加修饰,大都直接录自宋代历朝实录、国史、诏令与下述宋人乐书──《景祐乐髓新经》,丁《议钟律》,房庶《补亡乐书》,范镇论律、《乐论自叙》,南宋胡瑗《审律论》,李如篪《乐书》,程迥《三器图说》,刘昺《大晟乐书》,蔡元定《燕乐》、《律吕新书》,蔡攸论乐,姜夔《大乐议》、《五弦琴图说》、《七弦琴图说》,朱熹《礼书》等,并注明出处,便于查对分析。其中所录大量早已散佚的宋人乐书的佚文,对研究宋代音乐价值尤大。
  
  《辽史》卷五十四《乐志》,元脱脱等撰。此书实由廉惠山、王沂、徐昺、陈绎 4人,以金陈大任《辽史》为基础,参考《契丹国志》、《资治通鉴》等书,用11个月时间,于至正四年(1344)编成。乐志保存了部分不见于他书的有关契丹宫廷与民间的音乐资料,弥足珍贵。
  
  《金史》卷三十九、四十《乐志》,元脱脱等撰。此书与《辽史》同时编成。材料主要来自金代实录与元中统间王鹗《金史》,对研究女真族音乐历史有一定参考价值。
  
  《元史》卷十八~二十二《礼乐志》,明宋濂等撰。此书于明洪武二、三两年(1369、1370)两次设立史局分别编成。材料主要来自元十三朝实录、元《经世大典》和各地征集的元代档案、文献,一般略加删节,抄录汇辑而成。该书礼乐志对元代宫廷雅乐、宴乐的乐章、乐器记载甚详;此外祭祀、兵、仪卫各志也录有部分较重要的音乐史实,如"国俗旧礼"一节对了解蒙古族的音乐、风俗及其与汉族音乐的交流史实,帮助甚大。
  
  《明史》卷三十七~三十九《乐志》,清张廷玉等奉敕撰。此书始编于清顺治四年(1645),雍正十三年(1735)完稿,乾隆四年(1739)正式进呈刊行,先后历时90多年,是中国编辑时间最长的一部官修正史。该书主要取材于明代历朝实录、档案、文集、奏议、图经、志书、传记等。乐志篇幅不大,概略记录了明代宫廷雅乐、宴乐的乐章、乐器及历朝有关音乐的重要诏令、 奏议,对研究明代音乐有一定参考价值。
  
  上述各史乐律志最常见的版本有《四部丛刊》影印百衲本与中华书局标点本。此外尚有近人丘谅荪《历代乐志律志校释》第1分册(史记、汉书、后汉书),清王先谦《汉书补注》、《新旧唐书合注》,近人苏晋仁、萧炼子《宋书乐志校注》,清施江祁《金史详校》等可参看。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